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孝和
生平
1923年生於天津。祖籍河南省中牟縣倉寨村。清乾隆年間翰林倉聖脈七世後裔[1]。1943年參加革命。1945年畢業於重慶中央大學化學系,同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帶領重慶市各大學兩百餘名青年大學生投奔中原解放區,先後在359旅、中原民主建國大學工作[3]。1946年夏,赴北平從事黨的地下工作。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後,歷任東單區學委書記,育英中學(現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校長、黨支部書記,市教育工會宣傳部副部長,市科聯委員等職。1952年與陶鳳娟結婚。1953年12月開始擔任北京教師進修學院副院長和北京市教育局黨組成員。1954年初,根據中共北京市委的決定,在教師進修學院的基礎上籌建北京師範學院。倉孝和在凌莎就任院長前,主持校務工作。
此後歷任北京師範學院教務長、黨委副書記等職。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迫害。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調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所長。1980年參與創建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任副理事長[4]。1983年3月,接替崔耀先擔任北京師範學院院長。
1984年5月8日在北京去世。
出版物
代表作《自然科學史簡編》榮獲1989年首屆全國科技史優秀圖書榮譽獎。
參考文獻
- ↑ 中牟縣誌.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99年: 第740頁.
- ↑ 盛平 (編). 中國共產黨人名大辭典.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91年. ISBN 9787800358739.
- ↑ 鄭州市志: 人物卷.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0年: 第109頁.
- ↑ 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第一屆理事會. 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 2016-09-22 [2019-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