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刺苞果属(植物)

原图链接刺苞果属

刺苞果属(学名:Acanthospermum Schrank.),菊科,约有3种,产美洲,其中刺苞菊A. australe (L.) Kuntze 在云南已归化呈野生状态。一年生草木;叶对生,近全缘或具缺刻;头状花序小,单生叶腋;总苞片2层,外层5-6枚,草质,椭圆形至卵形,内层苞片较大,具刺,花序托凸起,有托片;缘花舌状,雌性,结实,舌瓣小,黄色,盘花管状,不育;瘦果藏于增厚变硬、具刺的内层苞片中。

  • 中文名刺苞果属
  • 拉丁学名Acanthospermum Schrank.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合瓣花亚纲
  • 目桔梗目
  • 科菊科
  • 亚 科管状花亚科
  • 族向日葵族
  • 属刺苞果属

目录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多分枝,被柔毛或糙毛。叶对生,有锯齿或稍尖裂。头状花序小,单生于两叉分枝的顶端或腋生,有短花序梗或近无花序梗,有异形小花,放射状,周围有1层结果实的雌花,中央有不结果实的两性花。总苞钟状;总苞片2层,外层5个,扁平,革质,内层5-6个,基部紧密包裹雌花,开放后膨大,上部包围瘦果。花托小,稍凸,托片膜质,折叠,包围两性花。雌花花冠舌状,舌片小,淡黄色,上端三齿裂;花柱两裂;两性花花冠管状,黄色,上部钟状,有5浅裂片。花药基部截形,全缘。花柱不裂。瘦果长圆形,中部以上宽,藏于扩大变硬的内层总苞片中,外面具倒刺,有时具1-3硬刺。无冠毛。

产地生境

该属约有3种,分布于美洲南部。中国有1外来的驯化种。生于海拔350-1900米平坡及河边沟旁。

下级物种

刺苞果 Acanthospermum australe (L.) Kuntze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瘦果具钩状刺,钩附于在动物身体上传播。

物种危害

一般性杂草。在幼龄果园、橡胶园及秋收作物(玉米及谷子)田中危害,但发生量小。成为云南南部的一种常见杂草,在果园、橡胶园、苗圃及农田中产生一定危害,入侵自然生态系统后,由于缺乏制约因素,数量不断增加。

防治方法

化学防除:可使用丙炔氟草胺。丙炔氟草胺是苯基邻氨甲酰亚胺类除草剂,它和草铵膦预混后制成水溶颗粒剂。主要在果园和非耕地使用。

能快速可靠地清除陈年苗床和免耕田或者少耕田中的刺苞果。丙炔氟草胺可以象芽前使用治理难防除杂草一样帮助草甘膦和草铵膦快速可靠地清除陈年苗床。丙炔氟草胺和草甘膦或草铵膦混用可以控制陈年苗床、免耕田和少耕田的冬季刺苞果

丙炔氟草胺可以作为陈年苗床清理的一部分在播前或芽前处理,也可以作为棉花田储备的一个良好选择。在秋天施用的丙炔氟草胺甚至可以控制来年春天的刺苞果。它提供了灵活的施用选择。

丙炔氟草胺可以对草甘膦芽后施用难以控制的杂草进行旱季控制。它可以提供对草甘膦经常难以控制的越来越难以防除的刺苞果的可靠治理。 施用丙炔氟草胺后,下茬作物可以选择栽种诸如玉米、小麦、大麦、高粱、苜蓿干菜豆甚至甜菜等作物。丙炔氟草胺它的低水溶性、快速降解和低施用量保证了对环境安全,对地下水无污染[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