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儀禮》為儒家十三經[1]之一,內容記載着先秦的各種禮儀,其中以記載士大夫的禮儀為主。秦代以前篇目不詳,漢代初期高堂生傳《儀禮》十七篇。另有《古文儀禮》五十六篇,已經遺失。《儀禮》與《周禮》、《禮記》,並稱《三禮》。

據黃以周《禮書通故》卷一考證,《禮》這一經典的名稱在歷史上變動不一,且互相混淆。西漢時,目前被稱為儀禮的經書彼時被稱為《今禮》與古禮五十六篇《禮》相對,闡釋它的有大戴、小戴、慶氏三家學派。至東漢,《三禮》的稱呼出現,「禮」便不再專指這十七篇了。而禮與記最初是分開的,並非合稱禮記。鄭玄在東漢時註解了這十七篇禮的四十九篇記,到了魏晉時期人們將四十九篇「記」稱為《小戴禮》,將本來是《小戴禮》的這十七篇「禮」稱為儀禮,是混淆了禮與記的區別,而這一訛誤則保留了下來。在鄭玄的時代,尚沒有儀禮這一稱呼,約至東晉時,人們才將這十七篇被剝奪了名稱的《小戴禮》稱為儀禮,而小戴禮這一名稱則一直被冠在四十九篇「記」之上。

目錄

簡介

殷商、周朝時有名目繁多的典禮,素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之稱,非有專門職業訓練並經常排練演習者,不能經辦這些典禮。秦始皇焚書坑儒後,《禮》已不傳,只有高堂生能背誦,漢代只剩《儀禮》十七篇,分為冠婚、朝聘、喪祭、射鄉等四類。《儀禮》十七篇,除《士相見禮》、《大射禮》、《少牢饋食禮》、《有司徹》等四篇之外,其餘各篇之末都有「記」。《喪服》一篇其下又有「傳」,相傳是孔子門人子夏所作。漢代初只稱為《禮》,為禮的經,又稱「士禮」。禮學家彭林先生分析說:「一般認為,高堂生把《儀禮》傳給蕭奮,蕭奮傳給孟卿,孟卿傳給后蒼,后蒼傳給大戴(戴德)、小戴(戴聖)、慶普,這就是漢代的《禮》學的所謂五傳弟子。但是,《史記·儒林傳》所記,在蕭奮之前還有徐氏,蕭奮之《禮》當得自徐氏,徐氏與高堂生的關係不詳。」

漢代五經中的《禮經》即為《儀禮》,「儀禮」一名最早出現在范曄後漢書》中。晉代正式稱漢代《儀禮》的傳本有四種,即大戴本、小戴本、慶普本和劉向《別錄》本。今《儀禮》所存文本為今文本。今文經只有十七篇。比古文經少三十九篇。

《儀禮》詳盡地記述了古代宮室、服飾、飲食、喪葬之制,猶如一幅古代社會生活的長卷。唐賈公彥撰《儀禮疏》十七卷,南宋時與鄭玄之注合刊為《儀禮註疏》。元人敖繼公《儀禮集說》一書。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宋代張淳撰《儀禮識誤》。胡培翬有《儀禮正義》。

出土版本

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王莽新簡《儀禮》,是迄今所見最古寫本。共有469枚木[2]、竹簡,字體為隸書,簡正面或背面編有順序號碼,簡面有削改和勾畫圈點的記號。分為甲、乙、丙三本:甲本木簡398枚,每枚長55.5~56厘米,寬0.75厘米,含《士相見》、《服傳》、《特牲》、《少牢》、《有司》、《燕禮》、《泰射》7篇;乙本木簡37枚,長50.05厘米、寬0.5厘米,內容僅《服傳》一篇;丙本竹簡34枚,長56.5厘米、寬0.9厘米,內容僅《喪服》一篇。

視頻

儀禮 相關視頻

三字經028:儒家十三經中的「三禮」指哪三禮?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46《十三經》都有哪些儒家經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