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尼召
介绍
公尼召庙址位于原来的公尼召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以南约1华里(2005年公尼召乡撤销,设立伊金霍洛镇),位于原郡王府以南约40华里。清朝乾隆四十年(1755年),由扎萨克多勒辅国公色布登脑日布创建。清廷赐名“绥福寺”。公尼召有大经堂、经学院、密宗学院、时轮学院等建筑。清朝末期,公尼召有喇嘛112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有喇嘛72人。到2012年,有喇嘛30余人。
清朝蒙古族诗人伊希丹金旺吉拉(1854年-1907年)7岁时成为公尼召的第五世活佛,15岁回到家乡察哈尔。[3]著有《公尼召活佛训言》(又称《伊希丹津旺吉拉训言》)等诗篇,以及《朱如都西希勒(珊瑚幔)》等医学词诗著作。第六世活佛图布登尼玛是一位医学家,著有《朱如古勒珊瑚项链》,为鄂尔多斯蒙医的应用手册。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1966年公尼召大部分建筑遭到拆毁,只保留了少数喇嘛住宅。1997年,当地喇嘛向社会筹资20多万元人民币,新建了一座25间大的都瓜,为藏汉风格结合的建筑,此外还兴建小型佛塔2座,公尼召向游客开放。2012年前后,正在复建公尼召的正殿、后召、天王殿、钟鼓楼等建筑群。
参考文献
- ↑ 公尼召,伊金霍洛之窗,2012-08-23
- ↑ 鄂尔多斯藏传佛教活动场所—寺庙,内蒙古旅游网,2013-07-11. [2013-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15).
- ↑ 鄂尔多斯文学成果,东胜区少年儿童图书馆,2012-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