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雙溪堂晚集》是北宋李處權的作品之一。

雙溪堂晚集

目錄

作者生平

李處權(?—1155),字巽伯,自號崧庵惰夫,今存有《崧庵集》六卷。李處權宣和中與朱敦儒、陳叔易俱以詩名,建炎末南渡,輾轉於江西、福建、江蘇、浙江等地,與當時許多詩人皆有交遊及詩歌酬唱。關於他的世系籍貫,方回《瀛奎律髓》卷四十云:「李處權,字巽伯,洛陽人,邯鄲公淑之後。」厲鶚《宋詩紀事》及《全宋詩[1]其小傳皆取此說。四庫館臣考證出李處權乃李淑(字獻臣,號邯鄲,豐縣人)之曾孫,稱其「家於溧陽」雲。根據集中序言,僅可知其父名執柔字(或號)萊陽。

李若谷在仁宗朝官參知政事,致仕後在洛陽營居。他有一子,即贈封邯鄲公的端明殿學士李淑,李淑娶參知政事韓億之女,生三子,長壽朋,字延老,次復圭字審言,三子德芻。壽朋長子李傳正字端初(徐州同治府志、光緒豐縣誌皆誤刻為處端),建炎初官居淮南轉運副使,傳正弟李允沒於王事,朝廷恤孤,官其三子。而與李處權私人感情極深的堂弟李處全就是李傳正之子。

李處權的父親李執柔元符元年官朝奉大夫、職方員外郎,當為復圭或德芻子。《崧庵集》自序亦自稱:處權未冠始學詩於先君……既冠,歸洛。

綜上,可知,李處權為李淑曾孫,原籍徐州豐縣,後隨父親居京師或者洛陽,建炎末隨朝廷南渡後,流徙輾轉,曾經入張豐幕下,嘗領三衢,官至朝請大夫。

李處權于靖康中曾以少卿出使金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六十六載:「(靖康元年閏十一月)十日辛丑……金人許和,以都水監李處權、右司郎中司馬朴為報謝使。」卷六十八云:「遺史曰:先是朝廷屢遣使請和,李處權借司農少卿嘗使於軍前。」蓋指此事。王庭豎盧溪文集》卷二《和李巽伯少卿見懷》也說:「巽伯,靖康中以少卿使金。」

紹興十九年時,與李處全在杭州相會,二十五年卒於荊州,年逾七十[2]

視頻

雙溪堂晚集 相關視頻

8.宋代文學常識(二)
古代詩詞鑑賞-如何讀懂詩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