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的綠色(阿元)
作品欣賞
軍隊的綠色
拙著《兵心如虹》,全文共九部,主人翁由9個不同時期的人物組成,他們中有紅軍時期投奔革命,在我黨我軍發動錯誤的「肅反」運動時,不惜以自己的死換戰友生的唐明忠;有反映現役軍人真實情感,生存狀態及揭示他們的疆場不止在戰場和陣地,還包括他們身後的社會與家庭,軍人比社會的男人承受着更多壓力的張愛軍;有在國家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急劇變革,傳統的觀念和價值道德體系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顛覆時,固執地堅守着自己軍工倉庫的軍工後代劉國強;有只是基層小鄉長,為「減負」有意請媒體反映一方百姓真實生存情況而不惜「惹禍上身」,在獲悉自己患肝癌晚期「來日無多」時,以病體作最後一搏——「為民請命,至死方休」泣血上告中央高層廢千年皇糧國稅,反哺於民讓利與民的田學明;有在部隊僅為一士官飼養員,面對相親時自己愛上的絕症女孩,不放棄不拋棄不須回執的衛國退伍兵;有剛正不阿,赤心報國,視死如歸,捨生取義後,連東洋敵寇也高山仰止,視為勇武軍人楷模的國軍某部海翔軍長……
9部文字構成的《兵心如虹》,其實構就的是如虹的兵心,構就的是他們的忠貞信仰。這些文字所記錄的人生經歷、心路歷程,彰顯了理想和信仰的力量。從這些足跡中,我們品味理想、信念、愛情、奉獻、犧牲這些字眼時,是那樣具體、形象和厚重。理想和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讓一個人挑戰自我,讓一支軍隊攻無不克,讓一個民族堅強站立,永不言棄!
之所以要寫作這部書稿,是基於一種憂慮!
如今,中國社會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毋庸諱言,經濟的繁榮和物質的豐富未能有效填補有些人思想上的空虛和精神上的失落,包括我們被譽為「共和國鋼鐵長城」的軍隊。 出一成都」的省會城市,一路走來,一路寫來——因記者與作家的特殊職業使然,我發現雖然部隊的工資一漲再漲,但隨之而來的,是一些不良風氣也在軍營逐漸形成。權權關係、權錢關係、權色關係、油水關係、老鄉關係等等,不一而足。
而上述諸種,共識不止一二人引以為是。於是,有人驚呼:鋼鐵長城正在生鏽!人民軍隊正在變質!軍隊的綠色正在蛻變!
而這,無疑值得人反思、警惕,進而尋治。
曾起何時,我們還在說——
綠色,生命的顏色。猶如一顆小草,只要有陽光和雨露,它就要發芽生長,無論環境多麼惡劣,都會努力地把根伸向遠方。
綠色,健康的顏色。好比一袋拒絕污染的食品,一劑呵護眼睛的良藥,一部百看不厭的,它的顏色就是健康的象徵。
綠色,春天的顏色。敢於用生命的熱量溶化冰雪,用心靈去喚醒春雷和沉睡的大地,然後把神州染成一道醉人的風景。
綠色,奉獻的顏色,不慕大紅大紫,不攀榮華富貴,願做一片綠葉,把美麗的花朵高高地擎起,把多彩的世界精心妝扮。
綠色,希望的顏色。在荒蕪的戈壁沙灘,在蒼茫的林海雪原,軍人把綠色種子植入心田,讓它長成一種對春天的思念,對和平的嚮往。
當下「綠色」,因何變色?這一切均緣於對追求的偏失,對信仰的缺失。
就我們的軍人來說,我一直認為,軍人軍人首要寫好「人」字,不要讓它傾斜或倒下,也實屬不易。「人」字雖只有一撇一捺,筆畫簡單,但這一撇一捺必須配合恰當,必須是直立的。人是有脊樑的。「山無脊樑要塌方,虎無脊樑莫稱王;人無脊樑莫做人,做個飯袋裝米糧------」這脊樑一方面指做人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要做光明正大的人,要做被別人瞧得起不受輕視的人。這就是說,你要有人格的魅力,要有頂天立地的做人骨氣。另一方面,這骨氣應該是用知識武裝起來的智慧脊樑。「空袋難以直立」,只有你腦袋「富」了,你的人格魅力才有了直立的基礎。同時,要想寫好「人」字,還要注意「人」字一筆長一筆短,這說明每個人都有長處,也都有短處。我們要善於揚長避短,勇於揚長揭短,敢於解剖自我,從而使自我更加完善。
一直以來,我對真正軍人的定位就是:忠誠、勇敢、剛毅、堅強;有道德、有愛心、有文才、有信仰。
故此,也一直執拗地認為,真正的軍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漢。而男子漢和男子是不同的。男子漢是煉成的,男子是生成的。男子漢是經過挑選和磨礪的,男子則包括所有的男人。男子漢是慷慨的,必要時寧願犧牲自己的青春和寶貴的生命。男子漢的優越感來自對自身力量和意志的確信。
進而論之,一支由真正軍人、真正男子漢組成的群體——我們的人民軍隊,是一隻雄鷹。目光是永不收回的利劍,豺狼是他的目標,戰鬥是他們永遠的姿勢。它飛翔在哪裡,哪裡便有安寧。
這樣的軍隊是星星。沒有太陽般明亮,沒有月亮般溫柔,沒有朝霞般的絢麗,沒有白雲般的浪漫,沒有海洋般富有。但在大地的每一個可去的角落裡,都會無怨無悔地奉獻他們的那份光和熱。
這樣的軍隊是一首歌。每一個鏗鏘的步伐都激情滿懷,青春是他們的主題曲。生命里,忠誠是譜寫在祖國大地琴弦上的美妙音符。總在祖國最需要他們的時候奏出動人的樂章。
何以重提信仰的追尋?那是因為當下的中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而社會轉型期的中信仰,是一種精神紐帶,是一個組織或階層、一個社會或國家的成員團結奮進的精神基礎和精神動力。從哲學的視角來看,信仰作為人類歷史上一種普遍存在的精神現象,是人類建構自我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是關乎世界與人生終極意義的選擇和持有。有人曾發出這樣的叩問:什麼時候,我們對金錢崇拜,對財富炫耀,從抑制、批判、抵抗,演變成麻木、默然、包容,進而轉換為附和、嚮往、張揚?什麼時候,我們在多樣化、世俗化、市場化的現代話語中,將利己主義、享樂主義日常化、合理化?對金錢和享樂的嚮往,正侵蝕着社會良知,扭曲着人們的主流價值觀和信仰。
歷史已經證明,信仰一旦失去,社會將失去凝聚力,失去前進的動力。可以說,今天中國社會生活中所出現的諸多問題,都與信仰缺失有關。一個健康的社會需要理想、需要榜樣、需要誠信、需要信仰。一個人如果沒有明確的信仰,就會在混沌的生存狀態中失去自我;而一個國家或民族如果沒有信仰作支撐,是無法實現真正復興和繁榮的。我們已經走出了物質貧困的年代,我們不能再走進精神貧困的年代。今後一百年或更長一段時間,應該是中國人信仰和精神重建和光復的過程。這是當代中國人最高的精神訴求,也是當今社會緊迫的時代課題。
信仰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核。詩人惠特曼說:沒有信仰,就沒有名副其實的品行;沒有信仰,就沒有名符其實的國土。今天的物質條件已極大豐盈,但如果沒有同樣堅定的信仰作支撐,我們前行的力量將會變弱。對一個民族來說,沒有精神家園的崛起,不會是真的崛起。
作者簡介
阿元,散文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