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伊奧尼亞起義

伊奧尼亞起義

圖片來自xuite

伊奧尼亞起義古希臘時期前499年-前493年在伊奧尼亞多里斯賽普勒斯卡里亞愛奧利亞發生的一場起義,為小亞細亞地區居民在米利都僭主阿里斯塔格拉斯鼓動反抗波斯統治的抵抗運動。

這個不成功起義的文字描述,主要來自古希臘作家希羅多德的記述詩《歷史》第五卷。起義的落幕過程放在第六卷。[1]

目錄

介紹

這期間前後發生過:

起義攻勢的「展開階段」包括三次主戰役:由於賽普勒斯戰役的失敗,起義初期往南、北擴展的局勢被遏制住了。

  • 伊奧尼亞攻防戰(Ionian offensive)498 B.C. (卷五99-102)
  • 佔領赫勒斯滂(Hellespont)、拜占庭(Byzantium)和卡里亞(Caria)497 B.C. (卷五103)
  • 賽普勒斯遠征(Expedition against Cyprus)498-497 B.C. (卷五104-115)

伊奧尼亞起義者和波斯人相持的階段包括三次主戰役:

  • 達烏里塞斯的南北征討(Daurises campaign)497-496 B.C. (卷五117-121)
  • 敘瑪依埃司的征伐(Hymaee's campaign)497 B.C.(卷五122)
  • 歐塔涅斯的攻略Otanes's campaign)497 B.C.(卷五123)

波斯人平息起義的最後階段戰役:

  • 圍攻米利都(Seige of Miletus) 494-493 B.C.(卷六1-27)
  • 希斯提亞埃烏斯的反擊(Histiaeus's campaign)493 B.C. (卷六28-30)

起義初期得到雅典與埃雷特里軍隊前來助戰,戰火焚毀波斯帝國派駐小亞細亞總督駐節地薩第斯,波斯帝國鎮壓住這次起義反抗運動後,戰火並未就此熄滅。波斯帝國大流士一世誓言要向雅典和埃雷特里亞報薩第斯被焚的一箭之仇,以及先發制人征服希臘,確保波斯帝國日後不受叛亂的威脅,同時加大對內陸希臘人的影響,戰爭就由此次起義,持續、擴大為波斯大軍征討希臘城邦的希波戰爭

背景

談伊奧尼亞起義要先了解米利都的僭主阿里司塔哥拉斯在西元前499年發起的納克索斯島遠征 (Expedition against Naxos)。由於遠征失利,才使得阿里司塔哥拉斯興起了策動伊奧尼亞地區起來反抗波斯的念頭,以求自保。

奈克索斯島遠征 499 B.C.

西元前547年,波斯的居魯士大帝征服了伊奧尼亞地區,但此後伊奧尼亞的希臘語城邦一直在尋求獨立。波斯人為了便於統治,遂給這些城邦委任了僭主。

奈克索斯島基克拉澤斯群島中富裕的小島,希臘神話英雄提修斯(Theseus)遺棄克里特島米諾斯(Minos)國王女兒阿里阿德涅(Ariadne)的地方;並沒有被波斯帝國征服。奈克索斯島曾經驅逐某些富豪,這些人逃到米利都但很想回鄉,他們求助於米利都的僭主阿里司塔哥拉斯,他是以前僭主希斯里亞埃烏斯的女婿。因為停留於波斯宮廷之中,米利都交由阿里司塔哥拉負責管理。

西元前499年,阿里司塔哥拉斯同意援助流亡者,他向波斯西亞總督阿塔佛涅斯請求支援,阿塔佛涅斯取得大流士同意,給阿里司塔哥拉斯一支由波斯將領麥加巴特斯;麥加巴特斯是大流士皇帝與阿塔佛涅斯總督的表兄弟;率領的200艘船艦的艦隊。阿里司塔哥拉斯與流亡者隨著麥加巴特斯出航,為了避免對奈克索斯人發生警訊,艦隊朝相反的北方駛去,向著達達尼爾海峽方向去,中途停駐在希俄斯島等待有利的風向轉向南下往奈克索斯島去。因為巡查船隻時發現一位船長離開時沒有在船上設置哨兵守衛,麥加巴特斯非常生氣要處罰他,打算幫這些富有、具政治影響力的奈克索斯人奪回奈克索斯島的阿里司塔哥拉斯,他發現這船長是他這些貴客的好友叫Scylax. 懇求波斯指揮官無論如何要釋放Scylax. 當波斯指揮官拒絕他的懇求時,阿里司塔哥拉斯自己替船長鬆綁,麥加巴特斯對著他咆哮,阿里司塔哥拉斯反駁說:"但你,為什麼要做這些呢?阿塔佛涅斯不是要你服從我的指揮來航行嗎?你為何要管東管西的呢?"。根據希羅多德的記述,麥加巴特斯在憤怒下打發使者去見奈克索斯人警告他們波斯部隊要登陸。

希羅多德認為,因為他們兩人在航行中發生過爭執,麥加巴特斯拿沒設哨所的理由在波斯法庭羞辱阿里司塔哥拉斯。現代史學家,對波斯指揮官會破壞自己的入侵行動抱持懷疑的態度,然而,已不可能知道究竟奈克索斯人是如何意識到入侵。但無庸至疑的是他們確實已意識到了,並開始著手備戰。照希羅多德說法,奈克索斯人是完全不知有遠征軍,但是當消息傳到後,他們立即備齊一切東西,屯積充足食物並加固城牆以度過圍城戰。當伊奧尼亞人與波斯人抵達奈克索斯時,他們面對的是個設防良好與補給充裕的城市。希羅多德沒有明確地說,但大概是奈克索斯島同名稱的首府納克索斯。他提出一些軍事行動細節並被允許,但是攻城的最初行動對被擊退。伊奧尼亞跟波斯人開始紮營安寨把城市團團圍住,然而,四個月過去了,波斯人用光了錢,阿里司塔哥拉斯也花的差不多了,軍心渙散,遠征軍打退堂鼓準備返回小亞細亞。離去前,他們幫這批奈克索斯流亡貴族在島上蓋了一座堡壘。

策劃起義

阿里司塔哥拉斯試圖出海遠征奈克索斯島失敗,阿里司塔哥拉斯發現自己陷入嚴重困境 ;阿里司塔哥拉斯發現自己非常脆弱,肯定會失去他的副憯主職位,甚至可能喪命。因此,他準備起義。西元前499年秋,阿里司塔哥拉斯與他在米利都的派系成員舉行會議。他認為在他的看法是米利都人應該起義反抗,得到所有人的贊同進行陸戰起義,除了歷史學家赫卡之外,他建議增強海軍。

另外,他也得到希斯里亞埃烏斯的鼓勵,希斯里亞埃烏斯聽說了在奈克索斯島的失利和其他種種,看到有個機會,他將會被允許返回到米利都,就給阿里司塔哥拉斯送去了一個秘密信息,敦促阿里司塔哥拉斯起來反抗大流士。阿里司塔哥拉斯利用此時西亞希臘人口增多以及與波斯人成為貿易競爭對手後人們抱怨獲利減少,他因此公開放棄了他的憯主職位,並宣佈米利都是一個民主社會,來公開反抗大流士。希羅多德認為,無可置疑這放棄權力只是他的託辭。而是用來激勵米利都人踴躍加入叛亂行列。

應該派往奈克絲島的軍隊仍舊聚集在卡里亞的麥阿斯(Myus)以及包括從小亞細亞,即,愛奧利亞(Aeolia)和Doris(桃莉絲)來的特遣隊,不但如此還有從米蒂利尼(Mytilene)、米拉薩(Mylasa)、Termera 和 Cyme 來的人。阿里司塔哥拉斯派人去捉拿所有的希臘憯主遞交給軍隊再將他們交給他們各自的城市,讓各地都建立了民主政體,希望能獲得各位民眾的支援。一些憯主被他們的城市處決,但大多數只是被放逐,阿里司塔哥拉斯還想煽動所有的軍隊加入他的反叛,和佔有那些波斯人提供的戰艦。在他鼓動下整個小亞細亞的希臘語地區起來反抗波斯的統治,由此拉開了伊奧尼亞起義的序幕。

起義攻勢戰爭過程

伊奧尼亞攻防戰498 B.C.

隨著叛亂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小亞細亞小國被捲入到這場紛爭中。這並沒有很順利,很快他們就被迫向希臘大陸尋求幫助。阿里斯塔格拉斯前往希臘,希望爭取到對伊奧尼亞地區的援助。阿里司塔哥拉斯來到斯巴達,他想鼓動斯巴達人出兵。他給克裡奧美尼介紹小亞細亞地理和物產情況。但是克裡奧美尼最後問他:要打到波斯首都蘇薩城(Susa),需要走多遠的路程。阿里司塔哥拉斯說要走三個月。於是克裡奧美尼回答說:斯巴達人不可能進行這麼長距離的遠征。阿里司塔哥拉斯只好離開斯巴達轉往雅典,接下來前往雅典,在那裡他大聲呼籲殖民者的對他們的殖民地米利都的責任。並誘之以利,允諾"一切好處都存在他的腦袋裡,就等最後他成功了"。 雅典和埃雷特里回應愛奧尼亞的希臘人請求派遣軍隊幫助其反抗波斯。

撒狄之役 498 B.C. 春

西元前498年春,從阿提卡雅典城出發的二十艘三列漿座戰船, 帶領五艘來自優卑亞島埃雷特里亞戰船,一齊航向愛奧尼亞。雅典和埃雷特里典的船隻將雅典軍隊送到愛奧尼亞的海岸城市以弗所。在那裡他們加入愛奧尼亞部隊一起往薩第斯推進。薩第斯是位於小亞細亞西莉蒂亞古王國的首都,波斯第一帝國總督的駐節地。

阿里斯塔格拉斯任命他的兄弟Charopinus 和 Milesian、Hermophantus為將領。希臘軍隊於西元前498年在以弗所人引導下穿過山區來到撒狄。駐撒狄的波斯總督阿塔佛涅斯撤退到城堡中並堅守。

阿里司塔哥拉斯可能是做如此打算,如果攻下撒狄,當地的呂底亞人將會對伊奧尼亞)的實力留下深刻的印象,並參加叛亂,以前他們有點傾斜向波斯征服者就像希臘人那樣。然而,任何種種合理的希望因為伊奧尼亞人的缺乏紀律而破滅,最後証實這是起義行動的致命傷。他們開始掠奪,一名士兵放火燒房子。這開始了一場大火,毀了整個城市,其中包括呂底亞人的希栢利女神(Cybele)聖所。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暗示焚城是個意外事件。聖所被希臘人焚毀,呂底亞人現在聚集一起,加入波斯人;加上波斯大軍趕來救援,伊奧尼亞人不得不撤退。這是,他們唯一一次共同遠征,結束在災難中。

以弗所戰役 498 B.C.

然而,他們回到伊奧尼亞,波斯軍隊緊隨著,在以弗所郊外他們被波斯騎兵部隊趕上,波斯軍隊毫不遲疑的發動猛烈的攻擊,這就是以弗所戰役(Battle of Ephesus)。戰役中,埃雷特里亞指揮官被殺,伊奧尼亞人四分五散逃避到各個城市。僥倖逃生的伊奧尼亞人,按理説應該重新集結起來,防備波斯人的下一次進攻。但是他們沒有。這些人乾脆各自回家了。好像回到家,關起門來睡一覺,一切就都會好起來似的。

希羅多德在《歷史》中難過地評論道:「他們當時便是這樣進行戰鬥的。」

雅典人他們目睹了伊奧尼亞軍隊的行徑,並且想到需提防波斯人對阿提卡海岸的襲擊威脅,就和埃雷特里亞人一起回家去了,沒有再回來。

佔領赫勒斯滂、拜占庭和卡里亞 497 B.C.

雅典人撤出他們對伊奧尼亞人的支持但起義持續進行。他們獨立進行的第二場戰役顯示出經濟因素是伊奧尼亞起義的最直接原因。西元前497年,起義者派人往北來到古稱"赫勒斯滂"連接馬爾馬拉海和愛琴海的達達尼爾海峽,及"普洛龐提斯海"(Sea of Propontis)是黑海與地中海之間的唯一通道,屬黑海海峽的馬摩拉海,佔領了拜占庭及附近的城市,這是他們奪回經濟命脈的最關鍵的一步,向南發動起整個卡里亞地區加入了起義。

他們奪回控制經濟命脈這兩個控制黑海到地中海貿易通道最重要的城市,赫勒斯滂和拜占庭。而向南發動卡里亞起義,更是準備把起義繼續向南擴展,擴展到賽普勒斯的必要前奏。如果能讓賽普勒斯也舉起反旗,那麼就有可能一直向南,發動埃及人起來反抗。而埃及是整個波斯帝國20個「稅區」中排名第二,第一的是印度(三94),埃及和巴比倫哪邊交稅到底多少希羅多德沒有明確說明(三91、三92)。如果埃及也參加了起義,那麼波斯帝國的根基就會動搖。

在卡里亞加入起義之後,賽普勒斯也在西元前496年加入。波斯人自然也看出了起義者想向南煽動埃及的計畫,於是他們必須把賽普勒斯鎮壓下去,必須阻止起義向南蔓延的驅勢,於是就爆發了伊奧尼亞起義的第三次戰役——賽普勒斯遠征(Expedition against Cyprus)。

賽普勒斯遠征 B.C. 498-497

西元498年,賽普勒斯的薩拉米斯國王Gorgus在位時曾拒絕加入伊奧尼亞起義反抗波斯,但市民,由他的弟弟Onesilus率領,拿起武器要為自由而奮鬥。於是在Onesilus率領下驅逐了Gorgus登上王位,採行擴張主義,整個賽普勒斯,包括帕福斯(Pafos)和其他11個城邦王國,一起參加希臘伊奧尼亞地區的起義,反抗波斯帝國統治。正如預期,波斯人入侵該島,西元前498年,波斯陸軍在賽普勒斯島北端登陸,主要由腓尼基人組成的波斯海軍也正在逼近。起義軍的海軍聞訊前來增援賽普勒斯人。雙方在賽普勒斯的撒拉米斯城附近撒拉米斯平原展開激戰。起義軍的海軍擊敗了腓尼基人,但是主要由撒拉米斯人和索伊人組成的陸軍卻被波斯陸軍擊敗。撒拉米斯的國王歐涅西洛(Onesilus)和索伊的國王阿裡斯托庫普洛(Aristocyprus)都戰死了。

來增援的起義軍海軍只有撤退。波斯人為這一勝利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他們的陸軍主帥阿爾提比歐(Artybius)戰死了。波斯人此戰之後又用了5個月的時間,西元前497年春天,波斯攻佔南端的Soloi(Soli),重新佔領了賽普勒斯,結束賽普勒斯人一年的自由生活,又回到奴隸制度下。Onesilos 的哥哥,Gorgus Chersides,在投降波斯的賽普勒斯人的証言下,重新成為薩拉米斯國王。波斯改變策略讓其後的賽普勒斯王國保有高度的自治權,包括發行自己的錢幣。

這一場血戰之後,起義的展開階段宣告結束。起義者雖然奪回了對赫勒斯滂、拜占庭的控制權,恢復了自己經濟上的自由,但把起義向南推進到埃及已不可能。雙方就此進入相持階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