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同生作用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同生作用是中国科技名词。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1]》(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 中文大辞典 》(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 大汉和辞典 》(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目录

名词解释

指沉积物形成初期,在其最表部与上覆水体相接触中所发生的变化。海洋沉积中的同生作用称“海解作用 “或”海底风化作用”。由于“海解作用”这一术语应用广泛,所以常被用作同生作用的同义词。这是当碎屑颗粒刚刚沉积于海底,在它未曾被埋藏又未再搬运时,与底层海水发生的化学反应。同生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pH、Eh值、有机质及矿物成分等。海解作用中形成的代表性新生矿物是海绿石、结核型铁锰、钙质矿物、沸石等。如海绿石可能是由粘土、云母或长石在海底缓慢水化和进行离子交换形成的。

在这个阶段中沉积物的上部还没有和沉积介质脱离,常呈胶体状态,所含水分也较多,因而沉积物质点之间以及沉积物质点与周围环境中的物质之间同时进行相互作用,于是使一部分矿物溶解,另一部分由于介质条件发生改变逐渐固结而进入成岩作用阶段。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原称“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由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共同领导、中国科学院代管的全国性机构。

全国名词委的任务是负责制定中国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原则和规划;负责组织科学技术各学科的名词审定、公布及协调、推广应用工作;开展海峡两岸及华语地区科学技术名词的交流、协调和统一工作;组织开展中国术语学学科建设和中国国内外术语学学术交流活动。

据2018年10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官网显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各名词审定分委员会95个;聘请了中国学科著名学者、专家、教授135人担任全国委员;数千位科学家参加过名词审定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