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內畫壺清朝末年發展起來的一種中國工藝品,最開始只是為了裝飾鼻煙壺,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工藝。一般用半透明料器製造的鼻煙壺,也有高級的用水晶、瑪瑙、翡翠等製作的,壺體一般採用扁平的,以便有兩個平面做畫,用一種特製的小竹筆,從壺口伸入,倒着在瓶子裡做畫,因此需要非常高超的技藝,在做畫以前還需要用鐵砂在壺中搖動,使內部表面變成毛玻璃狀,工藝複雜,完全用手工製造,原則上各種繪畫方法都可以使用,但一般都是中國畫。以前西方人根本不相信是直接畫的,但現在工藝已經公開,製作場所可以參觀,立即成為世界著名的工藝品,為了適應各種欣賞習慣,現在也有在內畫壺中繪製油畫的。

內畫壺的起源可以追塑到清乾隆年間,當時的鼻煙壺用玻璃水晶製成,太光滑,即使用特製的小竹筆進行內畫,仍常常打滑,所以當時的圖案花紋都比較簡單[1]。但其主要發展是在清末時期,材質也有了玉器、陶瓷金屬等多種類型。在內畫鼻煙壺的發展過程中,主要有京、魯、冀三大內畫流派。而每一派都有其主要代表性人物,在清末的「內畫名家」中最著名的也最有藝術成就的為:馬少宣、葉仲三、周樂元這三人,人稱「登堂入室馬少宣,雅俗共賞葉仲三,陽春白雪周樂元」。

到了近代,內畫壺有了更足的發展空間,並衍生了一門獨特的藝術門類-內畫藝術,當代內畫屆的泰斗張廣慶大師就代表中國參加了1982年世博會[1],那是中國1949年建國以來首次參加世博會-萬國博覽會:當代名家有:李克昌張廣慶王習三

目錄

工藝特點

清朝時人們已經知道要將玻璃打毛必須用硬度大於玻璃的東西來進行,於是就用水做潤滑劑,往瓶體內摻進鐵砂、金砂這些具有一定硬度的東西,用搖晃的方法把小玻璃瓶的內壁磨成毛玻璃狀,只有這樣才能將色彩敷到玻璃上,這一工藝被形象稱地為「涮里」。內畫藝術有四大流派「京、冀、魯、粵」[2],起源於乾隆年間的京派現在是「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在內畫壺中作畫,描繪出來的無論是書法還是圖畫,是人物還是山水都要符合人類左右兩眼的視物習慣,所以在壺坯的內壁作畫,用的是反向作畫的手法。鼻煙壺當然也有瓷胎的,但那就不再是內畫壺而是外畫了,所以瓷鼻煙壺的繪畫手法不是反向作畫。

在瓶的內壁繪畫需要用一種很小的勾筆,筆端仍然是狼毫,狼毫在澀澀的毛玻璃壁上繪畫,就像在宣紙上一樣着色穩定。在這種大方向確定以後,各種流派和風格的大師以及作品便自皇宮至民間湧現出來。

內畫的題材從簡單的裝飾圖案開始,慢慢發展到山水、人物、花鳥,進而在圖畫中插入具有故事情節的傳說神話,在繪畫技藝成熟之後,又進一步借鑑國畫藝術,給每幅作品加上題款、印章,使得內畫壺越來越具有欣賞性,也使得這件小器有了高雅的藝術品位,而俗文化藉此承襲了雅文化的血脈。

將中國文化精髓中書法與繪畫之雅移植於內畫壺後,嘉慶年間,這種地道的舶來品便滿載着中國藝術元素走上國際政治舞台,被做為國與國之間禮尚往來時的最珍貴禮物。

視頻

內畫壺 相關視頻

電腦繪製的內畫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