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发光鲷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发光鲷(学名:Acropoma japonicum)是发光鲷科、发光鲷属的一类鱼类。体长椭圆形而侧扁,腹面具U形发光器。头大,头后部稍突起。眼大。吻短。口大,斜裂,下颌稍突出,下颌缝合处不具棘状突起;上颌末端及眼中部;上下颌前方均具犬齿,侧边、腭骨、锄骨则具绒毛状齿。前鳃盖骨后缘平滑;鳃盖骨无棘。体被弱栉鳞,鳞大而较不易脱落;侧线鳞数43-45。背鳍两个,相距颇近,第一背鳍具硬棘Ⅷ,第二背鳍鳍条Ⅰ+10;臀鳍与背鳍软条部相对,基底小于最长之鳍条长,具鳍条Ⅲ+7;腹鳍略小,具鳍条Ⅰ+5;胸鳍长而低位;尾鳍深叉形。肛门周围黑色,位于腹鳍末端之前。体呈银白色,背侧黄褐色;各鳍淡色。

目录

简介

发光鲷为近海暖温性鱼类。在中国东海主要栖息于北纬32°以南大陆架,主要在长江口至台湾北部。东海发光鲷春季主要分布在东海北部外海和南部近海,夏季分布集中在南部近海,秋季分布范围扩大,集中在北部近海,冬季主要分布在北部外海和南部近海外侧海区越冬。主食桡足类、糠虾等及少量底栖端足类等。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东至印度尼西亚,北至朝鲜和日本。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黄海南部、东海、台湾海域、南海,在台湾发现于北部、西部、南部、东北部、澎湖及小琉球海域。

背鳍Ⅶ,Ⅰ,Ⅰ-10;臀鳍Ⅲ-7;胸鳍14-15;腹鳍Ⅰ-5;尾鳍17。侧线鳞46-47。侧线上鳞4,侧线下鳞8。鳃耙(5-6)+16。体长为体高2.9-3.0倍,为头长2.7-2.9倍。头长为吻长3.6-3.7倍, 2.8-2.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8-1.9倍。

体长椭圆形,侧扁。头中大,背部平坦。吻短,小于眼径。眼大,大于眼间隔,眼上缘近头背面。鼻孔每侧2个,椭圆形,位近眼前缘。口大,稍倾斜。下微突出。上颌齿绒毛状,前端内侧具1对向内弯曲的大犬牙;下颌齿1行,细小,缝合处具1对小犬齿。犁骨、腭骨均具绒毛状齿丛。鳃孔大。前鳃盖骨边缘光滑。鳃盖骨薄,边缘膜状。鳃耙细长,最长鳃耙长于鳃丝。体被弱栉鳞,背鳍和臀鳍鳍膜上均无鳞,头部仅在颊部和鳃盖骨具鳞。侧线完全,上侧位,与背缘平行。

背鳍2个,相距颇近。第一背鳍第三鳍棘最长,其余鳍棘渐次缩短;第一和第二背鳍之间具一独立小棘;背鳍最长鳍条约与第三鳍棘相等。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起点在第二背鳍第五鳍条下方。胸鳍长,大于腹鳍。腹鳍短小,位于胸鳍下方。尾鳍分叉。肛门前位,位于两腹鳍间的基部后方2/3处,远离臀鳍起点。腹部具U形发光腺体。

体略呈赤色,腹部色较浅。液浸标本体棕黄色。肛门四周黑色。

评价

近种区别

该种与东海大陆架外缘200米深水分布的圆鳞发光鲷(Acropoma hanedai)相近似,但后者肛门呈黑色,腹部发光器后端至臀鳍正前方,腹鳍末端不达肛门,肛门至臀鳍起点之距短于至腹鳍起点距离。

生活习性

发光鲷为近海暖温性鱼类。在中国东海主要栖息于北纬32°以南大陆架,主要在长江口至台湾北部。东海发光鲷春季主要分布在东海北部外海和南部近海,夏季分布集中在南部近海,秋季分布范围扩大,集中在北部近海,冬季主要分布在北部外海和南部近海外侧海区越冬。主食桡足类、糠虾等及少量底栖端足类等。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东至印度尼西亚,北至朝鲜和日本。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黄海南部、东海、台湾海域、南海,在台湾发现于北部、西部、南部、东北部、澎湖及小琉球海域。

折叠编辑本段繁殖方式 卵球形,卵径0.7-0.8毫米,油球无色,油球径0.23-0.25毫米,卵黄龟裂、分离,浮性。最小成熟个体体长为60毫米。产卵期在9月前后。产卵海区推估在小于60米和100-150米海区。

主要价值

每年3、4月份闽南和台湾浅滩的渔获物中有一定数量。 鱼体小,经济价值不大,多作为鱼粉原料,也可作钓鱼饵料等。[1]

参考文献

  1. 发光鲷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