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楝
印楝是一種速生落葉喬木的名稱,種子和樹皮都可入藥。印楝是2013年世界上公認的理想的殺蟲植物。印楝素存在於印楝樹的種子、樹葉及樹皮中,正是由於它的存在,使印楝樹具有趨蟲治病的神奇功能。印楝已在70多個國家有分布或種植,是熱帶樹種中最有價值的多用途樹種之一。從印度楝種子中提取的印楝素,可用來生產全天然、無公害的廣譜性生物農藥,廣泛用於防治糧食、蔬菜、森林、經濟作物等的害蟲,對200餘種害蟲有明顯的驅避和殺蟲效果,且對溫血動物無毒,使用後無殘留,對環境無污染,防治對象不易產生抗藥性。印楝種子中印楝素的含量達0.3-0.6%,是所發現的製造高效生物農藥的最佳植物種類。[1]
目錄
世界研究歷史
20世紀60年代,一位[[德國]植物學家在印度進行生物考察時巧遇了一場蝗災,當時,有一群蝗蟲鋪天蓋地地壓向一片作物,頃刻之間,這片作物就被蝗蟲蠶食得蕩然無存,但是其中有一棵樹安然無恙,這就是印楝樹。這位科學家研究分析,印楝樹的種子、樹葉及樹皮中,含有一種物質——印楝素,正是由於它的存在,使印楝樹具有趨蟲治病的神奇功能。後經進一步研究,從印楝果實中提取的印楝素等成分是目前世界公認的廣譜、高效、低毒、易降解、無殘留的殺蟲劑且沒有抗藥性,對幾乎所有植物害蟲,室內臭蟲、跳蚤、蒼蠅、蚊子等都具有驅殺效果。試驗證明,印楝對防治10目400多種農林、倉儲和衛生害蟲,特別是對半翅目鱗翅目、鞘翅目等害蟲有特效,而對人畜和周圍環境無任何污染。
形態特徵
印楝的果實、種子、種核、枝條、樹葉、樹皮及樹液中都含有活性物質,但以種子尤甚。迄今,印楝中已發現了100多種化合物,至少有70種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它們為二萜類、三萜類、戊三萜類和非萜類化合物。主要為印度苦楝子素、苦楝三醇和印楝素等,這些提取物對昆蟲有拒食、干擾產卵、干擾昆蟲變異,使其無法蛻變為成蟲、驅避幼蟲及抑制其生長的作用而達到殺蟲目的。印楝素是從印楝樹種里提取的一種生物殺蟲劑,可防治200多種農、林、倉儲和室內衛生害蟲,是世界公認的廣譜、高效、低毒、易降解、無殘留的殺蟲劑。印楝素(Azadirachtin)是一類從印楝中分離出來活性最強的化合物,它屬於四環三萜類。印楝素可以分為印楝素-A,-B,-C,-D,-E,-F,-G,-I共8種,印楝素-A就是通常所指的印楝素。
生長環境
印楝是熱帶亞熱帶常綠樹;年平均生長溫度為21~32℃ ;印楝耐乾旱,在年降雨量為400~1200mm的乾旱半乾旱地區生長良好,在年降雨量為130mm以下的地區,若有地下水仍可生存。印楝能在黑棉土(蘇丹和印度)、粘土(尼日利亞)、磚紅壤(貝寧)和高鈣土(海地)等土壤中旺盛生長。其主根約為樹幹的2倍,可以在缺水的貧瘠土壤深處吸收水分和養分,與其它許多樹種相比,印楝在貧瘠、多石、缺水、石灰質含量較高或質地粘硬的土地上更具生命力。印楝適生土壤的pH為5.9~10,最適宜的pH為6.2~7。印楝能在鹽鹼地存活。在多米尼加高鹽度的荒地,在地下水含鹽量很高的索馬里地區,印楝生長旺盛。多米尼加是一個少雨且土壤含有大量鹽分的地區,印楝種植2年後就高達6~7米。在沙特阿拉伯,用地下鹽水每周灌溉一次,每次每株150升,印楝長勢良好。在海地和馬來西亞等沿海國家,印楝能夠生長在離海水只有數米遠的鹽鹼地上。
分布範圍
印楝是典型的熱帶樹種,適生區在海拔1500米以下,年均溫度21-23℃,年降水量400-1500毫米。極度耐旱,能忍耐長達7-8月的連續乾旱,對土壤要求不嚴格,耐瘠薄,土壤pH為5.9-10,不耐霜凍、鹽鹼和水淹。中國雲南省的紅河河谷、金沙江河谷、怒江河谷、南定河河谷和瑞麗江河谷,四川的金沙江河谷和攀西地區,海南省和廣東省的雷州半島均為印楝的適生地區。
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熱帶地區,印楝的原產地說法不一,有人認為原產緬甸伊洛瓦底江中游乾旱地區,也有人認為印楝原產印度北部北方邦的斯瓦里克丘陵和南部卡拉卡塔邦及鄰近地區的德干丘陵地。記載印楝和開發印楝最早的是印度,說印楝原產印度和緬甸的人較多,有的文獻稱印楝原產南亞和東南亞,究竟那種說法合理有待考證。
現存世界各地的印楝樹,絕大部分為人工種植,就是在印度和緬甸也是如此。據記載,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很多國家有印楝,集中在熱帶和靠近熱帶及溫度較高的亞熱帶地區。
生產製備
印楝的種子、葉片、枝條和樹皮等多個部位均含有印楝素,其中種子的印楝素含量最高,w通常為0.3% ~0.5%,個別品種最高可達1%。但是種子收穫具有季節性,生產供給能力有限,其貯藏條件也對後續製備產生影響。
國內外學者嘗試通過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對印楝素進行大規模穩定生產,目前印楝種子仍是提取製備印楝素的唯一有效途徑,國內唯一擁有印楝素生產資質官方認證的企業是成都綠金公司,其公司印楝素原粉純度高達38-41%,印楝素相關產品已經在有機農業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印楝素的工廠化生產關鍵在於其原藥提取製備工藝,通常包括以下2步:
- 去油:壓榨印楝種仁,得到印楝油,壓榨後的殘渣即是印楝餅。將印楝餅粉碎,得到種仁粉,該粉是生產印楝素原藥的主要原料。
- 印楝素原藥的製備:以印楝種仁粉為原料製備,常用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劑萃取法、超臨界萃取法和微波萃取法。其中,溶劑萃取法使用最多、最成熟; 超臨界萃取法由於整個分離過程在暗場中進行,萃取溫度接近室溫,特別適合對光熱不穩定的印楝素提取。
價值
幾千年來,印度人一直將印楝產品用作農藥和醫藥。從印楝果實中提取的印楝素等成分是目前世界公認的廣譜、高效、低毒、易降解、無殘留的殺蟲劑且沒有抗藥性,對幾乎所有植物害蟲,室內臭蟲、跳蚤、蒼蠅、蚊子等都具有驅殺效果,而對人畜和周圍環境無任何污染,同時印楝對許多疾病還具有醫療作用,在醫藥中將有更廣泛的應用。
Nimbin是印楝種子中的物質,被用作醫藥,具有退熱作用、能治療關節炎、低血糖、胃潰瘍和內分沁失調等疾病,也被用作抗生素 印楝莖杆水提物中的多糖具有抗腫瘤和誘導產生干擾素作用。印楝果:味苦,通便、驅蟲。印楝花:具有收斂和驅蟲作用,無毒,可用於治療咳嗽和發燒。印楝油:味苦,能治療皮膚病,具有強烈驅蟲作用,是一種廣譜優質的傳統醫藥。印楝素具有抗細菌和抗真菌活性,可用於防治或驅避室內、菜園、花園內和草坪上的蠅類、蚊子和蝗蟲等害蟲及寵物、牛、羊和其它家畜身上扁虱、大蒼蠅、虻、蠓、臭蟲、跳蚤和蚊子等。
在木材方面的應用
印楝木材堅硬,不易腐爛,味芳香,抗白蟻和其他蛀蟲。邊材淺灰白色,心材紅色至紅棕色。質地與桃花心木、柚木相似,但光澤稍差。可直接作木材使用,也可用於制膠合板。
在化工方面的應用
印楝油可用於制蠟、肥皂、化妝品、牙膏和藥品。其精油可供照明和製作燃料油、車輪潤滑劑,葉可作防腐劑,果肉也可供工業發酵用。
在農藥方面的應用
研究結果表明,已從印楝植物體內分離出280多種有機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一類為類檸檬素化合物,大部分對昆蟲具活性,以印楝素最為有效。據測定,印楝種子、樹皮、樹葉中印楝素含量高達0.66-3.3%。印楝提取物對直翅目、鞘翅目、同翅目、鱗翅目等8目20餘種農業、衛生和倉儲害蟲具有抑制生長發育、拒食、驅避、毒殺等作用。
印楝由於具有耐乾旱特性和印楝素的殺蟲功能,因此引種栽培印楝,對解決荒漠化地區的植被恢復和化學農藥污染等環境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印楝是經濟與生態良好結合的樹種,是解決乾熱地區宜林荒山荒坡綠化問題的最佳樹種之一。
印楝素使用注意事項
- 該農藥不宜與鹼性農藥混用,與其他農藥混用時需隨配隨用。
- 施藥時要求噴霧均勻周到,對移動性弱的害蟲,要求葉片正反面都噴上藥。
- 該農藥對害蟲的速效性較差,一般藥後24h方表現出殺蟲作用,因此使用時不應因防效表現慢而隨意加大用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