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修正值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修正值

外文名稱; Corrected value

表達式;真值=測量結果+修正值

應用學科;數學

適用領域範圍;機械工程,儀器儀表

與示值區別;符號相反

修正值是指「用代數方法與未修正測量結果相加,以補償其系統誤差的值」。修正值等於負的系統誤差估計值。

例如:測得值為30.1℃,用計量標準測得的結果是30℃,則已知系統誤差的估計值為+0.1℃。也就是修正值為-0.1℃,已修正的測得值等於未修正測得值加修正值,即已修正測得值為30.1℃+(-0.1)℃=30.0℃ 。[1]

目錄

修正值

含有誤差的測量結果,加上修正值後就可能補償或減少誤差的影響。由於系統誤差不能完全獲知,因此這種補償並不完全。修正值等於負的系統誤差,這就是說加上某個修正值,就像扣掉某個系統誤差,其效果是一樣的,只是人們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不同而已:

真值=測量結果+修正值

=測量結果-誤差

在量值溯源和量值傳遞中,常常採用這種加修正值的直觀的辦法。用高一個等級的計量標準來校準或檢定測量儀器,其主要內容之一就是要獲得準確的修正值。例如:用頻率為fs的標準振盪器作為信號源,測得某台送檢的頻率計的示值為f,則示值誤差Δ為f-fs。所以,在今後使用這台頻率計時應扣掉這個誤差,即加上修正值(-Δ),可得f+(-Δ),這樣就與fs一致了。換言之,系統誤差可以用適當的修正值來估計並予以補償。但應強調指出:由於系統誤差不能完全獲知,因此這種補償是不完全的,也即修正值本身就含有不確定度。當測量結果以代數和方式與修正值相加之後,其系統誤差之模會比修正前的要小,但不可能為零,也即修正值只能對系統誤差進行有限程度的補償。

修正因子

修正因子是指「為補償系統誤差而與未修正測量結果相乘的數字因子」。

含有系統誤差的測量結果,乘以修正因數後就可以補償或減少誤差的影響。比方由於等臂天平的不等臂誤差,不等臂天平的臂比誤差,線性標尺分度時的倍數誤差,以及測量電橋臂的不等稱誤差所帶來的測量結果中的系統誤差,均可以通過乘一個修正因數得以補償。但是,由於系統誤差並不能完全獲知,因而這種補償是不完全的,也即修正因數本身仍含有不確定度。

通過修正因子或修正值已進行了修正的測量結果,即使具有較大的不確定度,但可能仍然十分接近被測量的真值(即誤差甚小),因此,不應把測量不確定度與已修正測量結果的誤差相混淆。

偏差是指

偏差是指「一個值減去其參考值」。

以測量儀器的偏差為例,它是從零件加工的「尺寸偏差」的概念引伸過來的。尺寸偏差是加工所得的某一實際尺寸,與其要求的參考尺寸或標稱尺寸之差。相對於實際尺寸來說,由於加工過程中諸多因素的影響,它偏離了要求的或應有的參考尺寸,於是產生了尺寸偏差,即

尺寸偏差=實際尺寸-應有參考尺寸

對於量具也有類似情況。例如:用戶需要一個準確值為1kg的砝碼,並將此應有的值標示在砝碼上;工廠加工時由於諸多因素的影響,所得的實際值為1.002kg,此時的偏差為+0.002kg。顯然,如果按照標稱值1kg來使用,砝碼就有-0.002kg的示值誤差;而如果在標稱值上加一個修正值+0.002kg後再用,則這塊砝碼就顯得沒有誤差了。這裡的示值誤差和修正值,都是相對於標稱值而言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塊砝碼之所以具有-0.002kg的示值誤差,是因為加工發生偏差,偏大了0.002kg,從而使加工出來的實際值(1.002kg)偏離了標稱值(1kg)。為了描述這個差異,引入「偏差」這個概念就是很自然的事,即

偏差=實際值-標稱值

=1.002kg-1.000kg=0.002kg

極限偏差

在此可見,定義中的偏差與修正值相等,或與誤差等值而反向。應強調指出的是:偏差相對於實際值而言,修正值與誤差則相對於標稱值而言,它們所指的對象不同。所以在分析時,首先要分清所研究的對象是什麼。還要提及的是:上述尺寸偏差也稱實際偏差或簡稱偏差,而常見的概念還有「上偏差」(最大極限尺寸與應有參考尺寸之差)及「下偏差」(最小極限尺寸與應有參考尺寸之差),它們統稱為「極限偏差」。由代表上、下偏差的兩條直線所確定的區域,即限制尺寸變動量的區域,通稱為尺寸公差帶。

參考來源

KMP計算next函數修正值

參考資料

  1. 修正值是什麼意思,360問答 , 2016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