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症
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是一种排斥饮食的精神疾患,属心因性,可能是因为患者对自我形象的偏差认知,或心理上有某种重大的郁结难消,外在压力及心理社会因素导致无法正常进食、厌食,或深陷一种节食─狂吃─呕吐和腹泻的恶性循环。病患常拒绝维持最低正常体重,或是极度害怕变胖。即使目前病因未明,但有研究指出,与内在体质、节食、均可能有关。
厌食症常发生在10到30岁的女性,平均发病年龄是17岁。有些个案是刚好发生在压力事件之后,例如转学,离家去外地求学,或是在身体、情感受创之后等等,但大部份仍为隐藏而渐进性发病。
厌食症以饮食行为的表现可区分成两种亚型,一是节制型厌食症,患者利用过度节食和运动的方式来控制体重。另一则是暴食和/或清除型厌食症,在大吃大喝之后,把吃进去的食物用催吐、吃泻药或利尿剂、浣肠剂等方式排除。[1][2]
厌食症患者常有完美主义者的人格,通常被认为是高度自律的。它们限制食物,卡路里和高脂肪或高糖食物的数量,对身体外型有不合理期望,又因社会文化强调瘦为完美,所以得到强化。
他们消耗的卡路里远远少于维持健康体重所需的卡路里。患者往往有个性缺陷,敏感,情绪不稳定。此外,与家庭互动和社会影响有关。[3]
目录
定义
神经性厌食症 (anorexia nervosa, AN) 是一种进食障碍,特征为因限制热量摄入而导致体重较低、对体重增加强烈恐惧以及身体意象障碍。[4]
诊断标准
1. 摄取的热量低于需求,导致显著的体重下降。体重低于最低体重的85%(身高、年龄),BMI低于17.5就算作体重不足
2. 暴食行为一再发作,也就是在各自独立时段内,摄取大量食物。
3. 在这段时间内,个案缺乏对饮食行为的自我控制。
4. 个案为避免体重增加,定期从事于自我导致的呕吐,使用泻剂或者利尿剂,严格的节食或者禁食。
5. 至少在3个月内,平均每周有两次的暴食行为。
6. 持续过份关心自己的体重,对体重的增加或变胖有严重的恐惧感。 [5]
身体特征
皮肤干燥或发黄
血糖上升
体温升高
血胆固醇下降
体重极端减轻或未达到预期的发育体重增加
外观薄
血细胞计数异常
疲劳
失眠
头晕或晕厥
手指变蓝
头发稀疏,断裂或掉落
柔软的头发覆盖身体
月经不调
便秘和腹痛
不耐寒
心律不规则
低血压
脱水
手臂或腿肿胀
诱导呕吐导致关节上的牙齿腐蚀和老茧[6]
了解厌食症情绪和行为症状 提早警觉厌食症的发生
- 全神贯注于食物,有时包括为他人烹饪精致的饭菜但不吃
- 经常不吃饭或拒绝吃饭
- 否认饥饿或借口不吃饭
- 只吃一些“安全”的食物,通常是低脂肪和低热量的食物
- 采用硬餐或饮食习惯,例如咀嚼后吐出食物
- 不想在公共场合吃饭,不和家人一起吃饭
- 突然开始细分食物、挑食
- 明明没吃多少东西,却突然开始剧烈运动
- 体重变化极端
- 注意力不足、经常疲劳
- 说谎吃了多少食物
- 担心体重增加,可能包括重复称重或测量身体
- 经常在镜子中检查发现的缺陷
- 抱怨自己发胖或身体某些部位发胖
- 掩盖衣服
- 情绪低落(情绪低落)
- 社会退缩
- 易怒
- 失眠
- 对性的兴趣减少
疾病原因
早期厌食症被认为是心理因素引起,经过研究后才发现其复杂性。如以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体是否进食取决脑部下视丘中,饱食中枢与喂食中枢所发出的讯号而定,是以脑内神经传导物质对于饮食行为影响很大,临床研究就发现,厌食症患者的脑脊髓液中,血清张素明显比一般人要低。而造成此一功能失调的原因可能出在心理因素。因此近期的研究认为是由生物学,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引发厌食症的。
生物学: 虽然尚不明确涉及哪些基因,但可能存在遗传改变以及激素功能不正常,使某些人患厌食症的风险更高。某些人可能具有趋向完美主义,敏感和毅力的遗传倾向,这些都是与厌食症相关的特征。
心理学。某些患厌食症的人可能具有强迫性的人格特质,即使他们饿了,也更容易坚持严格的饮食习惯和放弃食物。他们可能极力追求完美,这使他们认为自己永远不够苗条。而且他们可能有很高的焦虑感,并进行限制性饮食以减轻焦虑。
日本东京大学医学教授吉内一浩提出升学考试压力、环境变化、遭遇霸凌、事业失败、失恋、挫折等,都可能成为厌食的契机,“一直很努力的资优生”和“不善表达意见、喜欢隐藏不安与不满的人”,是特别容易厌食的类型。而生物因素造成的例子包括:激素功能不正常,遗传学。
环境: 现代西方文化强调纤细。成功和价值通常等同于纤细。来自同伴压力可能会助长瘦身的欲望,尤其是在年轻女孩中间。以社会学而言,西方社会强调瘦才是美,造成妇女普遍对自己的体重不满意。[1][5][7][8][9]
症状
患有厌食症的儿童的体重可能仍会增加,但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增长速度。
患有厌食症的妇女常会停止来经。厌食症能延迟儿童与青少年的青春期,并造成身体发育问题。 厌食症还能对人格与行为造成改变。
厌食症患者对体重增加有强烈的恐惧感,并对自己的体形有著扭曲的见解 - 正常、健康的体重会使他们感到紧张与恐慌。他们会变得抑郁、内向或不安;情绪不稳定;对正常活动丧失兴趣;过度运动;开始悄悄地呕吐或服用泻药;或使用食欲抑制剂或利尿剂。
其他症状可包括胃痛、便秘或腹泻;昏厥或眩晕;皮肤干燥、粗糙、变色;毛发稀疏、断裂或脱落;因反复呕吐时胃酸侵蚀珐琅质而引起的牙齿问题;以及失眠或疲劳。 [10]
好发族群
1. 十二至二十岁左右的青春期少年,女男比例为十比一,过分在意身体形象、积极寻求同侪认同。
2. 因职业需求需要不断维持纤瘦身材的人,不分男女,如演员、舞者、模特儿、或骑师、举重、柔道、摔角选手等运动员,亦有较高的罹病率,而多数患者的社经地位又属于中上阶层。
3. 非常害怕变胖,经常想用各种方式减肥瘦身的人。
4. 期处在压力大的环境之下,情绪焦虑、忧郁的人。
5. 个性上属于固执与完美主义,对身体有较多负面评价与强迫行为的人。
6. 本身罹患特殊生理疾病如癌症患者,疾病造成的疼痛或因药物治疗产生的副作用,易并发厌食症。
7. 药物滥用者,多数毒品如安非他命或古柯碱的副作用之一就是造成食欲骤减,长期倚赖将引发厌食症。[1]
非全然由心理因素而起,与新陈代谢也有关
刊登在科学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的研究团队将约1万7千名厌食症患者的基因,与超过5万5千名健康对照者的基因对比,发现当中有8种将厌食症与常见心理疾病,如焦虑症(anxiety),忧郁症(depression)和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联系起来的基因,同时也与人体脂肪燃烧、身体活动及带有对第二型糖尿病的抵抗力有关。
领导这项研究的英国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遗传学家布林(Gerome Breen)的研究表示:不能将厌食症或是其他饮食障碍,单纯视为精神或心理疾病治疗。研究报告中显示,参与者的代谢功能看似正常,但其与代谢有关的基因,却和精神病基因相互结合,进而提高罹患厌食症的风险。约有一半比例的厌食症源自遗传基因,另一半则与患者生活经历等其他因素有关。厌食症与焦虑、忧郁、强迫等症状有预期的关联性,但它同时明显与人体代谢健康有关,这是未曾于其他精神疾病看过的情形。
完美主义造就厌食症或厌食症造就完美主义
厌食症患者组成的家庭,通常拥有较高程度的完美主义,但并不是完美主义造成厌食症,而是厌食症倾向增加了完美主义的程度,这是家庭环境结合基因遗传造成的影响。[11]
并发症
并发症最严重的情况可能是致命的。死亡可能会突然发生,即使病人体重未严重减轻。厌食症的其他并发症包括:
- 贫血
- 心脏问题,例如二尖瓣脱垂,异常的心律或心力衰竭
- 骨质疏松症
- 肌肉流失
- 女性没有经期
- 男性睾丸激素减少
- 肠胃问题,例如便秘,腹胀或恶心
- 电解质异常,例如低血钾,钠和氯化物
- 肾脏问题
患者通常还会患有其他精神疾病。它们可能包括:
- 抑郁,焦虑和其他情绪障碍
- 人格障碍
- 强迫症
- 酒精和药物滥用
- 自残,自杀念头或自杀企图
治疗
患者通常以门诊病人的形式在医院接受治疗。目的在于增加体重、恢复健康的饮食模式,以及纠正关于饮食、体重及身体形象的任何错误观念。患者通常会获提供认知行为治疗 (CBT) 等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治疗是利用会谈方式,以生活中的环境做自我评估,使病人逐步了解饮食与低自尊之间的关联并且加以澄清修正。
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是让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学会自我肯定及更多的社交技巧,并接受放松训练以逐步修正个案对“吃”本身的焦虑,也就是从小量、规则饮食开始,挑选个案喜欢的食物、较不会敏感的食物,再逐渐增加量及其他食物。[10]
成功对抗厌食症 重拾健康
荷莉·格里菲思(Holly Griffiths)是英国一位25岁患有厌食症的少女,她从8岁时遭忧郁症缠身过后就开始不吃东西,渐渐的也得到了厌食症并且瘦到肋骨凸出。甚至当她2013年怀孕后医师告诉她宝宝的状况还算正常,因此格里菲思也没在饮食上多逼自己进食。直到2016年时她的体重下降到只有32公斤,要去医院做健康检查时,被英国国民保健署NHS拒于门外后才惊觉要改变现状开始强迫自己进食。她每两周就吃一次大披萨,并且搭配一些运动,像是瑜珈、肌力训练等,最后终于摆脱病魔[12]。
参考来源
- ↑ 1.0 1.1 1.2 台安医院心身医学暨精神科主治医师许正典. 厌食症. 元气网. [2019-11-12] (中文).
- ↑ 萧美君主治医师. 厌食症. 林口长庚医院精神科妇女身心医学小组提供. [2019-11-12] (中文).
- ↑ 从圣经看“临床障碍”. [2019-12-11] (中文).
- ↑ 神经性厌食症. bmj practice. [2019-12-11] (中文).
- ↑ 5.0 5.1 厌食症与暴食症. [2019-12-11] (中文).
- ↑ Anorexia nervosa. MAYO CLINIC. [2019-12-10] (英语).
- ↑ Anorexia nervosa: What you need to know. MEDICAL NEWS TODAY. [2019-12-10] (英语).
- ↑ Anorexia Nervosa: Causes, Symptoms, Signs & Treatment Help. eating disorder hope. [2019-12-10] (英语).
- ↑ 早安健康编辑部. 厌食症如何康复?专家揭厌食症原因与症状. 早安健康. 2019-05-10 [2019-12-04] (中文).
- ↑ 10.0 10.1 [1]
- ↑ 黄思敏. 厌食症不仅是精神疾病!最新研究发现“与新陈代谢相关”,可望开创全新疗法. 风传媒. 2019-7-16 [2019-12-04] (中文).
- ↑ 英国女子罹患厌食症,透过瑜伽、披萨重拾健康身材. 运动星球. 2017-07-26 [2019-12-1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