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吉布庫鎮位於奇台縣城正南32公里處,東臨碧流河鄉,西接東灣鎮,北與108團接壤,屬上山丘陵地帶,全鎮總面積850.02平方千米。

1970年,火箭公社所屬吉布庫洞子溝達板河、三十戶、牧場大隊依次改名為:天山、永勝、革命、上游;1984年機構改革建立吉布庫鄉人民政府;2000年撤鄉換鎮,名為吉布庫鎮人民政府。全鎮轄12個村民委員會,28個村民小組。其中5個村為三級管理,7個村為兩級管理,12個村中有5個村為少數民族村。[1]

中文名稱: 吉布庫鎮

別 名: 吉布庫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奇台縣

下轄地區: 12個村民委員會

電話區號: 0994

面 積: 850.02平方千米

人 口: 8963人(2017)

氣候條件: 溫帶大陸氣候

車牌代碼: 新B

目錄

歷史沿革

1950年3月成立4區委;1958年9月改稱火箭公社黨委;1970年,火箭公社所屬吉布庫、洞子溝、達板河、三十戶、牧場大隊依次改名為:天山、永勝、革命、上游大隊和火箭牧場,1971年恢復原名;1981年,撤銷公社革委會,建立公社管委會;1984年機構改革建立吉布庫鄉人民政府;1999年撤鄉換鎮為吉布庫鎮人民政府。近年來,吉布庫鎮依託優勢,積極培育發展設施農業、制種產業、油料產業、生豬養殖、細毛羊基地、勞務輸出六大支柱產業,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06年,實現工農業經濟總收入1.78億元,。其中種植業人均純收入2221元,較上年增加91元;占人均純收入的39.6%元;畜牧業人均純收入2413元,較上年增加295元,占人均純收入的42.9%;二、三產業及勞務人均純收入達981元,較上年增加122元,占全部人均純收入的17.5%。實現農牧民人均純收入5629元,較上年增加506元。到十一五末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3.72億元;實現種植業產值1億元;實現畜牧業產值2.2億元;實現二三產業及勞動力轉移產值0.4億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545元。

社會發展

全面落實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新機制,「兩免一補」政策全面落實,民漢合校充分整合教育資源,有一所中心校和4個教學點;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迅速,疫病防控、醫療救治能力明顯提高,新型合作醫療參保人數達9480人,參合率為96%;廣播電視事業快速發展,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了96%;幾乎村村有廣播,戶戶有電視;文化陣地建設不斷加強,群眾文體活動廣泛開展,共有6個功能齊全的村級文化室和16個組級文化室;民政事業整體效能得到發揮,社會保障工作初見成效,每年救濟特困人口496人,供養54名五保戶,為35戶非農戶發放低保金,2006年又啟動了農村低保,為50人發放保障金,每年都為現役軍人發放優扶費,為復轉軍人發放撫恤金,基本實現了貧困人口應保盡保;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人民武裝、愛國衛生以及婦女兒童等事業健康發展;老齡、殘疾人事業進一步加強,180名殘疾人辦理殘疾證,298名65歲以上老人辦理殘疾證;精神文明建設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不斷加強,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安全事故明顯減少,和諧、平安新農村建設不斷深化。

==經濟建設

經濟發展情況2007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經濟總收入2.45億元,較上年增長11%。全鎮總人口14031人,實現農牧民人均純收入水6149元,較上增加520元,增長8.5%。其中:種植業人均純收達2381元,較去年增加160元,增長6.7%,占全鎮人均純收入的38.7%;畜牧業人均純收入2688元,較上年增加275元,增長10.2%,占全鎮人均純收入的43.7%;二、三產業及勞動轉移人均純收入達1066元,較上年增加85元,增長7.9%,占全鎮人均收入的17.3%。

農業發展

種植業方面

2007年全鎮總播面積為13.9萬畝。一是糧食作物82950畝,其中:小麥45600畝,玉米25550畝,大麥8300畝,豌豆3500畝;二是經濟作物51620畝,其中:紅花5210畝,油葵3610畝,蓖麻6000畝,亞麻500畝,甜菜3720畝,土豆3450畝,各類蔬菜制種3050畝,打瓜18520畝,裸仁南瓜7560畝;三是飼草料4430畝,其中:苜蓿2230畝,蘇丹草2200畝。畝純收入田種植6780畝,其中畝純收入兩千元以上的陸地蔬菜和大棚蔬菜1200畝。

畜牧業方面

2007年我畜牧業堅持走育肥擴量、標準化生產提質的路子,以養殖小區建設為重點,反季節育肥為突破口,家禽特色養殖為補充的發展思路,做大做強畜牧業。全年牲畜最高飼養量達28.0617萬頭(只),出欄牲畜達18.6281萬頭(只),其中:出欄牛5208頭,羊95442隻,豬85120隻。

項目建設

積極爭取與經濟社會發展

緊密相關的重點項目,不斷夯災經濟發展基礎,增強鎮域經濟發展實力。2007年國投和自籌共投入資金2282萬元,其中:投入資金200萬元,完成了全鎮自來水改造一、二期工程;投入資金30萬元,完成了敬老院的新建工程;投入資金386萬元,鋪設通村油路28公里,完成了集鎮至上堡子村、集鎮至西槽子村、達板河四村等一批通村油路工程;投入資金662萬元,擴建漲壩村蔬菜大棚生產基地,漲壩村、達板河四村生豬養殖基地、華僑村牛羊養殖基地、完善了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30萬元,完成了達板河村文化陣地建設;投入資金45萬元,植樹造林1668畝;1800萬元達板河灌區改造項目正施工建設,預計今年完成總工程量的70%。鎮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得到加強。

景色簡介

陽窪灘

陽窪灘又叫陽窪邊,蒙古語意為「大肚子」。「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陽窪灘沒有古今賢達的足跡,沒有古老的傳說,有得只是她的清純和寧靜,神奇和美麗以及動人的令人難忘的風姿。「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陽窪灘沒有龍臥水中,她的靈氣來自於自然,來自於你對她矢志不移的感動。

聖江布拉克

「江布拉克」,哈薩克語意為「聖泉」、「聖水之源」、「邊泉」。相傳當年周穆王和西王母瑤池(天池)相會時,在水中縱情嬉耍,致使瑤池之聖水四處飛濺,落到了天山的峰巒和山巔上。這些聖水或聚集成湖泊沼澤,或穿透岩石,變成小溪,最後匯成河流奔騰流向山外,江布拉克因得聖水而出現聖泉,其名可能由此而來吧。江布拉克景區有平頂山一棵樹、因裁縫賭博輸光家產自盡的軼事而得名的裁縫溝,以及自清代以來因維吾爾族聚集放牧而得名的維吾爾灣子,漢代將軍耿恭率數騎誓死守衛的古疏勒城(石城子)遺址,吉布庫溝古岩畫,宋家梁蟒洞、石灰窯溝、豬圈子溝、孟家塘、燒坊灘、民兵營等景點,都有獨特來歷和不同的故事。

棵樹傳奇

傳說在很久以前,奇台縣所處的地方還是一片海洋,平頂山就是海中的一個孤島,在島上屹立着一個近似塔形的柱狀物,人們稱之為海塔。後在滄海桑田的巨變中,海塔不見了,但這棵松樹卻生長起來了。有人說,這棵樹就是海塔的再現。又一傳說十九世紀中葉,有一家姓宋的夫妻不肯忍受朝庭的賦稅,千里迢迢從關內來到了平頂山上,在這裡打獵、開荒種地,過着豐衣足食的生活,也與周圍的居民和睦相處,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傾其所有,資助了很多貧困人家。但遺憾的是,這對夫妻沒有生下一男半女,後來同時老死在平頂山上,當地居民自發地將他們就地掩埋。數年後,在掩埋他們的地方,長出了一棵榆樹,而且是雙叉樹。這棵樹每年都結很多榆錢,隨風灑到平頂山下,使平頂山下長滿了榆樹。有人說,這棵樹就是這對患難夫妻的化身,他們沒有留下後代,卻像生前一樣把自己的果實灑向了平頂山下貧脊的土地,給該地區留下了很多很多的榆樹,既是他們品格的再現,又算是他們對平頂山回報吧。

交通情況

道路平整,交通便利。縣鎮公路32公里柏油路,鎮政府與12個行政村、28個村民小組道路四通八達,共有通村道路176公里,其中32公里為柏油路,其餘均為標準砂石路。

新農村建設

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一總體目標,結合「雙爭創」活動,以壯大集體經濟、發展生產為着力點,以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為目的,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線,以培養新農民、發展新產業為支撐,以村鎮規劃為切入點,以「五清五改」為突破口,完成了8個新農村示範組的居民點巷道整治、砂石道路鋪設、風景樹綠化。對居住混亂的村民小組以中心村為單位進行了居民點的整體規劃,對已規劃好居民點的村組巷道進行裁彎取直,共鋪砂石着重點上7.7公里,修通村油路28公里,新修防滲渠道11公里,新建文化室、衛生室各一棟,栽植樹莊綠化風景樹9240查,完成了集鎮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廣泛開展以文化建設、道德建設和平安建設為主要內容的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結合村民自治、引導農牧民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加大了對農村貧困人口及弱勢群體的救濟力度,幫助他們提高生產自救能力,實現同步快速發展。加強村組「民主日」和民主議事活動。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有力地促進和諧村鎮建設域經濟的發展。

視頻

吉布庫鎮中心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