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哨子
修水哨子是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一种历史悠久而富有特色的美味食品。凡到修水的人无不想美餐一顿哨子,而好客的修水人常以哨子佳肴来礼待自己的客人。只要是亲口尝过哨子的人,又无不为其皮嫩、馅香、爽口而称赞不绝。[1]
目录
传说
北方过年家家户户都 吃饺子,所以有一句话叫做‘谁家过年不吃饺子’但是在我们修水到了过年确是‘谁家过年不吃哨子’。说起“修水哨子”的来历,修水群众中还留传着一段极为 美好的佳话。相传 夏禹时代,修水地区 山洪瀑发,农田、村庄被毁,作物 颗粒无收,农民靠上山采野菜 野果为生。后 大禹来到修水,组织群众治理好了水患。当地群众十分感谢大禹治水的功绩与恩德,可在那 荒年灾月里又拿不出好东西来供献。大家想到治水期间,多少个日日夜夜,大禹和群众一起辛勤治水,连餐饱饭都没有吃过,很是 过意不去。当时面对山高林密,有位老农提出,大家上山搞点野味来为大禹送行, 略表心意。於是大家商量好后,就一边派人上山挖野 山芋,一边派人打野兽。就这样把挖来的野山芋煮熟做成皮子,把野兽肉切作馅子,包成一种食品,外形上尖下圆,取名为哨子,上奉大禹。大禹和大家吃后觉得味道很不错,从此以后修水人会做也爱吃哨子,自古至今,代代相传,而且越做越好吃,成为修水食品一绝。
制作
现在每当逢年过节,亲朋往来,重大喜庆,修水人都作兴哨子,以示庆贺和款待亲朋。不过时至今日修水人吃的已不再 是用野山芋和野兽肉做的哨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哨子的用料也越来越讲究,在制作上也大大作了改进。
现在常吃的修水哨子的一般做法是:首先剥去毛芋的外边毛皮,再将新鲜的家种毛芋(又称芋头)洗净入锅煮熟,,等其凉至20-25摄氏度左右,把其搅成糊状;再将新鲜的红薯粉(每斤毛芋配三两左右)拌入毛芋糊中,在搅拌时加入或香油(油的配量一般以每斤毛芋 3-5钱左右),拌成的料以软而不粘手为宜,拌好料后放置待用。拌完毛芋料再配制馅子。爱吃甜食者可用白糖、芝麻粉、桔饼、桂花等加一定的化猪油或香油调制。爱吃咸食者可用腊肉或火腿加入大蒜、虾仁等配料制成。等两项料馅备好后,就可做哨子了。包时先把毛芋料捏成小圆团,大致象普通包子的包法,把制成的馅子包在中间,外型包成上尖下圆,表面不得有裂缝。最后就是上笼蒸熟。蒸时先将锅内水烧沸,水量以覆盖蒸笼底层为宜,将装好的蒸笼放入锅内,用大火蒸15-20分钟左右即熟。蒸熟后的哨子又软又香,趁热装盘可食。
当然修水哨子仅是我们介绍的传统美食,欲知其味,还得到修水去亲口品尝为快。(其实主料毛芋还可以由红薯、土豆来替代)品尝哨子
在南昌可以到南昌航空大学新校区,哪里有一个修水餐馆,里面就有哨子可以品尝!同时也欢迎你到修水来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