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兰亭镇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境内,东连越城区鉴湖镇,南濒诸暨市枫桥镇,西接漓渚镇福全镇,北傍越城区亭山乡,距城区17公里,绍大公路穿境而过。

截至2011年,兰亭镇域面积83平方公里,3.2万人,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绍大公路贯穿城镇南北,中有娄宫江与绍兴市区环城河相通,有"绍兴后花园"的美誉。[1]

目录

历史沿革

春秋时越王勾践植兰于此, 汉代时建有驿亭,因而得名。

夏、商、周至战国时,兰亭为古越人活动之地,越国王陵的发掘正充分说明兰亭悠久的历史。

今兰亭的里、外黄现自然村(行政村调整后为大庆村)为公元前19世纪古越先君无余的旧都,是兰亭镇境内最早的村落。

公元353年(永和九年),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邀友雅集修禊于此,曾作序《兰亭集序》,兰亭亦成为"书法圣地"。

1912年(民国元年),民国政府废绍兴府,原山阴、会稽两县,改为绍兴县。

1949年5月7日,绍兴解放。

1949年10月,绍兴城区设绍兴市(县级),设立漓渚区,解放乡即隶属于漓渚区(今漓渚镇)。

1980年10月调整为兰亭公社。

1983年7月改制为兰亭乡。

1991年底设立娄宫镇(原解放乡),在此期间均隶属于漓渚区。

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改为兰亭镇由娄宫镇、兰亭乡合并而成。至此兰亭镇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2017年7月2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撤销兰亭镇建制,其行政区域改由绍兴市柯桥区政府直辖。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兰亭镇辖兰亭村、金庄村、任家畈村、紫洪山村、阮港村、新陈村、里木栅村、谢家桥村、古筑村、联合村等2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

金庄村

兰亭镇金庄村,位于绍兴市西南面,毗邻福全镇,紧挨绍大线,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在2003年5月全县行政村规模调整中,由原来的西岸金、金家店自然村合并成为今天的金庄村。金庄村地域面积为1.0平方公里,总户数为406户,总人口1097人。现有耕地500余亩,河塘160亩。

金庄村建筑业领域人才济济,在外承揽几千万、上亿项目的工程的大有人在,起到了带动一方经济的领头羊作用。在村级实事工程建设方面,两委班子也做了一些积极有效的工作。

任家畈村

任家畈村现有农户813户,人口2197人,土地2400亩。任家畈村属于城镇功能综合区,村庄西面为兰亭工业园区,村庄距镇区与兰亭风景区都很近,居住区较为集中,呈南北向长条状发展,属于兰亭镇北面平原地区。村庄是在地形平坦、水网密布的平原地带逐渐发展起来的,村内有三条河道穿越。村庄南面有城镇道路形成"丁"字路0接于村庄入口处,向东联系镇区,向西联系兰亭工业园区,向南联系省道绍大公路,交通极为便利。

紫洪山村

紫洪山村坐落在兰亭镇的东南部,2002年由原紫洪、高湾、里郑,安山,下家坞五个行政村合并成现在的紫洪山村。全村有总农户451户,人口1302人;水田面积724亩、山林面积8293亩,其中竹林面积近5000亩,是一个山多田少人口密度不高的山区村。祖辈以来,由于资源薄弱,村民外出谋生经商,远赴海外境外及全国各地。因此,现在世界各地及国内各大城市都有我们紫洪山籍人士,是柯桥区的重点侨村。

阮港村

阮港村由原来阮一村、阮二村、阮三村、分水桥村和蔺家山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总户数662户,人口1922人,有耕地1375亩,山林面积5600亩。村内各项设施基本齐全,被列为全县新农村建设中心村,并取得了县级文化村、卫生村、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新陈村

新陈村境内群山叠峦,茂林秀竹,山林资源丰富,潺潺清泉汇入鉴湖水系,成为绍兴老酒的源头。新陈村属原陈村、殿岙、贾村调整合并而成。全村总户数468户,人口1428人,村域面积6.3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899亩,山林面积9535亩,毛竹山4705亩。山塘水库8只,其中万方以上水库6只。

里木栅村

里木栅村位于兰亭镇东南面,紧靠越城区鉴湖镇。全村村域面积5.3平方公里,共在10个村民小组,527户,1538人。先后被评为县级"文化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县级"卫生村"、"绿色生态村",县级"五好村党支部"、"村级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村",市级"五好村党支部"等荣誉。

谢家桥村

谢家桥村位于诸绍交界处,兰亭镇南端,距离柯桥城区26公里,北邻花街村,南与诸暨市岭头村交界,东接新陈村。村域面积6.61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630户村民,人口1751人,山林面积6300亩,耕地面积697亩。全村四面环山,31省道、绍诸高速线穿村而过,各主要城市车辆在此经过,交通十分便捷。全村盛产毛竹、笋干、茶叶、花卉,是一个以农为主,多业发展的新农村。

古筑村

古筑村位于兰亭镇西南部,全村人口1050人,村党支部、村委会先后被评为"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省级绿色生态村"、"县级'五好'党支部"、 "市级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兰亭村

兰亭村位于闻名中外的书法圣地--兰亭风景区旁,离绍兴市区12公里,兰亭镇政府3公里。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印山越国王陵、兰亭国家森林公园均在本辖区内,绍大线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由黄家坞、官庄、董坞、新桥、下灰灶5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农户571户,总人口1584人,区域面积达6.22平方公里,可称全镇之最。

联合村

联合村位于越城区西南约3公里,镇境东北部。全村地域面积1.23平方公里。村东北分别与福全镇陈家葑和峡山村接壤,西与兰亭镇任家畈村、娄宫村相连,南邻山下村,省道线绍大公路和娄宫江并行横贯村中,颇具江南水乡特色。50年代由殷家坞、华家、胡家塔、木栅桥等4个自然村联合,组成联合村,故名。辖10个村民小组。2004年,有村民580户,1617人,其中男性772人,女性845人。村民中以袁、严、金、沈姓为主。少数民族中有土家族1人,纳西族1人,壮族1人。

建国前属朱华乡。1949年5月,绍兴解放,1950年殷家坞、华家溇、胡家塔、木栅桥属胜利乡11村。1956年撤区并乡后属解放乡。农业合作化时期建立联合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属漓渚人民公社朱华管理区。1961年调整人民公社规模(划分小公社)以后属解放人民公社,建置为联合生产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后建置为联合村,至今不变。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后属兰亭镇,现村民委员会驻地在斑竹庵。

全村农田1076亩,山林面积120亩,20亩水田。200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71.11万元,人均收入8454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591人。1984年全村开始实行退休养老金制度和奖学金制。家家免费安装有线电视,自来水,户户使用液化气。

70年代末,联合村还是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1979年11月,创办首家企业--印染厂(即今绍兴第三印染厂)。1984~1986年,联合村以第三印染为依托,又先后创办联合包装印刷厂、胶鞋厂等。尔后,企业不断注重自身积累,增强实力,加速技改、扩大规模,1991年,主要工业生产能力为加工化纤布6000万米,产胶鞋200万双。第三印染厂在中国乡镇企业"十大百强"排列中,为第141名。1991年全村实现工业产值1.11亿元,成为绍兴县3个亿元村之一,在全国317个产值超5000万元村中位列第54。村里有集体存款1400多万元,是绍兴县首富村。

到2004年止,共砌河堪2500米,占全村总河道85%,6000米田间渠道已做成水泥渠道,田间公路、机耕路交叉成网。农机设备齐全,粮食亩产超吨粮,在保证粮食生产,优化粮食品种的前提下,加快了对农业的综合开发,有精养鱼、牛蛙、河蟹、还种植桃、桔等。

村境内建成水泥路总长12公里,连接省道线绍大公路。建有一个农贸市场、村有完全小学1所,另有幼儿园和成人学校。村里有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室,党团活动室,民兵之家等活动场所,供村民们开展各类健康的文娱活动,自1978年以来,村民新建别墅样板楼123幢,住宅房686间,计建筑面积89121平方米。1999年,全面清除露天粪坑,新建16只公共厕所。住宅中已安装程控电话630台。全村有小轿车105辆,小面包车10辆。1990年获市级文明村称号,1991年被定为绍兴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2004年被定为省、市、小康示范村。[2]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兰亭镇东连越城区鉴湖镇,南濒诸暨市枫桥镇,西接漓渚镇和福全镇,北傍越城区亭山乡,距城区17公里, 绍大公路穿境而过。

地形地貌

兰亭镇地形地貌多样,山地、平原、水网、湿地等均具有,环境优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境内山体属会稽山脉和仙霞岭山脉,南部低山、丘陵缓坡众多,山系间隙多分布着一批河谷,土质良好,属黄壤土,可为多种植物生长,海拔250米以下为茶、竹、杉、果、桑等人工植被;海拔250~500米,为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灌木类等自然植被,整体环境非常好;北部多为水网平原,土壤属水稻土类型。

气候特点

兰亭镇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温度16.4℃,年降水量1454.5毫升,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883.5小时,全年无霜期230天以上。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风暴、台风等灾难性天气时有发生。[3]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镇域内自然资源丰富,镇域总面积124275亩,计82.85平方公里。全镇生态山林和水网农田所占比例较大,是兰亭人赖以生存的基本农业资源,如镇域内竹笋、林产品丰富,以蔺家山优质品种示范点为中心的优高农业和旅游农业渐趋雏形;兰亭有丰富的水资源,有水库,也有水网,生态环境优越。

2001-2003年间,兰亭镇域耕地面积呈明显减少趋势,根据兰亭镇农办统计资料显示,其间耕地数量的减少主要由于乡镇企业用地和农户建房用地增加,但随着绍兴县耕地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对占用耕地行为的严格限制,现已基本达到耕地占补平衡。

水资源

镇域内水资源较为丰富,除百丈江、十字江、山下江、上窑江、下窑江、娄宫江等地表水源外,还含丰富的地下水,包括降雨渗入的和地表水补给的潜水,和潜水补给的承压地下水。兰亭镇镇区水体现为IV类水体,污染源呈线状扩散。山区地面大部分区域水质符合II类标准,大部分区域的主要指标满足地面水环境质量的I类水标准。

矿产资源

镇域内有铁矿、铜矿、多金属矿铅锌矿及瓷石矿、石灰岩、白云岩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灰灶头石灰矿在民国时已年产数万吨,除在本地销售外,还远销上虞、余姚等地。铁矿由漓铁公司已开采多年,其他矿产尚未进行正规开采。

人口民族

兰亭镇总人口3.2万,主要民族为汉族。[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兰亭镇现有中学(初中)1所、小学8所(其中漓铁完小属漓铁集团)、文化成人技校1所。中小幼各类代表性学校均达到省级示范学校水平。

经济发展

2008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亿元,同比增长10%;工业销售83.5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规模以上销售50.65亿元,同比增长27%;财政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33%;实现自营出口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8.37%。今年1-4月,工业销售额增长3.8%,其中规上企业销售增长2.33%;财政收入增长11.1%。

近年来,兰亭镇围绕"农业强基础、工业上台阶、集镇树形象、党建作保障"的总体思路和"三年打造一个新兰亭"的奋斗目标,按照"提神、提速、提质"要求,团结和依靠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扎实工作,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成效。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迅猛,万亩竹笋、兰亭白鹅、鹌鹑、特种水产养殖、花卉种植、名茶生产等六大效益农业基地初具规模;工业经济运行良好,建立了2502亩工业产业项目集聚区,并形成了以印染、服装、纺织为主导,建材、制革化工、医药、酿酒为特色的产业结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2003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03亿元,工业产值43.6亿元,技改投入4亿元,浙江兰亭高科有限公司的改性沥清成套设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营出口4008万美元,农民人均收入达6353元,各项经济指标和增长幅度为年度最高。几年来先后被省、市、县评为省级生态示范镇、市级信访三无乡镇、县级科技强镇。[5]

旅游景点

镇域内有全国文保单位印山越国王陵、王守仁墓及徐渭墓3处,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兰亭风景区有1处、县级文保单位都督第台门、戴葆庭墓、笔架峰寺3处,另有以自然特色为主体的兰亭国家森林公园、山阴道上、兰渚山、大庆棋盘山、特色农业园区等,旅游资源丰富。与绍兴县境内其它旅游资源相比,兰亭旅游资源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悠久的历史。镇内各旅游资源较为集聚,特色明显,容易形成旅游资源集聚优势,同时,也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但从镇域内的资源利用情况看,旅游开发尚处起步阶段。

兰亭位于浙江绍兴兰渚山下,据《嘉泰会稽志》载:"兰亭在县西南二十七里",《越绝书》记载:"句践种兰渚田"。关于兰亭的称谓,清·于敏《浙程备览》认为:"或云兰亭,非右军始,旧亭堠之亭,如邮铺相似,因右军禊会,名遂著于天下。"

园内"鹅池"、"曲水流觞"、"兰亭碑"、"御碑亭"、"右军祠"等建筑精巧古朴,是不可多得的园林杰作。

鹅池在兰亭里,有一座三角形的碑亭,亭内碑石上刻有"鹅池"两个草书大字。相传这两个字是王羲之手书,并传说王羲之很喜欢鹅,在家里养了一群鹅。现在兰亭的鹅池里也养了几只白净的鹅。

流觞亭面阔三间,四面有围廊。亭前有一弯弯曲曲的水沟,水在曲沟里缓缓的流过,这就是有名的曲水。

当年王羲之等人就是列坐在曲水岸边,有人在曲水的上游,放上一只盛酒的杯子,酒杯有荷叶托着顺水流漂行,到谁处停下,谁就得赋诗一首,作不出者罚酒一杯。

当今很多游人来到这里,兴致勃勃地用塑料杯子,盛上饮料,放在曲水里"流觞",体味当年曲水邀欢的情趣。

右军祠是纪念王羲之的祠堂。王羲之当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因此人们常称他为王右军。祠内有许多碑刻,正中悬挂王羲之画像,两边的楹联是"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坐放言无古今"。祠内有一水池,称为"墨池",据说当年王羲之用这池子的水蘸笔习书,把整池水都染黑了。

王阳明墓

王阳明(1 4 7 2-1 5 2 8年),我国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名守仁、字伯安。明弘治十二年(1 4 9 9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一生倡导"心学",为姚江学派创始人。嘉靖六年(1527),应召西征,翌年冬因病而归,卒于途中,归葬兰亭附近的洪溪。墓地情况

墓为阳明先生生前亲择,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兰亭镇花街洪溪鲜虾山南麓,建于明嘉靖八年(1 5 2 9年)。由墓道、平台、墓穴、墓碑、祭桌等组成,坐北朝南,背依山岗,顺依山势,逐级升高,视野开阔,风水特佳。自甬道至墓顶全长80米,宽30米,用花岗石砌筑,规模按照原样,垂带、纹饰一如古制。碑文"明王阳明先生之墓"八个大字,系著名书法家沈定庵题书。中设青石平台,便于远眺凭吊,墓旁有合抱古松数十棵,增添肃穆气氛,墓身左右林木葱茏,四季常青。占地2 0 0 0多平方米。今墓系1987年由绍兴县人民政府拨款整修。现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地位于书法圣地兰亭以南两里许的仙霞山麓。由墓道、平台、墓穴、墓碑、祭桌等组成,座北朝南,背依山岗,顺依山势,逐级升高,视野开阔,风水特佳。自甬道至墓顶全长80米,宽30米,用花岗石砌筑,规模按照原样,垂带、纹饰一如古制。碑文"明王阳明先生之墓"八个大字,系著名书法家沈定庵题书。中设青石平台,便于远眺凭吊,墓旁有合抱古松数十棵,增添肃穆气氛,墓身左右林木葱茏,四季常青。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心学集大成者。嘉靖六年(1527),应召西征,翌年冬因病而归,卒于途中,归葬兰亭附近的洪溪。今墓系1987年由绍兴县人民政府拨款整修。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