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博爱竹器

博爱竹器

博爱竹器是一种河南焦作市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以清化竹器而驰名,因此也叫清化竹器或清化竹货。博爱的许良、月山、磨头3个乡30多个村庄都盛产竹器产品,所有竹器产品约有200余种。其中部分产品相当驰名,被列为名优产品。过去,在怀川地区还流传有这样几句民谣:“许良竹椅泗沟篦,牛磨门帘南道篮,辛庄簸箩中道耙,下水磨竹筷、冯竹园筐,清化竹货名远扬。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名:博爱竹器

特点:格外美观

又称:清化竹器、清化竹货

类型:竹器

分类介绍

许良竹椅

许良竹椅是选用三年以上的老竹制成,竹子伐后洗净,撒上泥斑,用火熏出各种花纹,然后制成各种竹椅。许良竹椅种类很多,有圆圈椅躺椅沙发椅藤心椅摇椅等。这些竹椅子,竹质好、合口紧,面附清漆,特别是沙发凉椅靠背上,镶嵌有各种精巧图案,显得格外美观。许良除生产各种竹椅外,还生产各种各样的竹桌、茶几、花架、墙角架等新产品,倍受客户青睐。

泗沟篦

泗沟篦梳历史悠久,传说唐朝末期黄巢起义时,湖南紫红沟人叶静把做篦梳的技术传到博爱县泗沟村,泗沟村人至今仍把叶静敬为祖师。泗沟篦梳有木档、骨档两类,分大木档、二木档、白松梁、大骨档等十多种。这些篦梳有梳发利、不折齿、不批齿、不断梁四大好处。竹梁上还刻有精美的图案和流利的楷书小字,既美观又大方。建国前,泗沟的篦梳只有刘文星、阎丙顺、王成兴、王丙之四家生产,他们是雇人做工。生产篦梳共需108道工序,占人过多。建国后,泗沟村建立了篦梳厂,农忙种田,农闲做篦,产量质量均有很大提高。最高年产量达110多万个,行销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吉林、黑龙江、青海、内蒙古、云南、贵州等十多个省、自治区。泗沟篦梳的特点是下水不脱,见热不散,梳发光滑,篦齿柔而不脆。泗沟篦梳分头青篦梳、和二青篦梳两种,头青篦梳柔而不脆,二青篦梳稍次,上篦时采用线缠水胶粘,两边钉钉,故不易散脱。泗沟篦梳在工艺上还做了改进,由过去的毛货改为净货,一般竹梁改为白松梁上大漆。因此,使用时间越长,光气越好,优于苏州篦。

牛磨门帘

牛磨门帘主要有青篾帘、黄篾帘、彩帘三种。青篾帘是家庭常用帘子;黄篾帘是将竹篾剥去头青,用二青作篾织成,结实程度稍差,价格便宜;彩帘为上等门帘,制作精致。把竹篾用拨筛拨圆,染上颜色,用五色丝线织成各式各样的花卉和“福”、“寿”、“喜喜”等字样,这种门帘价格较高,过去多为官府和富户人家购买。清朝时,曾作贡品献入宫廷。建国前,门帘生产主要集中在大牛磨、小牛磨、皂角树、苏寨等村,以牛磨村生产最有名,故称牛磨门帘。大部分是私人作坊生产,年生产24万挂。1938年—1945年,日军侵占博爱县期间,门帘产量曾下降到16万挂。建国后,建立竹业社、竹器厂,门帘生产又扩大到小魏庄、王庄等村,年产量增加到30—40万挂。

南道篮

南道竹篮分二、三、四、五类产品,有长、圆、方、椭圆等形状。建国前,以南道竹篮最为著名。建国后,竹篮生产发展到赵后、三栗庄、陈范村、机房等村,年产量由建国前最高的66万件,增至100万件,畅销于豫、冀、晋、鲁等省。南道竹篮多用甜竹、筠竹破篾制成。不仅样式新颖,而且工艺精致,柔软不变形,结实耐用。

辛庄簸箩

辛庄簸箩是小辛庄、连张两村编织簸箩的统称。小辛庄簸箩是圆形的,底层用粗竹篾编成菊花心状,内层用薄篾织成竹面,铺在上面,然后用缘篾包裹。这种簸箩结实耐用,形状精美,其规格有直径1.5尺、2.5尺等,均为盛粮、米之用,是家庭生活常用之器。连张的簸箩,多为长方形,外层也是粗竹篾编的,但簸箩底不是菊花心状,而是用硬竹篾编的,内层也是用薄篾编面,十分严密,这种簸箩多为放米面,或喂牲口拌草料用,因此也叫马簸箩。其特点是放米不漏,盛水不透。

中道耙

中道耙齿有大彦、中彦、夹白、改装、根三节、大二八、小二八等7类产品,其中以大彦、中彦最为驰名,其主要特点是耙齿硬弹性大、弯子牢、竹坚耐磨,齿抓草。1938年日军入侵前,中道村竹耙产量最高达60万件,尔后下降到20万件。建国后,竹耙生产从中道村发展到上庄、许良、皂角树等10多个村庄,平均年产100多万件,行销河南、河北、山西等省。

下水磨竹筷

下水磨竹筷是用斑竹削制的,有粗、细两种。粗筷也称行筷,制作粗糙,大捆包装,每捆50双;细筷制作精致,上端呈长方形,下端圆形,小捆包装,每捆20双。该村削制的筷子具有不走样、不变形、遇热不弯等优点,行销华北各地。

冯竹园筐

冯竹园竹筐主要是家庭常用的针线筐,圆形,直径1.5尺左右,外层是细竹篾编制的,内层用薄篾编面,筐缘里外用两根宽竹批夹住后,缠绕薄篾。缘边的宽竹批有青色,也有用松柴熏成的黑色,精巧玲珑。这种竹筐销至山西、山东两省最多,是农家嫁女必备之物。在冯竹园村,还编制一种米筛,大小如圆针筐,但内层和底层都不同,其外底有一寸见方的空格,内层是细篾织成小方格,漏米粒,不能漏麦粒,常为家庭淘菜、盛物之用。其好处是:使用方便,通风散气,夏季盛物不易热腐。

发展历史

博爱竹器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制作工艺较高。早在封建王朝时,博爱的竹器有些已列为“贡品”,供宫廷使用。民国三年(1914年),博爱竹器还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商品赛会。当时展出的产品有:嵌花藤心竹大拉床、竹帘子、嵌花漆面竹园桌、嵌花竹面花几、嵌花折卸带拉盖西式书桌、嵌花活腿藤心六角凳、嵌花漆面六角凳、竹藤心太师椅、竹藤心连椅、竹藤心摇椅、竹镜柜等10余种。这些产品,手工精巧,形式美观,在国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1980年,博爱县广大竹农承优弃劣,潜心研制新竹器,向“精、细、新”方向发展。1981年,在竹区许良村成立了博爱县竹业研究所,聘请民间能工巧匠,吸取各竹器的优点,研制出106种新产品,其中包括竹制沙发、立柜、方桌、茶几、花架、花盆、梳妆台、折叠书架、墙角柜、电视机架等,既具有时代特色,又具有传统的工艺精髓,形式新颖,结构精巧,销路广,效益高等特点,使“清化竹器”名声远扬,独占鳌头。上世纪90年代初,博爱县竹区又开发了新的建材产品和装饰品,如:屋顶竹板、墙壁板、地铺板等,用胶粘合而成,并设计各种图案、花纹,既结实耐用,又美观大方,行销全国各地。现如今,每年的夏季是博爱竹器特别是博爱竹椅的热销季节。有常年到博爱进货的各地商贾,有抱着双重目的(一为赏竹林,二为购竹器)的四海游客。[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