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周朝諸侯國之蔡國
 

分封君主 :不詳

國 都 :共邑

建立時間 :公元前1046年

建國之君 :不詳

亡國之君 :不詳

滅亡時間 :公元前660年

史書記載史記春秋左氏傳

古代有兩個共國,商代共國、周代共國,地址不同。

商代共國故址在今甘肅省涇川縣,後為周文王所滅;

西周封王室成員共伯於共國(今河南輝縣),伯爵。春秋時,共國被衛國所滅。

共國,又謂同治國事。[1]唐方干 《途中逢孫輅因得李頻消息》詩:「正憶同袍者,堪逢共國人。」

目錄

周朝共國

共國歸周后,被封在今河南省輝縣市,伯爵,稱共伯。西周時,周人暴動,推翻周厲王共伯和被擁立為王,代行天子事十四年後,歸政於周宣王,共伯和回到共國。

春秋初期(前722年),鄭國發生內亂,鄭莊公之弟共叔段被迫逃到共[2]

約前660年左右為鄰國衛國所滅。

國名來源

共國的得名,同共山共水共工氏有關。

輝縣市遠古時期為共工氏部族居地。夏屬冀州之域,殷商系畿內地,周稱凡國、共國。

經實地堪察,共國故城坐落在共山南麓,東沿東石河,西臨百泉河,南望平原沃野,位於今輝縣市市區一帶。

共伯和的三個不同尋常

共伯和開創了中國歷史準確紀年的新紀元

共伯和代行王政之前,中國歷史處於傳說時代,其時間脈絡、重大事件、帝王更替都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準確性非常差。

現在所知道的共伯和代行王政之前的歷史,大都是通過文物考古證實的,沒有文獻所據。而共伯和代行王政的第一年,即公元前841年,史稱「共和元年」,從這一年開始,史官開始做編年體記錄,使中國從此之後的歷史脈絡清晰,記載翔實,直到如今,沒再間斷。因此。共伯和代行王政之事,不僅在當時是轟動天下的一件大事,而且到如今也仍然是一件有重大意義的歷史事件[3]

首創了「共和制」的政治制度

共伯和之前,王位的產生,是由原部落聯盟首領提出,各部落首領同意產生。這種政治制度叫做「禪讓制」。後來到了夏朝,禹的兒子啟廢除了禪讓制,變成了「傳子」(世襲)制度,即「王位世襲制」(這種制度在封建社會中一直延續)。一直到周代,周厲王被驅逐後,共伯和由各諸侯直接選舉來代行王政,這情況是有別於「禪讓制」和「王位世襲制」的王位產生制度,可以稱其為「共和制」,「採取這種制度的國家叫共和國」。(見《辭海共和制》)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去溯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名稱的由來具有了深遠的歷史意義[4]

通過共城遺址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美德

以全部城牆的長、寬、高計算,共用挖土和夯土量約250萬立方米。在當時,雖有青銅工具,但大量使用的仍然是木製和石制的工具。在築城過程中,除了挖土之外,還要運土、打夯、以及進行工具加工和修理等。據測算,在當時的勞動條件下,即使每天有成千上萬的奴隸參加築城勞動,也至少需要五六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這樣巨大的建築工程,不能不說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蹟。從築城技術來講,現存的城牆中,可見夯土層次分明,均衡勻稱,密集的夯杆窩痕有着很高的強度,既防潮又很堅固。這種夯土技術是我們祖先的傑出創造,古代人民的高度智慧通過築共城而顯現。

共國滅亡後,支庶子孫以國名為氏,形成共氏,後因避仇,又改為洪姓。這支洪姓的始祖為周文王

視頻

春秋戰國疆域變化

參考資料

  1. 《史記·燕召公世家》:「誠得賢士以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
  2. 《史記》:莊公元年,封弟段於京,號太叔。祭仲曰:「京大於國,非所以封庶也。」莊公曰:「武姜欲之,我弗敢奪也。」段至京,繕治甲兵,與其母武姜謀襲鄭。二十二年,段果襲鄭,武姜為內應。莊公發兵伐段,段走。伐京,京人畔段,段出走鄢。鄢潰,段出奔共。
  3. 《史記正義》引《魯連子》:「衛州共城縣本周共伯之國也。共伯名和,好行仁義,諸侯賢之。周厲王無道,國人作難,王奔於彘,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號曰『共和』元年。十四年,厲王死於彘,共伯使諸侯奉王子靖為宣王,而共伯復歸國於衛也。」
  4. 《呂氏春秋·開春》中說:「共伯和修其行,好賢仁,而海內皆以來為稽矣。周厲之難,天子曠絕,而天下皆來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