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庆阳市西南25公里处,蒲河和茹河交汇之东岸的覆钟山下,距市区25千米,海拔1083米,现存大小窟龛307 个,石雕造像2126 尊,为甘肃省四大石窟之一。

北石窟寺位于庆阳西峰董志寺沟川村的覆钟山下,蒲、茹两河交汇的东岸二级台地上。包括寺沟楼底村一窟石道坡花鸨崖石崖东台等5个部分,南北延续3公里。是北魏永平二年(509)泾州刺史奚康生所建。因与平凉泾川县南石窟寺为同时代开凿,南北对应,故名。[1]

2019年11月5日,在甘肃庆阳市北石窟寺267窟,敦煌研究院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检测岩体含水率。为应对石窟的风化、落砂等情况,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对石窟周边环境和山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测,以制定合适方案对北石窟寺加以修复保护。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北石窟寺

荣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西北覆钟山下

海拔;1083米

窟龛数;307个

石雕造像;2126 尊

始建时间;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

总面积;1.7 万平方米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甘肃省庆阳市

简介

现存窟龛296个,石雕造像2126身,计北魏7窟、西魏3窟、北周13窟、隋63窟、唐209窟、宋1窟。另有壁画69.7平方米,碑刻8通,隋-清各代和墨书题记150方,建筑遗迹多处。

165窟是奚康生主持开凿的七佛窟。窟高14.6米,南北宽21.7米,进深15.7米。平面长方形,覆斗顶。内造七佛(均高8米)。夹侍十四菩萨(均高4米),窟门内两侧雕交脚弥勒(高5.8米)、乘象普贤菩萨(高3.5米)和阿修罗天。造像均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窟顶四披浮雕本生故事"舍身饲虎"、佛传故事"宫中娱乐"等。窟门外两侧各雕一力士。窟内塔基宋代重修,明窗两侧宋刻十六罗汉,窟门内外两壁留有许多宋、元、明墨书碑刻及题咏。此窟共有大型石雕造像23身,四壁还有千佛、飞天、乐人、佛传及佛本生故事浮雕造像110多身,内容相当丰富,是北石窟寺窟群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和最有价值的洞窟。[2]

240号窟是北石窟寺北周时期的代表洞窟。其三佛造像和菩萨的风姿,既继承了北魏以来秀骨清象的余韵,又是隋唐丰满富丽风格的先声,是北石窟寺佛教艺术从北魏向隋唐过渡转折阶段的造型风貌。

唐代是北石窟寺佛教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现存大小窟龛200多个,以平面长方形或马蹄形平顶、穹窿顶窟及方形圆拱顶浅龛为主。造像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等,造像丰满圆润,雕刻刀法娴熟,线条流畅多变,32、222、263窟为其代表。

名称由来

北石窟寺与甘肃平凉地区泾川县南石窟寺同时代开凿,南北辉映,直线相距为45千米,故此石窟称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明、清数代增修扩建,形成一处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窟群面积7500平方米,窟区总面积1.7 万平方米,现存大小窟龛307 个,石雕造像2126 尊,碑刻题记150余方。文物大多保存完整,内容丰富,是世界石窟艺术的珍品,被誉为"甘肃四大石窟"之一。[3]

历史沿革

北石窟寺肇造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即公元509年,和南石窟寺同为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创建。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相继增修,形成一处较大规模的石窟群。是丝路北道上的重要石窟。1959年被重新发现。1961年以后,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多次对石窟进行勘察、测绘和清理,1986年编辑出版《庆阳北石窟寺》一书。北石窟寺自重新被发现以来,政府多次拨款进行加固和维修,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造像的进一步风化。在加强管理和保护的同时,展开了对北石窟寺的深入研究。1963年,成立了庆阳北石窟寺文物保管所。

基本情况

北石窟寺是甘肃四大石窟之一,包括寺沟主窟群,及其北1.5千米处的楼底村一窟(简称北一号),其南1.5千米处的石道坡石窟,花鸨崖石窟,石崖东台石窟群等,南北延续3公里。现窟群面积为7500平米,窟院面积为5000多平米,现存窟龛296个,石雕造像2126身,碑碣8通,壁画96.7平方米,题记150方。主要精华石窟集中在寺沟主窟群。此处有283个窟龛,密布在高20米,南北长120米的黄砂岩崖体断面上。代表洞窟有北朝的165号、240号窟和盛唐时期的32、222、263号窟。雕造内容极其丰富,其千姿百态的石雕艺术,浓缩了陇东汉唐文化的精华,也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晶,在中国佛教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陇东著名的旅游胜地。

窟龛因崖面自然形态分为上下两层,以回廊石阶贯通,布局有制,层次分明。特别是165洞窟高达14米,深15.7米,宽21.7米,规模宏大,全国罕见。文物保存完整,内容丰富,其历史、艺术、科学、旅游价值很高。是世界石窟艺术的珍品,这里背山面水,自然风景典雅秀丽。春天姹紫嫣红,鸟语花香;夏日泉水叮咚,凉风习习;秋季霜叶烂漫,硕果累累;冬至瑞雪纷飞,幽静而壮观,人文景观独特。

石窟分上中下三层,其中以奚康生创建的一百六十五号窟为最大,它是以七佛为内容的大型窟。七佛造像宏伟精湛,庄严肃穆,不失北魏造像的光彩和魅力。伴之七佛而雕造的弥勒菩萨、骑像菩萨、手持日月的阿修罗都是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成功作品。除此而外,还有240号窟的北周造像,显示了敦朴厚重的风度。北石窟寺以唐代窟最多,最有代表性的是建于武则天如意元年(公元692年)的32号窟。窟内的大小雕像面容丰腴,秀目含情,飘然欲动,姿态动人,堪称盛唐艺术精品,唐代造像在艺术上达到了新的成就。窟内还保存着隋、唐、宋、金、西夏、元等各代的题记150多则,是研究历史、书法的珍品。题记确切记载了石窟的开凿年代,为研究历代社会生活和发展变化,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文字资料。这些绵亘千余年的雕刻艺术,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古代艺术匠师们辛勤劳动的结晶。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北石窟寺以寺沟的窟龛最为集中,共编号 282个,窟群开凿在高20米、宽 120余米的覆钟山崖壁上,窟龛上下重叠多达3层。面向西,因周围山崖石质属早白垩纪黄砂岩,砂质均匀,胶结性能较好。造像可分为圆雕、半圆雕和浮雕等几种。以北魏和唐代的最为精美。原窟龛内均有彩绘壁画或图案装饰,现绝大多数已剥落无存。

北魏石窟有窟龛7个。165窟是北石窟寺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和内容最丰富的大窟,位于寺沟窟群的中部下层。窟平面长方形,覆斗顶,高14米,宽21.7米,深15.7米,窟内四壁有宋代重砌的高基坛。造像主体为七佛,分布于东、南、北三壁,其中东壁雕三佛,南、北二壁各雕二佛,佛像之间各雕一胁侍菩萨。佛高 8米,菩萨高4米,均为立像。以如此巨大的规模和突出的位置建造七佛,在国内其他石窟中还属罕见。窟门内南北二侧还雕有高约 4米的弥勒菩萨、普贤菩萨和阿修罗天等,巨大的佛、菩萨、护法像列于一堂,造成了窟内庄严和神秘的气氛。四壁上方雕千佛、佛传及本生故事等,保存比较完整的有窟顶东坡的"宫中娱乐"及西坡的"旃檀摩提舍身饲虎"。窟内造像中的佛、菩萨以半圆雕为主,佛传、本生故事等则采用浮雕形式。造像特点是,佛面相圆润,体魄雄健;菩萨清俊秀美,虔诚含蓄,无论其服饰或气质,都具有明显的汉民族传统造像艺术风格。

唐代石窟是北石窟寺开龛造像最兴盛的时期,窟龛多达 211个,占全部窟龛三分之二以上。除了修凿少数大型洞窟外,绝大部分为方形或长方形浅龛。比较有代表性的窟龛是现编222、32、263等窟。

222窟为覆斗式顶,长方形窟,高6.10米,宽6.48米,深8.40米。窟内东壁正壁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佛高4.05米,比例匀称,庄重质朴,雕刻技艺纯熟,为盛唐时期作品。南北二壁满开佛龛,计约60余个,龛内多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一佛二菩萨像,造型小巧玲珑,生动活泼,尤其是对肌肉和服饰表现得质感很强,堪称北石窟寺唐代造像中的上乘之作。32窟平面为不规则的长方形,东壁长方形大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像,其余各壁均开佛龛。据东壁龛内南侧阴刻铭文,知该窟开凿于唐武则天如意元年(692)。造像虽已断头残臂,但身躯优美,衣纹流畅,雕刻技艺高超,尤其是力士的肌肤,雕作不仅健美丰满,而且富有弹性,反映了唐代工匠们功力之深。263窟平面近方形、平顶。窟内东壁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南北二壁各雕三佛。除东壁造像保存完整外,南北二壁造像已毁或风化。窟内造像不仅造型准确,线条优美,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和精神状态,如佛的庄重,菩萨的虔诚和弟子的温顺,都被刻划得维妙维肖。

165窟外景

北石窟寺与平凉泾川南石窟寺同时开凿,现存窟龛二百九十六个,石雕造像二千一百二十六身,碑碣八通,壁画六十九.七平方米,题记一百五十方。而165窟是北石窟寺最大的一个洞窟,也是最为精美的洞窟。

165窟,为北魏时开凿,是北石窟寺的第一座石窟。它是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在永平二年(西元五○九年)开凿的。这座窟坐东面西,一走进洞窟,我们就被其规模所震撼。八米高的佛像,站在一米多高的祭台上,与殿堂中朝拜的信徒,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让我们这些平凡众生,感到生命是如何的渺小。

165窟居于主窟群中部,高十四.五米,宽二十一.七米,深十五.七米,面积达三百四十多平方米。施工的工匠们打破了当时流行的中心塔柱式石窟造型,大胆采用了拱形支撑和三角形稳定等原理,开凿了一个平面呈长方形的佛殿式的石窟。这种造型的石窟,让来此朝拜的信徒们,从内心产生一种“佛法无边”。

令人赞叹的是那些高大的佛像。165窟内正壁和左右壁雕凿八米高的七尊立佛。这七尊佛像面相方圆,嘴唇厚重,两耳垂肩,体魄雄健,带著北方少数民族气质特征。而在前壁两边雕凿有五.八米高的两身交脚菩萨;同时佛与佛之间还雕凿有四米高的胁侍菩萨十身;窟门内南北两侧雕凿有三.○五米高的乘象菩萨和三.一米高的三头四臂阿修罗天造像,所有的造像无不表现出北魏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特色。

七佛中的五身佛像

另,222窟的佛像被人们认为是武则天化身。这是一个典型的盛唐洞窟,佛高四.○五米,尽管它也是佛的样子,但头像能给人强烈的世俗感觉。这尊佛像五官轮廓分明,与其他盛唐佛像有著区别。有关专家考察后认为佛像∶“面相圆润,细眉大眼”,显然这是当时人们依照著某位活著的女性所做的雕像。

专家们认为,222洞窟是盛唐时期开凿的,从历史记载来看,武则天当政时期,曾经在全国掀起一个大造佛寺的高潮。如果这尊佛像是依照某位女性雕凿的,那只能是武则天。整个中国历史上被雕成佛像的帝王并不是很多;而一般老百姓根本不会有这种资格;能称得上“细眉大眼”女性模样的帝王,只有武则天一人而已。基于这些,有人认为这尊佛像很大可能就依照武则天模样雕凿的,也就是武则天的化身。

七尊佛像背后的谜团

有关专家说,建立北魏的鲜卑族拓跋部,最初活动于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过著游牧生活。西晋末年,拓跋部分为三部。西元三○七年,猗卢统摄三部,控弦骑士四十馀万。猗卢因帮助西晋抗击刘聪、石勒,被晋封为代王。西元三一六年,猗卢被杀。从此,拓跋部落四散,又陷于纷乱之中。西元三三八年,什翼犍即代王位。拓跋部“始置百官,分掌众职”,国家机构逐步完备,什翼犍频繁地进行大规模的掠夺战争,虏掠数以百万计的牲畜和人口。西元三七六年,苻坚征服了拓跋部。什翼犍被杀,部落离散,馀众被分为二部。西元三八六年(魏登国元年),什翼犍之孙拓跋乘前秦瓦解之际,在盛乐称代王,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创建北石窟寺的奚康生北魏宣武帝时期的一名武将,能征善战。十几岁开始投身军队,东征西杀,由一名中下级军官,逐渐升到了封疆大吏,甚至成为北魏王朝的“救火队”,哪里有危机就被调到哪里。他担任泾州刺史的原因也是,泾州爆发了僧侣叛乱,地方部队不能控制局面,朝廷只好将奚康生调来。奚康生在泾州平定了沙门刘慧汪叛乱后,为了安定民心,巩固北魏王朝的统治政权,创建了北石窟寺和泾川的南石窟寺。

无论奚康生当初开窟建寺的动机如何,但从这些洞窟的修建背后,我们能感觉出当时百姓崇拜佛教的虔诚之心。南北石窟的开凿,给我们见证了北魏时期陇东黄土高原上的佛教信仰,也从一个侧面给我们展示了庆阳的黄土文化。

整个北石窟寺背靠董志原西侧的覆钟山,面临蒲河水,西来的茹河在窟前汇入蒲河向南流去。蒲河的西岸是镇原县的居士沟,沟南有鸡头山,沟北是大坡山,为北石窟的天然屏障,这是一个非常适合修行的地方。那么为什么人们非要在165窟修建七佛呢?

关于七佛来历是这样的,即佛祖释迦牟尼之前就有成佛的圣者。其前六代的佛名依次为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逊佛拘那含佛迦叶佛,连同释迦牟尼佛共七佛。

七佛图和七佛造像题材,全国早期开凿的其他石窟也有实例,然而完整意义上的七佛窟和七佛造像,唯北石窟寺最早、最宏伟、最有代表性,为以后七佛窟的兴建开创了先例。

在北朝的石窟造像中,七佛为常见的题材,特别是甘肃陇东的南、北石窟寺和陇南的天水麦积山中,七佛的造像非常普遍。

整个十六国、北朝时期,人们都喜欢塑造七佛。佛教认为,一世一劫只有一佛出世教化众生。所以,七佛就代表著七世。有人认为,七佛的流行包含著当时社会上对祖先的追溯。而在佛教中认为,“七佛天中天,照明于世间”。佛经中的七佛,不但能“宣说法教”,“照明于世间”,礼拜七佛还能解除众生的一切生死痛苦。

七佛为北魏先祖

在北魏时,全国各地都兴起了一股开凿洞窟的热潮,这中间自然少不了帝王将相。在北石窟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对七佛石造像的来历,还存有另外一种说法。

不论是南石窟寺,还是北石窟寺,其主体雕像都是七佛,这固然是当时社会的流行,但是里面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有专家认为,奚康生作为一个地方官吏,所有的重大行动都是经过中央政府批准或者授意的。泾州作为北魏宣武帝胡太后的家乡,人们自然要照顾几分,而这位胡太后在中国历史上以崇信佛教而出名,显然奚康生修建石窟得到了胡太后的默许或者支持。否则,一个地方官吏不可能动用如此大的财力来进行石窟寺的修建。

早在北魏初期,人们修建云冈石窟时,佛像就是按照北魏皇帝的几位祖先面貌雕凿的。还有人欲盖弥彰说“非是拜皇帝,乃礼佛而。”

北魏从道武帝拓跋到宣武帝元恪正好七位皇帝,奚康生秉“皇帝即当今如来”之旨意,为北魏七个正式皇帝大造七佛,一则歌颂佛教历史,加强佛教正统思想的传播;二则讨好朝廷,歌颂皇帝功德,安抚民众,巩固北魏统治政权。

因此南北石窟寺的七佛,有可能就是按照北魏皇帝及其六位祖先的模样雕刻,这里其实就是,北魏皇室的家庙。

相关视频

美丽北石窟寺

甘肃北石窟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