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汗
可汗或大汗,又译为可寒、合罕,通黑汗,统治者头衔,为部落最高领袖或皇帝之意,广泛使用于蒙古与中亚地区。古代北亚游牧民族鲜卑、回纥、柔然、高车、突厥、吐谷浑、铁勒、女真等建立的汗国,其君主或最高政治首领皆称可汗或大汗[1]。
目录
起源
可汗为汗国的统治者,这个称呼最早是蒙古与突厥等游牧部落中,对首领的尊称,原意王朝、神灵和上天,类似汉语所说的天子,或是皇帝[2]。
可汗最早的记录出现于3世纪,为鲜卑部落官称,据《宋书》记载乙那娄与慕容吐谷浑对话,称吐谷浑为“可寒”:
楼喜拜曰:“处可寒。”虏言“处可寒”,宋言尔官家也。即使所从二千骑共遮马令回,不盈三百步,欻然悲鸣突走,声若颓山。如是者十余辈,一向一远。楼力屈,又跪曰:“可寒,此非复人事。”浑谓其部落曰:“我兄弟子孙,并应昌盛,廆当传子及曾孙玄孙,其间可百余年,我乃玄孙间始当显耳。”于是遂西附阴山。
此外著名的北魏太武帝时期的嘎仙洞石壁祝文有“皇祖先可寒”、“皇妣先可敦”
蒙古及突厥语中“汗”是部落或军事领袖的意思。“可汗”有“大汗”或“诸汗之汗”的意思,由柔然汗国开始用作君主称号,代替了匈奴的“单于”称号。在花剌子模,可汗是对总督的敬称。在当代的土耳其,“可汗”(Kağan或Kaan)是常见的名字(当代土耳其语“ğ”近乎无声),在当代的巴基斯坦与阿富汗,“汗”(Khan)也是一个姓氏。
历史
可汗作为一国之主的称号最早始于公元402年柔然首领社崘自称丘豆伐可汗。《隋书》录沙钵略在给隋文帝信中自称“伊利俱卢设莫何始波罗可汗”,隋文帝复信中亦称对方“伊利俱卢设莫何沙钵略可汗”。
汉人君主也称可汗,但非自称,《乐府诗集·木兰诗》即有:“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之句,但北魏乃鲜卑建立的政权,隋文帝与隋炀帝被东突厥人称为“圣人莫缘可汗”,但此可汗非彼可汗,只是一人(即启民可汗)对隋朝皇帝之尊称;中国皇帝被广大的突厥语族部落称为可汗要等到7世纪唐太宗之时。唐朝贞观四年,击败东突厥后,西域各国君主在长安尊唐太宗为“天可汗”,贞观二十一年灭薛延陀第二次在灵州被15部铁勒诸部酋长尊为天可汗,其地位在游牧民族语义中比圣人可汗还高,“天”在突厥语中具有很高尚、有权力的含义,其后在中亚掌权的突厥国王吐火罗叶护、石国吐屯王也称唐玄宗为“天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