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醫院騎士團亦名羅得騎士團或聖約翰騎士團,最後演變成馬耳他騎士團,是最為古老的天主教修道騎士會之一,為歷史上著名的三大騎士團之一。

目錄

簡介

醫院騎士團成立於1099年,最初是由法國貴族Gerard和幾名同伴在耶路撒冷的聖約翰洗者堂附近的醫院裡成立,主要目的是照料傷患和朝聖者。由於朝聖者無私的付出讓醫院修會迅速發展,從1110年起修會同意將分散耶路撒冷的領土的財產,可以交給醫院騎士團。1113年,天主教會承認他們是獨立的修會,並賜予他們一系列的經濟、政治特權,如無需繳納十一稅,無需接受任何政權的領導,只受教宗節制。

醫院騎士團的會規以奧古斯丁修會的會規為基礎制定。騎士團的成員分為教士、騎士和士官,以及會友或受贈者。騎士團由一位大團長統治,並有教士會議和八位法官協助。其組織和聖殿騎士團十分相似,但對於慈善事業上表現更為顯著。

醫院騎士團成立時只是單純行善的組織,從1120年才開始作為一個軍事修會進行活動,以武力保護朝聖者不受異教徒攻擊,並發展成為耶路撒冷王國的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對耶路撒冷的政局也有很大的影響力。後來在1187年的哈丁戰役中,醫院騎士團派出主力參戰,由於指揮上的失誤,包括醫院騎士團及聖殿騎士團在內的基督教軍隊幾乎全軍覆沒,醫院騎士團大團長羅傑·德·穆蘭戰死。

由於巴勒斯坦的基督教王國被阿拉伯人擊敗,騎士團於1291年放棄巴勒斯坦並前往塞浦路斯,在當地站穩了腳跟。1309年,在大團長富爾克· 德· 維拉雷的率領下,騎士團從拜占庭帝國手中奪取了羅德島及12群島部分島嶼,並且組建海軍阻止了穆斯林向東地中海地區的擴張。當1453年君士坦丁堡落入土耳其人的手裡時,羅得島上的聖約翰騎士團是整個東地中海地區唯一的基督教力量。在羅得島的抵抗一直持續到1522年,騎士團最後與土耳其人達成協議,撤出羅得島,返回歐洲。

在歐洲的七年時間裡,他們多次遷徙,居無定所。到1530年,奉教皇克雷芒七世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的命令,醫院騎士團來到馬耳他島,在島上建立了馬耳他主權騎士團。

土耳其人對騎士團的捲土重來顯然很不安,蘇萊曼一世於1565年派出大軍進攻馬耳他,兵敗未果。1571年,土耳其人再次起兵,企圖消滅騎士團。不過這次他們敗得更慘,還沒到馬耳他,在海上就遇上了以基督教國家組成,由西班牙王國的無敵艦隊為主力的神聖同盟艦隊于勒班陀海域展開了勒班陀戰役,土耳其艦隊幾乎全被擊沉或俘虜。此後,馬耳他騎士團國進入鼎盛時期,帆上標有馬耳他八角十字的戰船在地中海橫行無阻。

騎士團在馬耳他島的統治一直持續到18世紀。1798年,當時法國大革命後成立的共和國政府,與英國為敵,法國決定派遣大軍遠征埃及,以干擾英國與海外最大殖民地印度的連繫,當時遠征軍的統帥是後來成為法國皇帝的拿破崙。當大軍出發往埃及途中,途經馬耳他附近,拿破崙下令奪取戰略地位重要的馬耳他。馬耳他騎士團團長以騎士團不會與信仰天主教的國家交戰為由,向拿破崙投降。之後騎士團的大部分成員前往俄羅斯,俄羅斯沙皇保羅一世給予他們庇護。

離開了馬耳他島之後,騎士團就此失去了領土,但作為一個組織仍然存在,雖然騎士團在馬耳他島的主權權利透過1802年亞眠條約的簽訂而得到英法等國的承認,但騎士團卻從未被允許回到該島。1815年,馬耳他正式成為英國屬地。其後騎士團於1834年在羅馬重建總部,終於再次穩定下來。騎士團的軍事使命已經完結,此後主要從事慈善事業。今天,馬耳他騎士團在聯合國享有永久觀察員的地位,它設在羅馬的總部馬耳他宮是其唯一的領土,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

宗教改革後,以德意志為首的新教國家的醫院騎士團從騎士團總部獨立出去(比如英國),但仍然保持聖若望(或譯為聖約翰)騎士團的稱號。英國的聖約翰騎士團在19世紀演變出聖約翰救傷隊,並且擴散到幾乎所有英聯邦的國家(包括已經退出英聯邦的香港)。可以說,堅持信仰天主教的馬耳他聖約翰騎士團是醫院騎士團的直系繼承人,而新教國家的各種聖約翰組織則是派生支系。

天主教

天主教」一詞的西文源自希臘文,意為「全世界的」、「普遍的」。中文「天主」一詞,為明末天主教傳教士進入中國[1]後,借用中國原有名稱對所信之神的譯稱,取意為至高至上的主宰,以與中國所信奉的神靈相區別,故稱其教為天主教。天主教信奉天主和耶穌基督,尊耶穌生母瑪利亞為「聖母」。「信經」[2]是天主教權威性的信仰綱要,也是信徒受洗入教時必讀的經文。其中《使徒信經》是最古老的信經之一,共十二條,有「十二端信道」之說,囊括了天主教信仰的主旨,主要包括三大部分:1.相信全能的父上帝(天主)。他化成天地,創造人類。2.相信天主聖子(耶穌基督)。耶穌降生為人、救贖人類,受難(被處死)、復活、升天,末日審判時將再次降臨。3.相信天主聖神(即聖靈)、聖教會、肉身復活等。

參考文獻

  1. 天主教的簡介以及天主教在青海省的傳播,青海新聞網,2006-08-20
  2. 信經,新浪博客,201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