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取而代之:是指奪取別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現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目錄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秦始皇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解釋

1.奪取別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

2.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而:就;之:代體某一個事物。

結構

連動式

語法

多用於人或事物;一般作謂語、賓語。

近義詞

反義詞

示例

清帝方今玩於彼股掌之上,及其時則~耳。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八十六回

成語故事

項羽名籍,他是秦末下相縣(今江蘇宿遷縣西)人。他從小死了父親,全靠叔父項梁把他養大成人。

項羽少年時,就很聰明,項梁便親自教他念書、寫字,但項羽不願好好學習;項梁又教他使槍用劍,但項羽學不多久,又不學了。

叔父項梁罵他沒有出息,項羽回答說:「認字、寫字只能記記姓名罷了,學劍術只能敵得住個把人,不值得學,我要學能抵擋萬人的本領。」項梁見他有抱負,便教他學兵法,項羽很高興。

後來項梁被人誣告抓到監獄,為了報仇,出獄後項梁便把誣告他的人打死了。為逃避官府的追捕,他帶着項羽逃到關中。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邯鄲人)五十歲時,帶領李斯和趙高(邯鄲人)等一批官員和他二十歲的小兒子胡亥,去巡遊東南。

秦始皇先遊覽了湖北浙江一些地方,然後到會稽(今浙江紹興)去祭祀埋葬在那裡的大禹

秦始皇對手下的人讚揚大禹說:「大禹對中國的功勞實在太大了!他開大山,鑿江河,把水引到大海里去。為了治水,他畢生辛勤勞累,死了就葬在這兒,大禹太偉大了。」

祭祀完大禹陵後,秦始皇率眾經過浙江吳中(今浙江杭州市郊)回咸陽,街道兩旁擠滿了觀看的人群。

此時,項羽同叔父項梁特地趕來看熱鬧,當項羽看到秦始皇車駛過的盛況時,不禁脫口說道:「彼可取而代之。」意思是說:秦始皇算什麼,我可以取代他。

項梁趕緊跨前一步,捂住他的嘴說:「不要亂講,這話是要犯滅族之罪的。」回到家裡,項梁聯想到項羽要學「萬人抵」,暗暗贊他這個侄兒志存高遠,久後必成大器。

「取而代之」這個成語,常用來比喻奪取別人的地位,自己代替他。 [1]

視頻

經典成語故事-取而代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