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句子,是語言運用的基本單位,它由詞組(短語)構成,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如告訴別人一件事情,提出一個問題,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種感慨,表示對一段話的延續或省略。句子和句子中間有比較大停頓。它的結尾應該用上句號問號省略號、或感嘆號

句子

為了把意思表達清楚,一般常用的句子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句子裡說的"誰"或"什麼"(主語部分);另一部分是句子裡說的"是什麼""怎麼樣"或"做什麼"(謂語部分)。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句子[1]

外文名稱 sentence

類別 語文[2]

構成 詞和詞組

組合 主、謂、賓、定、狀、補語

分類 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分類

句類

句子的語氣類,即根據句子的語氣分出的句子的類別。包括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

句型

句子的結構類,即根據句子的結構特點分出的句子的類別。包括單句和複句,單句和複句又可以下分若干小類。

一個句子從不同的角度或標準看可以屬於不同的類別,例如"你看電影嗎?"是疑問句,又是單句、主謂句、動詞謂語句。"下雨了。"是陳述句,又是單句、動詞性非主謂句。

句類

陳述句

敘述或說明事實的具有陳述語調的句子叫陳述句。

陳述句句末可以帶上"的、了、呢、罷了"等語氣詞。

"的-了":"的"表示本來如此,"了"表示有了變化。

"呢-罷了":同樣表示肯定,但"呢"稍帶誇張和強調,而"罷了"卻把事情往小里說。

陳述句可用肯定形式,也可用否定形式。

特點:

a、有時可帶語氣詞"了、的、呢、罷了、嘛、啊"等。

b、常用的標點符號:句末用"句號"。

陳述句是思維的最一般的表現形式,也是運用最廣泛的一種句子。例如:

明天要下雨。 我緊張得心都要蹦出來了。 您今天精神挺好的呢。 他說了不回家的。 事情本不是這樣嘛。 否定句常用"不、非、沒有、無、莫、否、句、勿、未"等。

但雙重否定句表示肯定,常用的否定詞"不…不…""沒有……不……" "非…不…"等。雙重否定句跟相應的單純的肯定句意思並不完全一樣。

口語中還有"非得去"、"非要做"等說法,這種說法就是從"非……不可……"變來的,這種用法的"非"不再是否定副詞,而是語氣副詞。在書面語言中常見"無不、無非、不無、未必不"等說法。

疑問句

具有疑問語調的句子叫疑問句。其中有疑而問的叫詢問句,無疑而問的叫反問句。提問手段有以下幾種:疑問語調、疑問詞、語氣副詞、語氣詞、疑問格式等,疑問語調不可或缺。根據結構形式上的特點和語義情況分:是非問、特指問、選擇問、正反問。

是非問

陳述句加疑問語調或兼用語氣詞"嗎"、"吧"等構成,一般是對整個命題的疑問,回答也是對整個命題的簡單的肯定和否定。例如:

你明天會來嗎? 這件事你知道吧? 這事你真的不管嗎? 你昨天遲到了,是嗎? 這些句子可以用"是、對、嗯"或"不、沒有"等作答,或用點頭、搖頭回答。

特指問

用疑問代詞(如"誰、什麼、怎樣"等)和由它組成的短語("為什麼、什麼事、做什麼、怎麼做"等)來表明疑問點,說話者希望對方就疑問點作出答覆,句子往往用升調。例如:

今天誰值日? 你怎麼不去圖書館呢? 什麼事不能好好商量的? 常用語氣詞"呢、啊"、不用"嗎"。

選擇問

用兩個或兩個以上分句提出不止一種看法供對方選擇,用"是、還是"連接分句。常用語氣詞"呢、啊",不用"嗎"。例如:

是早上鍛煉好,還是下午鍛煉好? 喝水還是喝茶? 正反問

由謂語動詞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並列構成。A、V不V(來不來)B、V不(來不)C、全句+V不V 。常用語氣詞"呢、啊"。例如:

昨天玩得高興不高興? 你買的東西便宜不? 你根本就沒看過書,是不是? 反詰問句,即反問句,也有上述四種格式,只是多用是非問和特指問格式,選擇問和正反問用得少。例如:

我不是已經跟你說過了嗎?(=不用說了--是非問) 十二點了,怎麼還看電視?(=不要看電視了--特指問) 你是來幫我呢,還是來拆台呢?(=老拆台--選擇問) 他們這麼不講理你說對不對?(=不對--正反問) 摺疊祈使句 要求對方做或不做某事的句子叫祈使句(降調)。

1、表示命令、禁止

帶有強制性,常不用主語、語氣詞,結構簡短、語調急降而且很短促,否定句用"不准、不許、別"等。例如:

①禁止吸煙。

②不許亂說亂動。

③快去做作業。

2、表示請求、勸阻,包括請求、敦促、商量、建議、勸阻等。例如:

①大爺,您請進來坐吧。

②快說呀,為什麼不說呢?說吧。

③快點!你可以再快一點嗎?

請求或敦促人家做事,總有商量餘地,因此宜於使用重疊形式的動詞,常用敬詞"請",例如:"您說說。| 您請坐。| 您幫幫忙吧。| 請喝茶。"

感嘆句

表示快樂、驚訝、悲傷、憤怒、恐懼等濃厚感情的句子叫感嘆句,一般用降調。

由嘆詞構成(從嘆詞辨別感情)。例如:①哇!這衣服真漂亮!(驚嘆)②哎喲!你還真自以為是!(譏諷)③唉,真沒辦法呀!(嘆息)④哼,等着瞧吧!(憤怒) "名詞+啊"表感嘆。例如:①天哪!這可怎麼辦啦!②我的上帝呀!③我的媽呀! 口號、祝詞。例如:①共產黨萬歲!②為幸福的明天乾杯!③明天會更美! 更多的感嘆句里有"多、多麼、好、真"等副詞,句尾有語氣詞。例如:"那該有多好哇! 好熱的天氣呀!多麼可愛的小孩呀! 多好的想法呀!"

句型

按照結構來分,句子可分為單句和複句,單句又可分為主謂句和非主謂句。依據謂語的性質,主謂句可分為動詞性謂語句、形容詞性謂語句、名詞性謂語句和主謂謂語句。非主謂句分為動詞性非主謂句、形容詞性非主謂句、名詞性非主謂句、嘆詞非主謂句、擬聲詞非主謂句。複句詳見第九節。下面着重分析主謂謂語句和幾種較特殊的動詞性謂語句。

構成

①詞

②短語

③詞+詞 +語氣、語調、停頓→句子

④詞+短語

⑤短語+短語 《初中導讀》

句子的組成部分,包括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六種

主語:1、定義:主語是句子中的陳述對象,說明是誰或什麼。2、特點:A、經常由名詞、代詞、名詞性短語充當。B、一般表示謂語所說的是"誰"或"什麼"。3、符號:雙行線 ═。 謂語:1、定義:用來說明陳述主語。2、特點:A、經常由動詞、形容詞充當。 B、一般表示主語"怎麼樣"或"是什麼"。3、符號:單行線 _____。 賓語:1、定義:表示謂語動詞的涉及對象的語言單位。2、特點:A、經常由名詞、代詞、名詞性短語充當。B、一般表示謂語"怎麼樣"或"是什麼"。3、符號:波浪線 ﹏﹏。4、凡能願動詞,如"希望、想、可以、說"等詞後面的一般都作賓語處理。 定語:1、定義:用在主語和賓語前面,起修飾和限制作用的語言單位。2、特點:A、經常由名詞、形容詞、動詞、代詞充當。B、一般定語與中心詞之間有"的"字連接。3、符號:圓括號( )。 狀語:1、定義:用在動詞、形容詞謂語前,起修飾和限制作用的語言單位。2、特點:A、經常由副詞、形容詞、動詞、表示處所和時間的名詞和方位詞充當。B、一般狀語與中心詞之間有"地"字連接。3、符號:方括號〔 〕。 補語:1、定義:謂語後面的附加成分,對謂語起補充說明作用,回答"怎麼樣"、"多久"、"多少"(時間、處所、結果)之類問題的語言單位。2、特點:A、經常由動詞、形容詞副詞充當。B、一般補語與中心詞之間有"得"字連接。3、符號:尖括號〈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為: 定語(修飾主語)-主語- 狀語- 謂語- 補語- 定語-(修飾賓語)賓語 句子成分符號:主語 = 謂語 - 賓語 ~ 定語 ( ) 狀語 [ ] 補語 < >

其他

主謂謂語句

主謂短語作謂語的句子叫主謂謂語句。這是漢語中很有特色的一種句子。為了便於說明,我們把全句的主語稱為大主語,把作謂語的主謂短語中的主語稱為小主語,把主謂短語中的謂語稱為小謂語。例如:

這部電影‖ 我看過。

(大主語)(小主語)(小謂語)

主謂短語作謂語的情形比較複雜,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大主語同小主語有施受關係。

1、受事‖施事+小謂語 : 大主語是受事,在意念上受小謂語支配;小主語是施事。例如:

①這件事‖我知道。

②那本書‖我看完了。

③這個道理‖任何人都能講得清清楚楚。

④任何困難‖我們都能克服。

⑤一口水‖他都不喝。

這類句子一般都可以轉換成"主-動-賓"格式的動賓謂語句。

2、施事‖受事+小謂語: 大主語是施事;小主語是受事,在意念上是受小謂語支配的。例如:

①我們‖任何困難都能克服。

②我‖什麼事也不知道。

③他‖一口水都不喝。

這類句子也往往可以轉換成"主-動-賓"格式的動賓謂語句。另外,這類句子中的小主語在語義上往往表示周遍性,遍指一切,有誇張或強調的意味(小主語中有任指性詞語, 後面有"都"或"也"相呼應,有往大里誇張的意味;主謂短語裡有"一……不〔沒有〕" 這種格式,有往小里誇張的意味)。

第二種:大主語同小主語有領屬關係。

小主語代表的事物隸屬於大主語,是大主語的一部分。例如:

①他‖身體健康。

②山里人‖膽子本來就小。

③這些戰士‖眼睛熬紅了。

這類句子的小謂語大多是形容詞性詞語;但也有非形容詞性的,如例③。

第三種:大主語是全句謂語關涉的對象。

①那個地方,‖他並不陌生。

②這類事,‖我們的經驗很豐富。

③這個問題,‖研究的人太多了。

④新的操作方法,‖現 在能掌握的人很少。

這類句子的特點是:

1、大主語前一般都能加上"對於""關於"一類的介詞,當然,一旦加上介詞,句子的結構就變了。

2、大主語前邊往往有"這、那"一類的詞;如果不帶這類詞 ,也要有修飾語,多多少少起點區別的作用;但專用名詞作大主語,前邊可以不帶"這、那"或修飾語,如"炒股,我一竅不通。"

3、大主語和後面部分往往用逗號隔開,大主語有提示作用。

第四種:作謂語的主謂短語是主賓同形結構。

①他們倆‖手拉着手。

②全世界人民‖心連心。

③咱們‖誰也別忘了誰。

④生產的高潮‖一浪高過一浪。

⑤他們‖你幫我,我幫你。

這類句子的大主語和小主語之間也有整體和部分的關係或領屬和被領屬的關係,只不 過格式上有點特殊。例①至例④的主謂短語是主賓同形結構;例⑤中"你幫我,我幫你",是兩個主謂短語迴環的形式,一般不單用一個。

第五種:大主語同謂語中的某一詞語(常常是代詞)有復指關係。

①這盆水,‖你把它倒了。

②坐車買票‖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③這個孩子,‖我也疼他。

④貓頭鷹‖鄉間人叫它夜貓子。

⑤我們的部隊,我們的戰士,‖我覺得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⑥這位從教五十年的老教師,‖他的教學經驗十分豐富。

下面的句子也可歸入這一類型:

⑦他的兩個妹妹,‖一個是教師,一個是醫生。

⑧他們‖有的講故事,有的發議論,有的興沖沖地作補充。

例⑦、⑧中的大主語分別同謂語裡的有關詞語有復指關係,它們的謂語都是由主謂短語構成的聯合短語充當的。

第六種:大主語是時間或處所詞語,謂語對大主語進行描寫或說明。

江南的夏夜,‖蛙聲如潮。 天安門前,‖燈火輝煌。 湖面上,‖波光粼粼。 江岸上,‖廠房巍峨。 那邊山坳里,‖楓樹的葉子全紅了。 那個地方,‖風景優美。 這類句子的特點是,時間、處所詞語前面一般不能加介詞"在",大主語也不能夠移 到小主語後面去。

第七種:大主語是一種商品,作謂語的主謂短語說明或詢問這種商品的價格、數量。小謂語是名詞性詞語。

這書‖一本兩塊錢。 這書‖兩塊錢一本。 這種塑料花‖多少錢一把? 這種名詞性主謂謂語句比較少見,多見於口語。

幾種動詞謂語句

"把"字句

"把"字句是用介詞"把"(或"將")將動詞支配、關涉的對象提到動詞之前的一種句式,它是漢語主謂句中一種很有特點的句子。它的主要作用是突出、強調"把 "所引介的詞語。試比較:

①我們‖打〈敗〉了敵人。

②我們‖〔把敵人〕打〈敗〉了。

當然,"把"字句中,"把"所介引的對象也並非都能還原到動詞後面去作賓語,如 "你把書放在桌上"、"小王把爐子生上了火",這兩例中"把"後面的"書"和"爐子"都不能移到動詞後面去(前一例動詞後面有介賓短語充當的補語,後一例動詞後面另有賓語)。有賓語的主謂句也並非都能轉換成"把"字句,因為在動詞謂語句中,有些不能用"把"字句,當 然也有些必須用"把"字句,有些則是可以用也可以不用"把"字句。也就是說,"把"字句的使用既有規定性,又有可選擇性。我們應根據"把"字句的特點正確運用這種句式。

"把"字句有以下一些特點:

(1)在主謂句中,由"把"構成的介賓短語所修飾的動詞往往是表示強烈動作的及物動詞,這個動詞在意念上要能管得着"把"後邊的詞語,並對它有一種處置的意味。例如"把杯子打破了"中,"打"是及物動詞,且表示強烈動作,在意念上它管得着"把"後邊的"杯子"("打"的是"杯子");"打"的結果是杯子 "破了",這就是處置的意義,"杯子"則是被處置的事物。但少數非處置性的動詞也可以構成把字句,如:只把目錄看了一遍|把牙磕了|把臉一紅|把他忘得一乾二淨。

非主謂句中,"把"用在句子的開頭,"把"後面的賓語(指介詞的賓語而不是整個句子的賓語)是施事,"把"後面的動詞常是不及物動詞,如"把你急的"、"把他熱得"。

(2)動詞前後通常總有一些別的詞語,一般不能只用一個動詞,尤其不能是個光杆的單音節動詞(韻文不受這個限制,如"夫妻雙雙把家還")。如:把茶喝了(帶動態助詞)|把他拉起來(帶趨向動詞)|把頭髮理理(動詞重疊)|把敵人徹底消滅"(帶狀語) |把信給他"(帶賓語)|把菜洗乾淨(帶補語)。有些動補式合成詞,可以不再帶其他詞語,如"把直線延長 "、"把桌子推翻"。

(3)"把"字句中如果用了否定詞或能願動詞,一般應放在"把"字前面。 如不能說"把話沒有說清楚|我把衣服沒有弄壞|把字應該寫端正"。只是在一些熟語性的例子裡, "不"才可前可後,如"不把它當做一回事兒"也可說成"把它不當做一回事兒"。

(4)"把"後面的賓語(即介賓短語中的賓語)一般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而不能是無定的。前面常帶上"這、納"一類修飾語。如果用無定的、泛指的詞語,廠是泛指一般的道理,如:不能把整理看成謬誤|把一天當作兩天用。

把字句中"把"介引的成分不一定就是動詞的受事,也可以是處所、工具,還可以跟動詞無語義聯繫,而跟動補短語有聯繫,動詞只是使介詞賓語達到補語所表示的那種結果的手段而已。例如"把手絹兒哭濕了|把腿坐麻了|把眼睛哭腫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