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報怨
孔子是有名的君子,自然是非常善良的。孔子一輩子強調克己復禮,強調慎獨,強調溫良恭儉讓。但《論語·憲問》記錄了一段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故事——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為什麼不是以德報怨,也不是「以默抱怨」「以忍抱怨」呢?因為這樣會「無以報德」,也會姑息養奸。
孔子不主張「以德報怨」,朱熹從人性論的向度上分析了孔子在施教於人上的原因:不提倡「以德報怨」是聖人認為「以德報怨」「出於有意之私」。朱子註:「於其所怨者,愛憎取捨,一以至公而無私,所謂直也。於其所德者,則必以德報之,不可忘也。或人之言,可謂厚矣。然以聖人之言觀之,則見其出於有意之私,而怨德之報皆不得其平也。必如夫子之言,然後二者之報各得其所。然怨有不讎,而德無不報,則又未嘗不厚也[1]。」
因為極少有人能誠心誠意地做到「以德報怨」,而不是出於本心的這種看上去的道德行為,在孔子認為還不如不去做。不是誠心而為,便是包藏私心,別有企圖,而人慾與天理相對,滅私慾才能明天理,這樣看來,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慾」的學說主旨不能不說是與孔子的「直」論有莫大關係,或者是有直接繼承關係的。所以對於怨者,順着公理天性,以「直」報之,才是真正的天下至理,聖人之道[2]。
眾所周知的包青天就是我國歷史上「以直報怨」的代表人物,他用自己的剛正不阿來回擊那些把持朝政的奸臣,不管是誰枉顧法紀,損害國家,損害人民大眾的利益,都要受到應有的懲罰[3]。
海瑞,又是一個「以直報怨」的典範,一生克己奉公的做法。讓其不僅在當時被百姓所愛戴,被朝臣所敬畏,被皇帝所任用,也讓其在《明史》中留下了:海瑞剛正不阿,玉汝於成,其風骨可與汲黯、包拯相提並論的評價,為後世所銘記[4]。
包拯,海瑞不只能用這個「直」來保護自己,而且還能保護人民大眾不受人欺負,這大概就是聖人所說「以直報怨」的意思了吧。
曾仕強:很多人會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他們從一開始就理解錯了
目錄
參考資料
- ↑ 怎麼理解孔子的「以直報怨」?,知乎,2015-06-09
- ↑ 怎麼理解孔子的「以直報怨」?,知乎,2015-06-09
- ↑ 包青天經典故事,散文吧,2017-06-02
- ↑ 海瑞的故事,豆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