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半乾旱氣候是氣候學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歷史的載體,是前人智慧的結晶[1],是有着鮮活生命的「你」「我」「他」,有着濃郁的文化意蘊、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結。漢字之美[2],美在形體、美在風骨、美在精髓、美在真情!

目錄

名詞解釋

半乾旱氣候(英語:Semi arid climate),又稱草原氣候,年降水量小於年潛在蒸發量。通常將乾旱指數AI(年降水量和年潛在蒸發量的比值)大於0.2小於0.5的定義為半乾旱區。

該類氣候區位居大陸中心或有高山屏障的沿海地帶,因而不受海風的影響,終年受大陸氣團的影響。夏季,其南部成為熱帶大陸氣團的源地;冬季,北部又成為極地大陸氣團的源地。全區的氣候共同特徵如下:

(1)降水少、變率大、年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年平均降水量在500-250毫米以下。

(2)日照強、雲量少;全年日照時數在3000h左右或更多,相對日照率達60%-70%。

(3)氣溫變化急劇,年日照差別大,日照差常達30攝氏度以上,最高氣溫可達75攝氏度。

(4)天氣非周期變化比較顯著、蒸發強、相對濕度小。

(5)多風而且風力強。

(6)季節變化十分明顯:夏熱、冬寒、春溫升高快、秋溫降低亦快。春溫高於秋溫的現象十分顯著。

全球半乾旱區的面積為 ,約占全球陸地面積的15%。半乾旱區是乾旱半乾旱區(包括:極端乾旱區、乾旱區、半乾旱區和濕潤偏干區)4種類型中面積最大的,約占全球整個乾旱半乾旱區的三分之一。半乾旱區主要分布在美國中西部、墨西哥大部分地區、南美洲西海岸和東北角、北非的薩赫勒地區和非洲南部、哈薩克斯坦和蒙古國北部、印度西部、中國北方的部分地區及澳大利亞中部沙漠外的大部分地區。半乾旱區的氣候類型以乾旱、半乾旱型草原氣候為主,其地表植被類型具有多樣性,但以草原為主(約占半乾旱區面積41.6%),其次是開放灌叢和農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