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鹰爪
假鹰爪(学名:Desmos chinensis Lour.)是番荔枝科,假鹰爪属直立或攀援灌木,除花外,全株无毛;枝皮粗糙,叶片薄纸质或膜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少数为阔卵形,上面有光泽,下面粉绿色。花黄白色,单朵与叶对生或互生;花梗无毛;萼片卵圆形,外轮花瓣比内轮花瓣大,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两面被微柔毛,内轮花瓣长圆状披针形,花托凸起,雄蕊长圆形,药隔顶端截形;心皮长圆形,柱头近头状,果有柄,念珠状,种子球状,夏至冬季开花,6月至翌年春季结果。
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印度、老挝、柬埔寨、越南和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生长在丘陵山坡、林缘灌木丛中或低海拔旷地、荒野及山谷等地。
假鹰爪根、叶可药用,主治风湿骨痛、产后腹痛、跌打、皮癣等;兽医用作治牛臌胀、肠胃积气、牛伤食宿草不转等。茎皮纤维可作人造棉和造纸原料,亦可代麻制绳索。
- 中文名:假鹰爪
- 学 名:Desmos chinensis Lour.
- 别 称:山指甲、狗牙花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毛茛目
- 科:番荔枝科
- 族:番荔枝族
- 亚 族:木瓣树亚族
- 属:假鹰爪属
- 种:假鹰爪
- 命名者及年代:Lour.,1790
目录
形态特征
直立或攀援灌木,有时上枝蔓延,除花外,全株无毛;枝皮粗糙,有纵条纹,有灰白色凸起的皮孔。叶薄纸质或膜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少数为阔卵形,长4-13厘米,宽2-5厘米,顶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稍偏斜,上面有光泽,下面粉绿色。 花黄白色,单朵与叶对生或互生;花梗长2-5.5厘米,无毛;萼片卵圆形,长3-5毫米,外面被微柔毛;外轮花瓣比内轮花瓣大,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达9厘米,宽达2厘米,顶端钝,两面被微柔毛,内轮花瓣长圆状披针形,长达7厘米,宽达1.5厘米,两面被微毛;花托凸起,顶端平坦或略凹陷;雄蕊长圆形,药隔顶端截形;心皮长圆形,长1-1.5毫米,被长柔毛,柱头近头状,向外弯,顶端2裂。果有柄,念珠状,长2-5厘米,内有种子1-7颗;种子球状,直径约5毫米。花期夏至冬季,果期6月至翌年春季。
主要价值
药用:根、叶可药用,主治风湿骨痛、产后腹痛、跌打、皮癣等;兽医用作治牛臌胀、肠胃积气、牛伤食宿草不转等。[1]
经济:茎皮纤维可作人造棉和造纸原料,亦可代麻制绳索。海南民间有用其叶制酒饼,故有“酒饼叶”之称。[2]
植物别称
假鹰爪(海南植物志) 山指甲(中国植物学杂志);狗牙花(经济植物手册);酒饼叶、酒饼藤(广东海南);鸡脚趾(广东东莞、惠阳);鸡爪枝(广东阳春);爪芋根(广东英德);鸡爪叶(广东高要);鸡爪笼(广东惠来);鸡爪木(广西桂平、平南);鸡爪风(广西陆川、博白);鸡爪枝(广西北流、陆川);鸡爪根、鸡爪香(广西桂林);鸡爪珠(广西南宁);鸡肘风(广西玉林);鸡香草(广西大新);灯笼草(广西天等);五爪龙(广西西林);双柱木(广西平南);黑节竹(广西梧州);碎骨藤(广西藤县);复轮藤(广西武鸣);波蔗、朴蛇(广西龙州);半夜兰(全国中草药汇编)
近种区别
与假鹰爪相似的有同科的鹰爪花和依兰香,它们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
假鹰爪是假鹰爪属,直立或攀援灌木,花单朵与叶对生或互生,由绿转黄白色,花瓣外轮比内轮大,外轮长达9厘米,内轮长达7厘米;果序如串珠,并会从绿色变成红色再变成紫色。
鹰爪花是鹰爪花属,藤本状灌木,高达4米,花1-2朵,淡绿色或淡黄色,花瓣长圆形,较厚,长 3.5-4.5厘米;果实卵圆状,顶端尖,数个群集于果托上。
依兰香是依兰属,常绿大乔木,高大20米,花2-5朵腋生,黄绿色,花朵较大,长达8厘米;成熟的果近圆球状或卵状,黑色。依兰香主要用新鲜花瓣来蒸油,称依兰油,是珍贵的香料工业原材料,广泛用于香水、香皂和化妆品等。
生长环境
生于丘陵山坡、林缘灌木丛中或低海拔旷地、荒野及山谷等地。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印度、老挝、柬埔寨、越南和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广州。
繁殖方法
假鹰爪的果实成熟变褐色后自行脱落或为鸟类吃后排出种子,自然繁殖能力较强,野生幼苗和植株略为常见。人工繁殖可用播种法和扦插、压条法。
播种繁殖:种子千粒重116.6克。随采随播,或冬采沙藏至翌年春播。播后约经60-70天发芽,发芽率70-85%。用植物多功能营养液SPNE3(浸种营养素)的0.4%水溶液浸种子24小时,比用清水浸种,可提前10天发芽和提高发芽率阿。
扦插繁殖:剪取母株1-2年的健壮枝条,插穗长2节10-12厘米,即剪即插,基质用湿河沙,插入深度为插穗的一半,压实,浇水,遮荫保湿。插后约3个月始生根发芽。在春季扦插,生根成活率30%,用余素芹的植物生根营养素(SPEN3)的04%浓度水溶液浸插穗基部5小时后插,生根成活率可达50%。
压条繁殖:选成年植株的2-3年生,直径约1厘米的健壮枝条,在距其顶芽下约50厘米处下侧割伤入木质部的1/41然后拉入土中将割伤处埋藏,压实,并用竹木卡住,浇水。约经50-60天后,在其割伤处长出不定根2-3条。然后在生根的下方剪断,并略作修剪其枝叶,带土移植于半阴处管理。宜在春夏季进行,生根成活率达90%。
栽培技术
采用扦插和压条繁殖生根成活后移栽的植株,1-2年便可开花,但可供利用的母株数量有限,故常用种子育苗,进行批量生产。种子育苗,于冬至春季采回成熟果实,经用清水浸泡去皮处理后,播前用清水或SPNE3水溶液浸种1天,然后于圃地条播,覆土1.0-1.5厘米,薄盖干草,浇水。经3个月长高6-7厘米,后带土移植,株行距约30-40厘米。但为了便于管理,常在花盆中均匀撒播,基质可用河沙和细土掺半,五斤瓦盆可播种子80粒;3个月后将幼苗带土移植于营养土袋中,每袋1株,集中放置管理。年后可以出圃,或再移栽于圃地或较大容器中培育“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