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鍾
劉鍾(377年—419年),字世之,彭城郡彭城縣人[1] ,東晉將領。
- 歷任鎮北參軍督護、彭城郡主簿、振武將軍、廣川太守、寧朔將軍、給事中、右衛將軍等。
- 先後隨劉裕討伐孫恩、桓玄、盧循、劉毅,征討廣固,平滅西蜀,北伐後秦。
- 元熙元年(419年),劉鍾去世,享年四十三歲。
- ==基本信息 ==
姓名 劉鍾
|
字號 字世之
|
官職 鎮北參軍督護、彭城郡主簿、振武將軍、廣川太守、寧朔將軍、給事中、右衛將軍等
|
民族 漢族
|
出生地 彭城郡彭城縣人
|
出生時間 377年
|
去世時間 419年
|
所處時代 東晉
|
主要成就 先後隨劉裕討伐孫恩、桓玄、盧循、劉毅,征討廣固,平滅西蜀,北伐後秦
|
目錄
人物生平
幼有志氣
- 劉鍾父母早逝,很小的時候便成了一名孤兒,依靠同鄉中山太守劉固(《南史》作劉回),住在他家中。劉鍾自幼就有志氣,常因地位貧賤而感慨奮發。
- 隆安四年(400年),劉裕率軍討伐在會稽作亂的孫恩,採納劉鐘的建議從餘姚、浹口進攻句章、海鹽、婁縣。劉鍾每次都能沖入敵營挫敗敵軍,常有戰功。任劉牢之鎮北參軍督護。劉裕每次有軍務,劉鍾總是不怕困難、繁重,一心一意地盡力操辦,深受劉裕的喜愛和信任。 [2]
討叛平亂
- 劉裕將要起兵討伐桓玄,下文書任命劉鍾為彭城郡主簿。第二天,劉鍾隨從劉裕進入京城建康(今江蘇南京),準備向建康進軍。劉裕下令說,如果彭城沛縣同鄉參加起義的人,都可歸劉鍾率領。於是把他們編成隊,稱為「義隊」,經常放在身邊,連續作戰都取得勝利。第二天,桓謙屯駐在東陵,卞范之屯駐在覆舟山西面。劉裕估計敵軍會有伏兵,回顧身邊將士時,正看到劉鍾,對他說:「這山下必定有伏兵,你可率領部下去略加攻擊。」劉裕剛說完,劉鍾立刻馳往山下,果然發現數百名伏兵,在劉鍾攻擊下全都逃走。桓玄潰敗向西逃奔,當天夜晚,劉裕住在桓謙原先的營房,派劉鍾住在東府據守,改任他為鎮軍參軍督護。
- 桓歆侵犯歷陽,劉裕派遣劉鍾輔助豫州刺史魏詠之討伐他,桓歆即時奔逃。朝廷授任劉鍾為南齊國內史,封安丘縣五等侯。劉鍾向朝廷陳述自己家中情況,改葬祖父、父親及親屬等十人的棺柩,劉裕以財物相贈,很是豐厚。改任車騎長史,兼行參軍。司馬叔璠與彭城劉諡、劉懷玉等人從蕃城進攻鄒山,魯郡太守徐邕失守城邑,劉鍾率領軍隊討伐,平定了這一叛亂。[3]
擊敗叛軍
- 義熙五年(409年),劉鍾隨從征討廣固。孟龍符陣亡時,劉鍾率領親兵直入敵陣,將盂龍符的屍體奪回,然後返回。朝廷授任他為振武將軍、中兵參軍,代孟龍符領廣川太守。
- 義熙六年(410年),廣州刺史盧循造反進逼建康,徐赤軍的部隊不聽調度,在長江南岸戰敗。劉鍾率領部下據營柵拒戰,身受重傷,但叛軍不能攻入。盧循南逃,劉鍾與輔國將軍王仲德隨後追擊。盧循先前留下另一支部隊的將領范崇民,以精銳部隊和大型戰船據守南陵,在夾屯兩岸都屯駐着叛軍。劉鍾親自前往偵察時,正逢下霧,叛軍用鐵鈎鈎住劉鍾所乘的小船,於是他率領手下反攻叛軍船隻的艙門,叛軍趕快關門拒守,劉鍾就從容不迫地返回。同王仲德進攻范崇民時,范崇民敗逃,劉鍾追擊一百里,燒毀他的船隻車馬。義熙七年(411年),隨同劉藩追擊盧循部將徐道覆,在始興將徐道覆斬首。 劉鍾因功補任太尉行參軍、寧朔將軍、下邳太守。代孟懷玉領石頭戍事。[4]
攻滅西蜀
- 義熙八年(412年)九月二十二日,劉裕率軍討伐叛逆的劉毅,劉鍾率領部隊為王鎮惡後繼。劉裕的參軍王鎮惡攻陷江陵,劉毅自殺。
- 義熙九年(413年),劉鍾隨同朱齡石討伐西蜀,擔任前鋒。劉鍾等途經外水,直到義熙十年(414年)六月,抵達彭模,離西蜀都城成都二百里。西蜀冠軍征討督護譙亢等人在兩岸建立相連的營寨,望樓高聳,柵欄重重,號稱有三萬軍隊。劉鍾這時腳病不能行走,朱齡石就到劉鍾處商議說:「目前天氣炎熱,可是賊寇整肅軍隊,憑險固守,進攻不一定能取勝,只是增加我軍的疲睏。料他們人心恐慌,一定不會長期穩定,我想養精蓄銳,暫停進兵,窺伺可乘之機。只有等敵兵有隙可乘,事情才能成功。然而關於兩軍交戰時如何決策,劉公本來對你就有所付託,你的意見認為怎麼辦?」劉鍾說:「不是這樣。先前故意對外宣揚,說是大部隊向內水前進,因此譙道福不敢捨棄涪城。如今我們重兵突然來到,出於敵寇意料之外,蜀地的人已經嚇破膽了。賊兵如今守住險要來阻擋我軍,這是他們心懷畏懼而不敢出戰,並不意味着他們能持久堅守。我軍乘他們恐懼騷動,盡出精兵銳卒進攻,這種形勢一定能攻克,再擊鼓前進,成都就一定守不住了。現在如果延緩進兵來相互對峙,那麼他們將得知真實情況,涪城賊兵一下子來到,與譙亢合力對抗我軍。那時,他們人心既能安定,良將又已聚集,而我軍求戰不得,軍糧無處取用,就要成為西蜀小子的俘虜了。」朱齡石聽從了劉鐘的意見,第二天就發動進攻,攻陷賊寇的兩座城,斬殺其大將侯輝、譙說,一直順利地平定成都,攻滅西蜀。[5]
- 劉鍾因從征廣固有功,被封為永新縣男,食邑五百戶。升任給事中、太尉參軍事、龍驤將軍、高陽內史,領石頭戍事。 [6]
封賜去世
- 義熙十一年(415年),正月,荊州刺史司馬休之、雍州刺史魯宗之都率兵暗自背叛劉裕,劉裕於是率軍討伐司馬休之等人,前軍將軍劉道憐留下劉鍾來鎮守東府,管領駐兵。冶亭一群盜匪有數百人,乘夜襲擊劉鍾營壘,劉鍾率兵抵禦,打敗了盜匪。當時大軍在外征討,京城地區擾亂驚慌,劉鍾因不能鎮撫遏止,降號為建威將軍。他因平蜀有功,應當封四百戶男爵,由於他先前已有封爵,於是減少封戶來賜給他的次子劉敬順為高昌縣男,食邑一百戶。不久,又恢複本號龍驤將軍。
- 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北伐後秦,又留下劉鍾鎮守京都,增加了他的兵力,並且命他在軍府設置佐史。荊州刺史劉道憐向劉裕進獻名馬三匹,配有精美華麗的鞍轡,劉裕都把它賜給劉鐘的三個兒子。
- 義熙十四年(418年),劉鍾升任為右衛將軍,並依舊擔任龍驤將軍之職。
- 元熙元年(419年),劉鍾去世,享年四十三歲。[7]
人物評價
史籍記載
參考資料
- ↑ 《宋書·卷四十九·列傳第九》:劉鍾,字世之,彭城彭城人也。
- ↑ 《宋書·卷四十九·列傳第九》:隆安四年,高祖伐孫恩,鍾願從餘姚、浹口攻句章、海鹽、婁縣,皆摧堅陷陣,每有戰功。為劉牢之鎮北參軍督護。高祖每有戎事,鐘不辭艱劇,專心盡力,甚見愛信。
- ↑ 《宋書·卷四十九·列傳第九》:桓歆寇歷陽,遣鍾助豫州刺史魏詠之討之,歆即奔迸。除南齊國內史,封安丘縣五等侯。自陳情事,改葬父祖及親屬十喪,高祖厚加資給。轉車騎長史,兼行參軍。司馬叔璠與彭城劉諡、劉懷玉等自蕃城攻鄒山,魯郡太守徐邕失守,鍾率軍討平之。
- ↑ 《宋書·卷四十九·列傳第九》:盧循逼京邑,徐赤軍違處分,敗於南岸。鍾率麾下距柵,身被重創,賊不得入。循南走,鍾與輔國將軍王仲德追之。循先留別帥范崇民以精兵高艦據南陵,夾屯兩岸。鍾自行覘賊,天霧,賊鈎得其舸;鍾因率左右攻艦戶,賊遽閉戶距之,鍾乃徐還。與仲德攻崇民,崇民敗走。鍾追討百里,燒其船乘。又隨劉藩追徐道覆於始興,斬之。補太尉行參軍、寧朔將軍、下邳太守。代孟懷玉領石頭戍事。
- ↑ 《宋書·卷四十九·列傳第九》:高祖討劉毅,鍾率軍繼王鎮惡。江陵平定,仍隨朱齡石伐蜀,為前鋒,由外水,至於彭城模,去成都二百里。偽冠軍征討督護譙亢等兩岸連營,層樓重柵,眾號三萬。鍾於時腳疾不能行,齡石乃詣鍾謀曰:「今天時盛熱,而賊嚴兵固險,攻之未必可拔,只增疲睏。計其人情恇撓,必不久安,且欲養銳息兵,以伺其隙;隙而乘之,乃可捷事。然決機兩陳,公本有所委,卿意謂何?」鍾曰:「不然。前揚聲言大眾向內水,譙道福不敢舍涪城。今重軍卒至,出其不意,蜀人已破膽矣。賊今阻兵守險,是其懼不敢戰,非能持久堅守也。因其凶懼,盡銳攻之,其勢必克。鼓行而進,成都必不能守矣。今若緩兵相守,彼將知人虛實,涪軍忽並來力距我,人情既安,良將又集,此求戰不獲,軍食無資,當為蜀子虜耳。」齡石從之。明日進攻,陷其二城,斬其大將侯輝、譙詵,逕平成都。
- ↑ 《宋書·卷四十九·列傳第九》:以廣固功,封永新縣男,食邑五百戶。遷給事中、太尉參軍事、龍驤將軍、高陽內史,領石頭戍事。
- ↑ 《宋書·卷四十九·列傳第九》:元熙元年卒,時年四十三。
- ↑ 8.0 8.1 《宋書·卷四十九·列傳第九》.國學導航.2014-01-23
- ↑ 9.0 9.1 《南史·卷十七·列傳第七》.國學導航.201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