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南京市第六十六中學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南京市第六十六中學,始建於1958年,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為完全中學,截至2019年5月,學校占地3.4萬平方米,現任校長許能榮。

截至2019年5月,學校有教師141人。

前身為南京市小市中學,1981年和南京市建寧中學合併,更名為南京市第六十六中學,1998年被確認為「南京市重點中學」,2007年被確認為「江蘇省三星級高中」。

目錄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高中班級27個,在校學生1084人,教職工109人,其中專任教師91人,專任教師中高級教師23人,一級教師44人,全國教育先進工作者1人,全國優秀班主任1人,省勞動模範1人,省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市學科帶頭人2人,市優秀教育工作者5人,市優秀青年教師4人,區學科帶頭人13人,區優秀青年教師6人,市優秀團幹部、優秀大隊輔導員各2人。碩士(包括全日制碩士和教育碩士)14人。進入新世紀之後,在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和支持下,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1],辦學效益不斷提高。學校先後榮獲:「江蘇省文明單位」、「南京市文明單位[2]」、「南京市德育先進學校」、「南京市紅旗團委、紅旗大隊」、「全國教科研先進學校」、「江蘇省先進實驗室」、「南京市中小學示範圖書館」、「九五國家重點課題先進學校」、「江蘇省科技競賽先進單位」、「南京市民主法制建設示範單位」、「下關區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學校的辦學聲譽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幾年來,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領導下,學校高中辦學規模增大,校園面積擴容,教師隊伍建設成效顯著,硬件建設成果令人矚目,初高中分設成為現實,教學質量穩步上升,特別是2003年高考本科上線率為46%,在市重點中學(省「二星級」高中)中名列第一,超過多所省重點中學(省「三星級」高中),社會反響強烈。

辦學理念

在成績和榮譽面前,學校領導班子沒有驕傲自滿,而是結合學校現狀和當前的基礎教育形勢,對學校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了冷靜思考和理性梳理,提出了「適應教育」的基本理念。創造適應學生髮展、促進學生髮展的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本目標,在此基礎上,把學生教育培養成為「適應今天的學習、適應自我的變化、適應未來的生活」的現代公民,即給學生找到一雙合適的鞋,使學生能夠走好路,而不是拿來一雙鞋,讓學生削足適履。該校的生源狀況在全市一直處於較低水平,每年85%以上的學生不能升入本科院校,決定了我們的教育不可能是「精英教育」,但學生成才之路有千條萬條,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每一條成才之路的基礎。「適應教育」這一理念,是學校通過長期辦學實踐,凝鍊出的穩定的辦學精神。

重視每一個學生

他們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潛質、成才的願望,「適應教育」就是要通過最優化的教育過程,培養每一個學生正確的成功觀、成才觀,發現與發展每一個學生成功的潛質,激發與滿足每一個學生成才的願望,為每一個學生的成功鋪平前進的道路,為每一個學生的成才創造最佳的條件。

「適應教育」

他們確定的「適應教育」的主題詞是:適應學生髮展的教育和適應今天的學習,適應自我的變化,適應未來的生活。我們對「適應教育」的通俗解釋是:要尊重客觀事實,面向全體學生,對學生的發展負責,為學生的幸福奠基,構建適應學生髮展和促進學生髮展的教育,讓每一名高中學生都能「適應今天的學習」,即能完成高中階段的學習任務,能夠跟得上、學得進、學有所成;「適應自我的變化」,即能平穩走過身心劇變的青年前期,為身心健康發展、樹立正確而穩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奠定基礎;「適應明天的生活」,即在價值多元、競爭激烈的信息化時代,能夠培養自信、自強的品質,提高生存能力和生存質量。使學生不但能夠適應生活,而且能夠創造生活。

「適應教育」的內涵不是讓學生被動等待,而是學校的主動應對。 「適應教育」的理念充分體現了學校對每一名學生的發展負責,為每一名學生的幸福奠基的精神,它與科學發展觀、人本思想和新課程理念的基本內涵都是相一致的,它是素質教育校本化的具體體現。

主要做法

他們的主要做法是:

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以生為本,實施關愛教育。關愛家庭貧困的學生;關愛學習困難的學生;關愛行為困難的學生;關愛心理困難的學生。

在德育方面,以養成教育為重點,通過培養學生端正的態度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為學生社會適應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在心理教育方面,大力開展以自信、自強為主旨的系列心理活動,樹立學生正確的成功觀、成才觀,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培養學生自強不息的精神,使每位學生在未來社會中獲得成功。

在管理上實施精細化管理,在教育、教學、隊伍建設、學生管理等方面均朝精細化的方向邁進,使辦學理念得以在學校的各個領域貫徹落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