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熊猫人
卧龙熊猫人卧龙熊猫人,他们是一群纯朴的熊猫人,常年扎根深山,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大熊猫保护事业,他们大多不善言辞,但却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不抛弃,不放弃,誓与大熊猫同在的决心与勇气,树立起了一座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碑。[1]
中文名称 : 卧龙保护区
地理位置 : 四川省羌族自治州汶川县西南部
占地面积 : 20万公顷
景点级别 : 综合性国家级保护区
始建时间 ; 1963年
目录
卧龙保护区简介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西南部,邛崃山脉东南坡,距四川省会成都130公里,交通便利。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面积20万公顷,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国家级保护区之一,是国家和四川省命名的“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区现有人口5343人,其中,农业人口4550人。1980年,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并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作建立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2]
现在卧龙以“熊猫之乡”、“宝贵的生物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响誉中外,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区内共分布着100多只大熊猫,约占全国总数的10%。
使命与精神
2008年四川大地震在一瞬间就摧毁了无数人的生活家园,而同时受到严重影响的,还包括毗邻汶川和映秀的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区内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地震让这里的各种基础设施瘫痪,卧龙成为了一座孤岛,巨大的生存压力笼罩着这方土地。大面积的山体塌方和飞泻而下的巨石泥土让峡谷中的研究中心人几近绝望和崩溃。地震造成的山体塌方堵塞了进入研究中心饲养场的唯一通道,大熊猫兽舍严重受损,大熊猫们受到严重惊吓,部分下落不明,而当时饲养场里面还有32名来自美国、英国和法国的游客,大熊猫和人都处于高度危险状态。
卧龙凝聚着中国几代林业人几十年心血,这里有全世界最大的大熊猫人工饲养种群。面对灾难,强烈的责任心和对大熊猫的爱让研究中心人很快地冷静了下来,面对困境,他们不仅要保护好人的安全,还有国宝大熊猫的安危,这是卧龙熊猫人神圣的使命。中心员工的手紧紧地拽到了一起,“人在,熊猫在!”他们响亮地喊出了口号,员工们在河上搭起临时的生命通道。在将外国游客和受伤员工都转移到相对安全区域以后,他们马上进入饲养场参与搜救熊猫工作。他们冒着不断发生的余震、不断飞落的巨石,不顾危险,从乱石堆或废墟上,从塌方的山崖下,从湍急的河边把受到惊吓的熊猫一只只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区域,把幼年的大熊猫通过临时通道送出饲养场。因为大家的众志成城,奋力自救,地震期间研究中心卧龙基地63只圈养大熊猫仅有1死1失踪,把损失降到了最低。[3]
震后,处于卧龙孤岛中的研究中心仍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大熊猫圈舍紧张,种群密度过大;交通中断,食物来源告急;大熊猫受到不同程度惊吓,应急反应严重。这些问题随时都有可能给大熊猫造成更大损失。研究中心人没有坐等外界援助,在自身生活都还没有着落的情况下,坚守岗位,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开展自救工作,努力保障了大熊猫的生活安全。
地震现场
中心的职工将饱受惊吓的外国游客,背的背,扶的扶,牵的牵,引向生命之路。窄窄的围墙头,如体操运动的平衡木,一边是咆哮的皮条河,一边是不断滚落的飞石,令人心惊肉跳。78岁的法国老奶奶,79岁的美国老奶奶,被夹在中间,前后有人接应。到了金属梯旁,下有二人托举,上有二个拖拽,吊车一样把老外们从地狱边缘“吊”上人间。一位身强体壮的香港摄影师,不知疲倦地成为一只吊臂,参与了救助的全过程。一位工作人员,站在桥中间,面对桥边的危崖,监视山上的飞石和可能坠落的部位,分分秒秒眼盯着大山。
就在研究中心全力以赴抢救老外时,饲养员发现,河对岸有一个穿黄马甲的老人,正小心异异爬过泥石流。他是崇州市老年骑游队的23名成员之一。骑游队在奔向卧龙的路上遭遇大地震,一位同伴当场遇难,其余的成员们放弃车辆,在地动山摇中顽强前行。他向着河对岸大喊:“加油!”饲养员们也在呼喊:“老同志,加油!”仅仅是几声呼喊,让两岸险境中的人们信心陡增。
停车场给人一种安全感。外国游客们亲眼看见通往成都的公路被山体滑坡堵死。从核桃坪到沙湾的7公里路,被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断成数截。这时,骤雨呼啸而来,研究中心的汤纯香和几名职工送来了雨具,并跟导游们商量,要做在停车场过夜的准备。
令外国游客惊讶的是,黄炎、李伟、周世强、韩洪应、黄治等,刚才把他们救出险境的男子汉们,全都不见了。他们的目光聚焦在桥头,一只又一只去年出生的熊猫宝宝,经过逃生线路,从围墙上的梯子抱上来,个个变成了“灰猫”。桥头上,接应的女饲养员抱着惊恐万状的宝宝,朝临时安置点——售货亭奔跑。熊猫宝宝足有三十公斤,一路乱抓乱咬,几趟跑下来,一位女饲养员竟然晕倒在地。
山石还在垮,地还在战抖,滚滚尘埃中,传来熊猫惊恐的叫声。
外国游客贴窗望着两山夹峙的饲养场,他们深知,研究中心的男子汉们,正在废墟中冒死抢救大熊猫。罗伯特夫妇紧靠在一起,泪流满面。莎娜不断擦着眼泪,6个小时的义工,足够回忆一生。
下午4时50分,王鹏彦副局长带着“机械化部队”——推土机和铲车,排障前行,打通了核桃坪通往管理局所在地沙湾的道路。短短7公里,汽车像跳迪斯科一样蹦上蹦下,左扭右摆,避开了巨石阵,跳过泥石流,在“地狱边上”足足走了30分钟才到沙湾。
卧龙停水停电,宾馆已成为危楼。大巴车成了临时住处。管理局派人送来了珍贵的矿泉水和一些食品,并保证他们每天能喝上热腾腾的稀粥。所有的外国游客,都成为零距离的观察家,在他们终于获救之后,在《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泰晤时报》等报刊上发表了文章或谈话,将他们的观察和人生体验公布于世。
美国人罗伯特说:“灾难让中国更有凝聚力。警官们非常优秀,没有趁火打劫和扰乱治安的事件发生,也没有争抢食物,一切井井有条,对外国人非常友好。”
英国人潘妮·爱德华和黄玲对记者说:“在地震发生那一刻,我俩上度觉得自己肯定要活埋在山里了,可是我们安全度过难关······在等待救援的日子里,那些自己房屋完全坍塌的当地居民,尽管自己住在帐篷里,尽管自己存留的粮食和饮用水都很有限,却每天给我们这些外国游客送吃的、喝的。在非常寒冷的时候,一位老乡还请我们到他的帐篷里吃热气腾腾的饺子,使我们顿时感到温暖。令我们感动的是,当地居民看到我们没有干净的水喝时,还主动带我们到山上一处干净的山泉取水。”
第二天,韩洪应代表研究中心去探望外国游客,见到老韩,他们个个泪流满面。指挥部又送来几箱可口可乐,从职工的冰箱抢出来的冻饺,外国游客都明白,这些饮料和食品,对每天只能喝上两小杯稀粥的卧龙人来说,是何等珍贵!
接下来的的两天,他们看到了直升飞机在天空盘旋,投下了食品和矿泉水。据说从卧龙翻巴朗山的303省道正在抢修,三名导游与外国游客商量,把大巴车最后一排让给驾驶员睡,让他做好绕道560公里回成都的准备。
5月15日,直升飞机的轰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让所有外国游客惊喜的是,导游接到卧龙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紧急通知,10分钟后上直升飞机!
停机坪上,三架直升飞机卷起旋风,中国人极有有礼貌待地喊道:老人优先,女士优先,病人优先!匆忙中,黄玲和潘妮等上了不同的直升飞机。飞机上坐满十个人后,机门就立刻关闭,并迅速起飞。
黄玲说:当我离开地面,看着卧龙越来越小时,我难以相信自己获救说了,真的离开了地震中心。作为华人后裔,我从没有来到过中国,但这次在卧龙的地震遭遇,让我深切感受到祖国的温暖。
直升飞机盘旋起飞时,美国的卡皮托女士已潸然泪下:获救的喜悦和对留在灾区的人产生的愧疚和伤感,在我心中交织。我知道自己将回到舒适的家中,享受美好的食物。但我向下看,发现那儿还有数千居民时,我哭了。他们失去了亲人和家园。我无法相信自己会如此幸运。
直升飞机飞过了震成一片废墟的映秀。机上清晰可见被山体滑截割成一段段的公路,沿路砸烂的大车小车,一座座被剥了皮的山峦。
潘妮紧紧握着手中的相机,对导游说:卧龙将成为我生命中永远难忘的地方,有太多的故事令我感动。我很高兴自己能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这些难忘的镜头,我希望回国后通过这些照片告诉我的英国朋友,中国和中国人民是多么的伟大。
35名外国游客,一个不少,从震中安全撤离,举世为之赞叹。这是卧龙创造的一个奇迹!团团、圆圆和茜茜····
5月17日,台湾《联合报》记者陈东旭,经20多小时颠簸,成为抢通卧龙至小金的303省道之后,第一批进入卧龙的记者。他最关心的是大陆人民赠送台湾同胞的两只大熊猫团团和圆圆。团团和圆圆,早已是名扬四海的动物明星。它俩颇有夫妻像,性格开朗活泼,很会享受生活。其住处在饲养场中心,有秋千,滑梯,一坡碧草,绿树成荫,属于高档“别墅”。
大地震来临时,它俩正在户外玩耍。卧牛石横冲直撞,飞滚下来,把它俩的幸福家园一举摧毁。在左邻右舍的惊叫声中,它俩双双出逃,只留下个空秋千在晃荡。
毛毛和小小的圈舍被泥石完全淹埋。它俩也不知去向,连个脚印也没有留下。
地震后2小时,王鹏彦、汤纯香与黄炎的队伍在饲养场会师。黄炎先让13名女同志撤出,全部男子汉参加抢救大熊猫。
饲养员谭成彬搜索到1岁多的晴晴住的小木屋前。屋外的玻璃钢围墙完全破碎,木屋被掀翻,还被一块巨石踩塌了半间。晴晴凶多吉少呵!谭成彬不由倒抽一口凉气。他搬石头砸开了围栏,钻进了随时可能被埋的小木屋,天哪,小晴晴还在!它躲在屋顶横梁上,吓得直哆嗦。
14只8个月大的熊猫幼崽,完全是一团可爱的绒球。它们在余震的轰鸣声中挤成一团,显然是吓坏了。
乖乖,小宝宝,别害怕,马上转移你们到安全地方。8个月的熊猫幼仔,体重30多公斤,已经很沉,爪子也很尖利。工作人员不顾它们抓咬,轮流抱着它们奔跑,迅速通过了逃生通道,送上了桥头。
余震不断,大地还在摇晃。老饲养员周命华把14只中的最后一只小宝宝抱上车后,又返回研究中心去忙活。他的妻子站在桥边跺脚大哭,又吼又叫:老周,你回来,你不能去呵!
一辆金杯面包车,满载着饲养员和14只熊猫幼崽,直奔沙湾。在中国大熊猫博物馆前的空地上,14只碗已盛上牛奶,胡萝卜、苹果等好吃的东西也备齐。第一次在露天大食堂进餐,个个都吃得香甜。在连续几天最困难的日子,人们再饿也保证了幼崽的伙食供应。
当时,经过清点,饲养场的63只大熊猫,有6只失踪。
在12日当天傍晚的搜救中,找回了在泥石流中寻觅出路的帼帼和团团。
因为圈舍损毁严重,不得不把二、三只成年熊猫关在一起,这在平时,绝对要打架。熊猫们仿佛也懂得了大难当头,形式非常严峻,大家都平和相处,相安无事,没有发生一起打架斗殴事件。
从13日开始,研究中心的职工冒险爬到饲养场背后破碎的山体上,到熊猫可能活动的区域去投放胡萝卜、苹果。人人心急如焚,像要找回丢失的亲生孩子,恨不得翻遍山林沟壑。 圆圆!妃妃!毛毛!小小!饲养员们嘶哑的喊声在山谷回荡。
4天后的黄昏,,圆圆、妃妃被找回来了。几年来,与圆圆朝夕相处的饲养员徐娅琳竟喜极而泣,大哭一场。台湾记者恰好赶上了这精彩的瞬间。
看到圆圆一改往日的活泼,每走一步都尽量放轻脚步,人人都感到心疼。大地震,给大熊猫造成了多大的心理伤害呵。经过“心理治疗”,团团和圆圆渐渐恢复常态。特别是宝兴支援卧龙的鲜竹子送到后,圈舍响起一片愉快的咀嚼声。
台湾记者陈东旭写道:
团团、圆圆目前已被安排到最安全的场所,两只熊猫看到竹子来了也高兴地啃嚼起来,团团一度追着圆圆跑,还去抢圆圆的竹子,推挤圆圆,显得十分恩爱,最后团团跑开自己一人独享竹子,圆圆吃完后爬上树玩起来。
5月19日下午,卧龙发生强烈余震。山石滚下来,将茜茜的住所的围墙铁皮砸烂,受惊吓的茜茜怆惶逃走。
茜茜,是一位日本认养者起的名字。这位日本朋友觉得她实在太漂亮了,想起了电影《茜茜公主》,于是给她起名“茜茜”。
茜茜出生于1998年,性格活泼调皮。2007年6月,暴雨中倒下一棵树,成为茜茜寻找自由生活的通道。她出走后,研究中心的人们多方寻找。三天后,被研究中心副主作魏荣平发现,将她接回家。
5月24日,一位武警战士发现茜茜在离研究中心2公里的河边狭窄的地带寻食。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地震发生时,他在外差)立即组织人员沿河搜寻,由于河水湍急,河两边都是陡崖,搜寻工作极为困难。
26日9时,研究中心组织了三个大组10余人,向余震不断的河边进行拉网似的搜寻。
11时20分,又是魏荣平——他与茜茜公主很有缘分——在一片密林中发现了新鲜的熊猫粪便,接着发现了茜茜。魏荣平立即用对讲机通知正在山脊搜寻的汤纯香一组,让他们下移,对茜茜进行合围。惊魂甫定的茜茜听到了饲养员周命华亲切呼喊声,又吃到了又脆又甜的大苹果,情绪稳定下来。河对岸的李德生一组试图用吊车伸过河,为茜茜形成通道,因够不着而不得不放弃。
这时,下起了瓢泼大雨。不断有松动的巨石滚下河。时间很紧迫,茜茜处于悬崖中间一小块台地上。把体重100多公斤的胖公主抬上陡峻的山脊,然后再抬回她的家是非常危险的,但却是唯一的选择。
李德生请来武警战士在河边的山开辟了一条人能够爬过去的通道,更多的人可以对茜茜进行合围。跟随采访的日本记者还未爬到位已累得面色惨白,气喘不止。
饱受惊吓的茜茜公主,前后实施了三次麻醉才呼呼大睡。从台地到山脊,有一处约10米高的陡崖,抢险队设法在山崖上的一大树上按了一只葫芦吊,终于把公主吊上了山脊。
沿路是七八十度的陡坡,在最危险的路段,13军的战士、交通直属部队、森林武警战士组成了一支强有力的突击队,把只喝了一碗稀饭,在雨中饿了大半天的卧龙的科研人员替换下来。
下午7时许,失踪了7天的茜茜公主终于回到了她的家。
李德生、魏荣平、李伟、黄炎、黄治和饲养员周命华等,早已是满脸污黑,一身泥水,更可怕的的是人人身上都叮了不少旱蚂蟥,可恨的吸血鬼在趁他们全力搜救茜茜,钻进他们的身体,形成大大小小的血豆。李德生的外套竟变成了血衣。
跳呀,跳!李德生一声喊,他们卟咚卟咚,立即跳进冰冷刺骨的溪流,浇水洗澡,趁机扒出一条条吸血鬼。血,从手臂上腿上胸背上,曲曲弯弯流下来。
5月27日上午,记者跟随周命华去探望茜茜。走近圈舍,周命华说,这个茜茜,灵醒得很,有一点响动就反应强烈。
周命华轻轻一开门,躺着的茜茜立即放下竹子,坐了起来。记者贴近铁笼,想给她照张相。她居然耍赖躺倒,用黑乎乎的前肢挡住了整张脸。“哦,不好意思,茜茜不好意思了,”周命华说,“茜茜可能觉得自己给大家添麻烦了。”周命华细看了茜茜的纺锤型的粪便又说:“粪便正常,胃口不错,茜茜很可能怀有身孕,秋天要是能生下小宝宝就算奇迹了。”
6月9日,在清理入侵到圈养的泥石流时,发现了毛毛的遗体。6月10日,张和民、李德生和卧龙的人们,为毛毛举行了葬礼。至此,可以确认,卧龙的研究中心饲养场63只熊猫,1只遇难,1只失踪,其余的全都健康活泼。
视频
卧龙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变身“熊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