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任中敏 (1897年 - 1991年12月13日),中国著名词曲学家,戏曲理论家[1]敦煌学家。原名讷,曾用笔名二北、半塘。江苏省扬州市人。他毕生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著述500多万言。其学术成就主要在词曲和唐代音乐文艺的研究方面,理清了汉乐府、敦煌歌辞、声诗、词、散曲的音乐线索,并横向梳理了唐代与音乐有关的各门类艺术,创建了相关理论。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奖[2],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博士生导师[3]

任中敏
中国著名词曲学家,戏曲理论家
出生   1897年
  江苏省扬州市
逝世 1991年12月13日
国籍 中国
别名 二北、半塘
职业 词曲学家,戏曲理论家

目录

生平简介

任中敏(1897~1991)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戏曲理论家、敦煌学家。原名讷,字中敏,号二北,别号半塘。扬州人。1897年农历五月七日,任先生生于扬州的一个商人家庭。6岁时开始识字,15岁考入常州第五中学,19岁转入扬州省立八中。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得到曲学大师吴梅赏识,遂专攻词曲。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至扬州、南京等地执教,继至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教授词曲。1923年任教于苏州东吴大学,寓居吴梅家,尽读词曲善本。后执教于镇江中学、江苏省立栖霞乡村师范等校。1951年任四川大学文学教授。1980年调回扬州工作,先后任扬州师范学院词曲研究室主任、中国古代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国首批博士生导师。1991年12月13日,病逝于扬州,终年95岁[4]

任中敏毕生从事戏曲史、戏曲理论和唐代音乐文艺的研究。主要撰著有《敦煌曲初探》、《敦煌歌曲校录》、《唐戏弄》、《教坊记笺订》、《优语集》、《唐声诗》、《敦煌歌辞总编》、《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集》等,这些论著对唐代戏剧、音乐作了有益的研究。其中,《唐戏弄》获"第一届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集》获"第五届中国图书奖"荣誉奖,《唐声诗》获"江苏省首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荣誉奖[5]

学术贡献

任中敏一生的主要事业,是研究古代词曲和敦煌遗书。从二十年代,他以"二北"的笔名发表《词曲通义》,《散曲丛刊》等著述数十种五百余万字,从而确立了词曲研究宗师的地位。"二北"者,取北宋词与北曲之义也。从四十年代起,他从北宋往前追研,从而开辟了唐代声乐文艺学研究的新领域。

任中敏早年师从著名戏曲学家吴梅,致力北宋词学和金元散曲及其音乐理论的研究,著有《作词十法疏证》、《散曲概论》、《曲谐》等,另辑有元、明、清历代散曲作家集30余种,编纂戏曲理论丛书《新曲苑》。在《新曲苑》中主要收录了散见的曲话、曲论、曲韵、曲谱等方面的资料,为汇集和研究古典戏曲史料及其理论著作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任先生在戏曲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对戏曲起源的探讨和研究。他的代表作《唐戏弄》(1958)是继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以后,专门研讨唐至五代的唐戏发展演进过程的著作。全书8章65节,,除了概述戏曲发展历史外,还就辨体、剧录、伎艺、脚色、演员、设备等方面,详细论述唐代已粗具戏曲表演艺术的初期形态,并追索和考证唐戏的脚本、戏台、音乐、化妆、服饰、道具等特征。从而提出"我国演故事之戏剧,固早始于汉,而盛于唐",以及周有"戏礼",汉迄隋有"戏象",唐有"戏弄",宋以后有"戏曲"的主张,反对割断宋元戏剧院和唐戏剧之间的承启联系,他的著述还有《古剧衡源》、《傀儡戏探源》等专题论文,和采录西周以来历代俳优艺人的优语《优语集》。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敏受聘为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这时他正酝酿着学术生命中的一次飞跃,确定了一个崭新的学术工程:唐艺研究。今天的学术界称为唐艺学。这是任中敏创建的一门新学科。这里的"唐艺",特指与文学相联系的"艺",尤其是音乐文艺。其研究对象包括唐代的"戏弄"(唐代的戏剧)、"声诗"(配合歌唱的齐言诗歌辞)、"杂言歌辞"(民间的及文人借鉴民间形式所作的"长短句"歌辞)、"大曲"(较大型的歌舞及与之相配合的歌辞)、"著辞"(酒宴中的歌、舞与之相为一体的歌辞)、"说唱"(说、唱结合以述故事)等。联系到他早期的学术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他对一些传统的命题,如词的起源、古代戏剧的发生、发展的段落形态等等,获得了全新的认识;而其深层的意义,则在于展示文学在社会活动中的功能和价值,打破学术界长期以来单一的作家文学和文本主义的研究倾向,从而有助于对"古代文学"作一全面而生动的考察与理解。

自五十年代始,任中敏先生对唐代音乐文艺进行开拓性研究。他的《教坊记笺订》雏形成于1952年,后经改进,于1962年7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该著首列"唐代音乐文艺研究发凡",于研究唐代音乐文艺颇开门径。他指出:"唐代音乐颇盛,词章颇盛,伎艺颇盛,凡结合音乐之词章与伎艺,兹简称曰音乐文艺,订为此项之研究对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近90万字的《唐声诗》,可视为任中敏唐代音乐文艺研究方面的代表作,也是二十世纪唐诗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性成果。全书以追溯源流、辨明格调、建立理论的综合研究方法,探得唐代诗乐及唐人歌诗实况,于长期以来重文不重声的唐诗研究中具有别开生面的特点,丰富了人们对唐诗艺术的认识,使唐诗许多特点的成因得到更加贴切合理的解释,并为后来者研究"声诗"打开了思路。

任中敏深入研究了声诗在音乐性质上与燕乐、清乐、胡乐的关系,在伎艺形态上与舞蹈、大曲、杂歌、杂吟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解析了声诗与长短句歌辞体的关系,提出唐代之歌辞乃齐杂言并举并存,齐言对杂言的影响固然有,但绝非如若干学者所言杂言体由齐言体孕育转化而成,二体是"兄弟关系",而不是"父子关系",这对过去的词之起源说乃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反拨。

任中敏
任中敏

所著《唐声诗》对于相关材料的搜罗极其丰富。一是收集整理了唐代确实存在、或可能存在的曲调名;二是从唐代文人诗集及民间歌辞中收集整理了大量确曾歌唱、或有歌唱之可能的齐言歌辞;三是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相关记载,并综合论述了各种观点,为唐代文艺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敦煌学研究

任先生对于敦煌学有精深独到的研究。任中敏研究敦煌遗书达20多年,先后出版《敦煌曲初探》、《敦煌曲校录》。在他的力作《敦煌歌辞总编》里,他为敦煌歌辞的研究制作了一份详细的年表,并按照杂曲、只曲、联章、大曲等体裁,分类收录了敦煌歌辞一千五百余首,同时对所有歌辞都进行了严格的订正、辨伪、复原、分析、比较和研究。是对宋词和金元散曲研究的新见解。

敦煌遗书中歌辞的整理,二十年代只有罗振玉《敦煌零拾》所收法藏本《云谣集》前半部和朱孝藏《强村丛书后编》所收英藏本《云谣集》的后18首,加上零星杂辞,总数不满百首。四十年代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问世,收辞160余首。五十年代,由于我国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学者视野开阔,到任中敏编《敦煌曲校录》时,已收曲子及大曲540余首。六十年代,香港学者饶宗颐和法国学者保罗·戴密微合撰了《敦煌曲》一书,录辞318首。七十年代初,任中敏着手编撰《敦煌歌辞总编》,到1984年才告完成,1987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把敦煌写卷中的歌辞扩辑到1500余首,全书既有总集性质,又带有总编性质,合歌辞与考订、论述于一编,反映了敦煌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史、选两家的敦煌研究铺平了道路。

发愤著述

任中敏的学术成就是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获得的。从不被理解到一部部巨著艰难辛酸地出版,被戏称为"敲锣卖糖(唐)"事业。

在1980年以前的近30年里,由于政治的原因,他几乎没有上过讲台;居住在成都焦家巷、壁环村或水井街的一处阴暗狭小的房间里;白天背着装有热水瓶、旧日历纸片的背篓往图书馆读书,晚上整理所抄录的资料,凌晨时伏案写作。在中国的学术史上,这是一个相对萧条的时期,但性格刚强的任中敏却使它成为学术生涯的黄金时期。1955年,在接受肃反运动隔离审查之前,任中敏完成并出版了《敦煌曲校录》和《敦煌曲初探》两部著作。1962年前,任中敏以右派和历史反革命的身份,撰就了《唐戏弄》、《教坊记笺订》、《唐声诗》、《优语集》等4部书稿,并出版了前面两部。文化大革命毁掉了他的全部手稿,包括篇幅达数百万字的《唐宋燕乐集成》;但他利用劳动改造的余暇发愤编著了《敦煌歌辞总编》。此书后来伴随他作了两次远途迁徙:1978年,在旅居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兼职研究人员之时,他借助北京图书馆的缩微胶卷对全书资料作了校订和补充。1980年回到故乡任扬州师院教授后,他续加补订,在90岁那年看到了这部作为毕身学术之总结的巨著问世。以上7部著作,300多万字,以曲艺、戏剧、音乐之三足,支撑起了一个系统的唐代文艺学。1981年,已是85岁高龄的任中敏,由扬州师院向国家申报硕士生导师资格,而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这是异数。他一共指导了3位博士生,其中有两位现已在他们就读过的博士点上继承老师的事业,担任博士生导师。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认为宋以前"不具备真正的戏剧形式",任中敏对此首先提出怀疑。而戏剧作为声乐文学与艺术的结合,古代无录音、录像资料,正统文学史家也不屑一顾,其文字载录多存在于民间教坊与石窟之中,人们难以见到。任先生冒雨冲风,访贤探幽,搜得数千万言原始资料。然后爬罗剔抉,排比勾玄,形成自己独立而系统的见解。1951年,54岁的任中敏经中共中央西南局统战部介绍,摆脱设摊卖豆的生涯,到四川大学任教。他订立了一个宏大的计划:写《唐艺发微》八大部著作,每部一百万字左右,并寻求出版社出版。他说,从此不卖五香豆,改为卖糖(唐),敲锣卖糖了。

1955年6月11日,任先生58岁生日时《唐戏弄》搁笔。《唐戏弄》是他计划中《唐艺发微》的第一部,计90万字,以大量史料论述唐戏之盛。他从剧目、曲词、道具、程式等方面作全面考察,将唐戏分为八大类:1、声诗;2、长短句;3、大曲;4、变文;5、戏弄;6、酒令;7、雅乐歌辞;8、琴曲歌辞。这本书的出版,将会向广大读者打开唐代声乐文艺百花园的大门。可不幸的是,1957年任先生被错打为右派。第一颗"糖丸"未被卖出,就面临关门歇业之险,作家出版社独具慧眼,仍愿担风险出这本书,就同先生商量,改个名字。任先生说:"这好办,只要书能出来,随便叫什么都行。前人搞全唐诗,我不敢同他比。我论唐戏,只谈戏剧,不谈排优、百戏,只是一个'半边体',算半个唐,就叫'半唐'吧。"出版社在排印时,"唐"前又加个土旁,成"半塘"。任老提出去土旁,但已来不及改。从此"半塘"这个名字叫响了古典文学研究界。

1962年,任先生的《教坊记笺订》由中华书局出版。1980年,经他的学生胡乔木、蒋南翔与有关方面商谈,调到扬州师范学院工作。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同年《优语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4年,《唐声诗》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7年,《敦煌歌辞总编》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海内外学术界一致公认,120万字的《敦煌歌辞总编》是敦煌学回到中国的宣言书(日本人曾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 任老笔耕七十余年,当《敦煌歌辞总编》出版的时候,他与学生王小盾合作的《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集》 、与助手童健合作的《唐著词》也都列入出版计划。从而,《唐艺发微》八大部的计划基本完成。1987年6月,同人为他90寿辰庆贺,他致答辞时笑谈数十年敲锣卖糖的艰辛。谭佛雏教授在签名簿上顺题:巴蜀维扬,九十星霜;半生事业,敲锣卖糖。

著作

任先生的主要著作: 《新 曲苑》三十四种(1930),《散曲丛刊》十五种(1954), 《词曲通义》 (1931),《敦煌曲初探》(1954),《敦煌曲校录》(1954),《唐戏弄》(1958),《优语集》(1981),《唐声诗》(1982),《敦煌歌辞总编》(1987), 《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集》 (1990)等。

著作简介

《散曲丛刊》

散曲总集。共收散曲著作15种。其中元人选本2种:杨朝英《阳春白雪》、《乐府群玉》(有人以为胡正臣子胡存善所编)。元人专集4种:马致远《东篱乐府》,乔吉《梦符散曲》,张可久《小山乐府》,贯云石、徐再思《酸甜乐府》。明人专集5种:康海《东乐府》,王磐《王西楼先生乐府》,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沈仕《唾窗绒》,施绍莘《花影集》。清人总集1种:《清人散曲选刊》。任中敏论著3种:《作词十法疏证》、《散曲概论》、《曲谐》。

收在本丛刊中的作家专集,很多是从元明以来的别集、曲选、曲谱、笔记等书中辑录而成的;编者对各书都写有提要,校订讹谬,按谱断句,有些还附有序跋或诸家评论,于原书的版本、体例及作者生平、艺术表现多所考述。编者自己的著作《作词十法疏证》阐发元人周德清的散曲学说;《曲谐》为曲话体裁的评录与品藻;《散曲概论》系统论述散曲的体制、特点、作法、流派和发展,有作者的见解。编者论曲主本色,崇尚豪放尖新、自然活泼的风格,但又不废其他风格、流派,对散曲理论、历史发展和作家作品的论述也比较允当。有1930年上海中华书局排印本。

任中敏
任中敏

《敦煌曲校录》

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年初版,兼取俗曲,收作品500多首。复经二十余年研究增订成《敦煌歌辞总编》(1987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七卷,据其对唐曲的研究观念,将联章体佛曲全部收入,所收敦煌歌辞达1500多篇,颇具规模。任氏学识渊通,时具特见,但录文不尽据原卷,且有任意改写处。

《唐声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本书从浩瀚的唐代诗歌海洋里选取确曾歌唱、或有歌唱之迹可寻的诗篇及其曲调,其选录标准是以声为本,视其声乐如何而定。任中敏论声诗之"声",不是平上去入四声之声,而是真正的音乐之声,虽然四声之说可以因诗韵平仄谐协而益于入乐歌唱,但是断不可凭诗之平仄、叶韵而直指为声诗,只有能否入乐歌唱,才是判断声诗的主要依据。《唐声诗》中具体列出一百五十六调,从"创始"、"名解"、"别名"、"音调"、"调略"、"律要"、"辞"、"乐歌"、"舞"等方面一一考察,其细致程度是以往对音乐文体的研究中所没有的。

逸事

任中敏早年笃信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曾任胡汉民的秘书。胡被蒋介石幽禁后,改作教育工作,在南京创办汉民中学。1937年11月底日军逼近南京时,汉中迁来桂林,设在市东的穿山,占地近百亩。

他办学非常严格,聘请的师资要求有真才实学,许多是知名的学者、教授。学生均在校食宿,过集体生活,讲究校容风纪,每周劳动两小时,体育不及格者也不准升级。汉中的教学质量,有口皆碑,大学录取率极高,在大西南享有盛誉。任中敏办学办出了特色,有许多轶闻流传人口。

其独生子原也在汉中读,因在教室吵闹触犯校规,他硬是将其开除了。夫人很伤心,逼他到城内找学校转学。结果他亲自挑行李送儿子进城上学,一时传为笑谈。他对学校总务工作管等也很严,要办的事,细微末节也写在纸上,不准稍有出入。有一次他设便晏请全校教师,酒菜都上了,却没有摆筷子。有人问怎么回事,总务主任说,校长的单子上没写要放筷子。大家哄堂大笑,他却一本正经地说,是我写漏了,责任不在赵主任。抗日战争期间,桂林教育界曾流传所谓"八怪",任中敏就是"一怪",还有无锡国中教授梁漱溟、两江师范校长唐现之、江苏教育学院院长高阳等。所谓"怪"者,与众不同也。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