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冬鄉
佳冬鄉位於台灣屏東縣的中西部,東鄰枋寮鄉,西接林邊鄉,南臨台灣海峽,北連新埤鄉和南州鄉。這裡原是馬卡道平埔族的居住地,在清朝時屬鳳山縣管轄,日本佔據台灣時屬阿猴廳茄苳腳,民國九年改為高雄州佳冬莊十三保,民國三十九年成立佳冬鄉,隸屬屏東縣。佳冬鄉原名(茄籐社), 因為周圍種了許多茄苳樹,且極為茂盛,後人改稱為(茄苳腳),日據時代因茄苳與日語的(佳冬)發音相近,也取(秋收冬藏)之意,而改稱(佳冬) 。民國9年改制改革,屬高雄州,叫佳冬庄。民國34年台灣光復,將原庄役場改為鄉公所,民國49年改隸屏東縣。佳冬鄉現在有佳冬,六根,賴家,萬建,昌隆,豐隆,玉光,石光,大同,羌園,燄塭,塭豐等12村.其中佳冬,六根,賴家,萬建,昌隆,豐隆等六村,以客家較多,是[六堆]中的[左堆],其餘六村以閩南人為多。佳冬村和六根村是佳冬鄉的發祥地,古蹟,古厝最多,加上交通方便,也是政治文化及經濟中心。[1]
目录
歷史沿革
屏東縣佳冬鄉舊名茄苳腳,關於地名有兩種說法,一為當地有明顯的茄苳樹群;另一說法則為馬卡道族「茄藤社」的轉音。在日本時代隸屬高雄州,一直到民國39年(西元1950年)才改隸屬屏東縣。居民多以客家人為主,其次為閩南人。佳冬鄉自開發以來,皆屬於基層地方單位,在以農、漁業為主的村落依然有神社建築,是基於日本時代總督府想用神社從事地方教化的企圖,也是皇民化運動精神之展現。[2]
佳冬鄉原稱六根,開拓最初周圍很多茄苳樹,所以又叫「茄苳腳」,日據時期簡化地名時,由於臺語「茄苳」與日語「佳冬」相近,故改名為「佳冬」。地名由來另有一說:佳冬原稱為『茄苳腳』,是來自台灣平埔族馬卡道族之茄藤社,因為茄藤與樹名『茄苳』近音,乃變更為慣稱的地名『茄苳腳』,日據時期再改為『佳冬』。居民以客家人居多、閩南人次之。產業以農業及漁業為主,但因嚴重的超抽地下水,使得佳冬鄉成為台灣西部沿海地層下陷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3]
地理人文
佳冬鄉總人口有二萬三千多人,轄有十二個村,其中佳冬、六根、賴家、萬達、昌隆等村,以客家人較多,佳冬鄉屬於客家六堆中的左堆。佳冬鄉鄉民極重視子女教育,因此學風鼎盛,鄉內有一所高級農業職業學校,佳冬國中,國小則有佳冬、塭子、羌園、昌隆、玉光和大新等六所,佳冬、玉光和塭子國小附設有幼稚園,私立幼稚園及托兒所有多家。
佳冬鄉土地面積有三○、九八四二平方公里,大部分是砂質壤土,加上水源充足,氣候良好,所以農業一直很發達,除了一般水稻、蔬果之外,值得一提的是佳冬鄉生產的蓮霧顆粒大而均勻,色澤深,甜度高,與林邊、枋寮並稱黑珍珠的故鄉;其次是檳榔,佳冬鄉檳榔的產期最早,價錢高,收益好,故有綠寶石之稱。除外,養殖業也帶來佳冬的繁榮,但也帶來了地層下陷的惡夢,沿海地區可看到許多泡在水中的房子,或原來的二樓變成一樓的奇景。
佳冬有楊氏、賴氏、林家和戴家四大宗祠,其中楊氏宗祠是一座比照客家風水規畫的四合院式建築,很有特色;由於佳冬鄉位於六堆客家的邊陲地;,村民為了防禦盜賊,在村外建有防城門,茄苳西隘門尚保留完整;在佳冬市場邊的蕭家古厝,是南台灣唯一的五進大院,已有百年歷史,旁邊的蕭家書房步月樓,曾是六堆義民抗日戰役的主戰場。佳冬鄉楊氏宗祠、茄冬西隘門和蕭宅都名列三級古蹟。[4]
農漁特產品
佳冬鄉面積為309842公頃,其中農業耕地面積為144453公頃占全鄉面積46%、漁業面積為550公頃占17%、畜牧業面積67.3公頃占2%,農特產品分布如下: 檳榔:種植面積為590公頃,採收期為每年5月~9月,大致來看檳榔為目前收益較高的農作物,有(綠鑽石)之美名。
蓮霧:種植面積為570公頃,採收期為每年12月~隔年5月。 由於佳冬鄉地屬沿海地區,鹹性黏質土壤適合蓮霧之栽培,所產蓮霧黑而發亮, 而有(黑珍珠)之美名。
香蕉:種植面積為50公頃,採收期可分為冬蕉每年1月~2月、春蕉每年3月~4月、夏蕉 每年5月~7月,在香蕉市場之黃金時期,佳冬鄉種植面積達800公頃,對該鄉之農村經濟有很大的功勞。
水稻:種植面稅約為30公頃每年可分為一期作(1月~4月)二期作(6月中旬~10月) 1月~1月為裡作期,由於經濟效益少,本鄉種植面積有越來越少之現象。
椰子:種植面積約四八公頃,採收期每年1月~5月由於各種飲料市場競爭激烈及進口關係,目前每公斤約五元,經濟效益少,農民種植意願不高。
其他:包括各種蔬菜及水果,面積約156公頃。
另外,佳冬鄉養殖業分為鹹水養殖及淡水養殖。鹹水養殖有塭豐養殖生產區,面積約250公頃,及下埔頭養殖生產區,面積約140公頃。淡水養殖則零星分佈,面積約60公頃。鹹水養殖可分成魚類養殖、蝦類養殖及魚苗繁殖。成魚養殖以石斑、鯛類為主,蝦類養殖有草蝦、斑節蝦、白蝦。魚苗繁殖則供應國內成魚養殖及部份外銷。淡水養殖以泰國蝦、甲魚為主,其餘為牛蛙及部份淡水魚類。[5]
「西瓜原鄉」--7成西瓜苗來自佳冬鄉
屏東縣佳冬鄉雖然不是西瓜主要產區,卻是台灣孕育瓜苗的產地,佳冬鄉農民多數從事西瓜育苗與嫁接、種植工作,尤其集中在石光見地區;佳冬瓜農有個特色,就是依適合季節至全台種植西瓜的產區租地輪番耕種,足跡遍及全台,被稱為「西瓜界的遊牧民族」,因此贏得「西瓜原鄉」美名。而受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影響,終於在2020年5月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新冠肺炎國內連6日零確診時,佳冬農會為慶祝「六零」,於5月2日在農會超市開賣66顆特價西瓜,總幹事林淑玲說,西瓜是佳冬人的驕傲,希望繼續保持全台振奮人心的零確診。
[6]
屏東佳冬鄉有「西瓜原(源)鄉」之稱,全台灣至少7成的西瓜種苖是佳冬人開枝散葉後在全台榢接、種植,農民還得「逐水草而居」,每年先依照氣候,從屏東、花東到台南等等的河床地施種,避開洪汛期,而台灣的西瓜品質之高可說是獨步全球,不過囿於外銷有保存上的困難,因此多以內銷為主。[7]
農糧署南區分署長姚志旺表示,「最重要的我們的西瓜苗,將近有六成都是從我們佳冬,我們石光見出去的,所以在市面上你若看到10顆西瓜,其實有7顆都是從我們佳冬石光見這邊出去的。」[8]
屏東縣佳冬鄉擁有「西瓜故鄉」美名,在2020年端午節舉辦端午立瓜活動,617顆西瓜成功「立」在馬路上的鏡頭,壯觀而有趣,成為佳冬鄉石光見地區的端午特色。[9]
佳冬鄉「透紅佳人」品牌蓮霧走精品外銷路線
佳冬鄉農會技術指導農民栽種出來的蓮霧品質優良,近10年參與全國性優質蓮霧評鑑比賽連年奪冠,2001年創立「透紅佳人」品牌,精選鮮美多汁、口感清脆、甜度11度以上的蓮霧,連續14年入選農委會評選的百大精品。佳冬的「透紅佳人」品牌蓮霧走精品外銷路線,因為是直接在台灣包裝以禮盒出口,受疫情影響較小,外銷的品種主要是「巴掌蓮霧」和「子彈蓮霧」,外銷地區是加拿大和香港。近年來,受極端氣候影響,佳冬蓮霧外觀裂果比例逐年提高,幾乎高達5成,農會為減少農民經濟損失,多次嘗試收購裂果開發蓮霧加工品,歷經多年努力,終於成功研發出蓮霧果乾、果醬及果露等。佳冬鄉自1970年以來,因海水養殖盛行造成地層下陷、土壤鹽化,農民逐漸從大面積的水稻種植轉作蓮霧果樹種植,蓮霧種植最盛期面積將近800公頃,近年因務農者年齡老化且受極端氣候影響,種植面積已少於400公頃。而佳冬鄉蓮霧主要品種有南洋種(黑珍珠)、大果種(黑金剛)、印尼大果種(巴掌蓮霧、香水蓮霧)、泰國種(子彈蓮霧、飛彈蓮霧)及台農3號(黑糖芭比)等為主。[10] 縣政府農業處分析蓮霧在2020年這一波疫情中不受影響的原因表示,蓮霧走的是精品路線,像佳冬農會外銷的「透紅佳人」品牌蓮霧,直接就在台灣包裝禮盒出口,高端的精品沒受到疫情影響。[11]
視頻
【佳冬神社 - 藏身於屏東縣佳冬鄉的佳冬神社 Japan shrine in Taiwan】
【20190607 屏東縣佳冬鄉石光村玉光村 佳午西瓜節 正午立西瓜】
【屏東佳冬「活的」博物館 全國唯一詩光隧道】
參考文獻
- ↑ 佳冬鄉-簡介 屏東縣佳冬鄉公所
- ↑ 佳冬鄉神社 臺灣宗教文化地圖
- ↑ 佳冬鄉 輝哥的天空
- ↑ 佳冬鄉 屏東縣鄉土教材鄉鎮市簡介
- ↑ 農特產品 屏東縣佳冬鄉公所
- ↑ 中央擺6顆大西瓜慶「六零」 西瓜原鄉佳冬人最有感 udn 聯合新聞網
- ↑ 西瓜1斤「543」 瓜農喊苦!立委報喜:河川地免規、租1年自由時報
- ↑ 瓜農挺加「0」!大西瓜賣168元限量66顆秒殺 民視新聞
- ↑ 端午不立蛋!屏東佳冬西瓜故鄉 617組馬路挑戰立瓜成功 新頭殼newtalk
- ↑ 佳冬農會蓮霧系列產品 20日台北快閃店推廣 udn 聯合新聞網
- ↑ 屏東蓮霧外銷走精品路線 破除疫情魔咒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