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俄式冰球英語:Bandy),又名班迪球或卡爾文球,是一種冰上群體競賽運動項目,在俄國、北歐和北美地區較為流行,亦為2011年亞洲冬季運動會的比賽項目之一,但暫時還沒有被列入冬奧會比賽項目。與冰球不同。班迪球的傳統強隊是俄羅斯隊以及北歐三強瑞典、芬蘭和挪威隊,世錦賽的冠軍之爭多在俄羅斯隊和瑞典隊之間展開。這個項目的首屆世錦賽1957年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行,1961年起每兩年舉行一次,從2003年起改為每年一屆。

目錄

簡介

比賽冰場長110米,寬65米,場兩端線的中間各有一高210厘米、寬360厘米的球門架,門柱與橫樑均用12厘米×12厘米的方木製成。球拍木製,長120厘米,寬6厘米,底部弧形,重450克。球以多層線繩織成,圓形,直徑6厘米,重60克。 比賽時,雙方各11人出場。其中守門員1人,運動員腳着冰刀鞋,身穿保護性運動服,手握球拍,競相將球射人對方球門。每射中一球得1分,以結束時得分多者為勝隊。全場比賽90分鐘,分上下兩半場,中間休息10分鐘,比賽中可隨時換人。

歷史起源

班迪球最早流行於荷蘭。19世紀中葉,在英國挪威、瑞典等北歐各國迅速興起。19世紀末俄國自行制訂規則和打法,稱為「俄羅斯冰上曲棍球」。1901年瑞典舉行首次班迪比賽,1903年挪威成立班迪俱樂部。1902年設立俄羅斯冰上曲棍球流動獎盃,定期在聖彼得堡舉行。1910年德國丹麥、挪威、瑞典和俄羅斯創建北方冰上曲棍球聯合會,由於規則不統一,北歐的班迪與俄羅斯的冰上曲棍球形成兩大派系。1953年兩大派系統一規則。1955年在瑞典、芬蘭、挪威和蘇聯等國家的倡議下召開代表大會,成立國際冰上曲棍球聯合會,將該項運動定名為冰上曲棍球,並制訂統一的比賽規則。1957年舉行首屆世界冰上曲棍球錦標賽。1961年起每兩年舉行一次。2011年成為第七屆亞冬會比賽項目[1]

球員

每隊最多有11名球員(不包括替補),其中1人為守門員[2]。少於8人不得比賽。守門員是唯一可以用手或手臂觸球的球員,但僅限於在己方球門前的禁區內。外場球員可以按照教練的戰略部署採取不同站位,比賽規則未對此進行限制。 比賽中可以替換任意數量的球員。替換不必通知裁判員,可以在比賽進行時隨時替換。但如果替補球員在隊友下場之前進場,將被判5分鐘禁止入場。比賽中一隊最多可有4名替補,其中1人可能為守門員替補。

視頻

俄式冰球 相關視頻

「俄式冰球」上演「烏龍大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