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人文蓬勃槐树街(李瑞奎)

人文蓬勃槐树街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人文蓬勃槐树街》中国当代作家李瑞奎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人文蓬勃槐树街

青白江区城厢镇位于成都平原的东北部,从宋代嘉祐二年(1057年)至1950年10月,为金堂县的县城,有近千年的县治史,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镇。槐树街,在老县城来说是人人皆知、家喻户晓的一条老巷子。很早以前,这条巷子里就有家家户户栽种槐树的风俗习惯,余家大院内过去有五颗古槐,何道台书房院有三颗古槐,米家花园也栽有古槐。人们把槐树视作吉祥的象征,民间有“门前一棵槐,进宝又招财”的说法,槐树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读书之人则将“槐”与“魁”字体相似联系起来,寓意五子登科、金榜题名的夺魁之意。历代诗人对槐树的赞美诗句举不胜举,有如王维赞槐:“槐色阴清昼,杨花惹暮春。”韩愈颂古槐:“夹道疏槐出老根,高甍巨桷压后尘。”苏轼咏槐街:“槐街绿暗雨初匀,瑞雾香风满后尘。”老县城的人们都习惯将这条巷子称为槐树路。

查阅清代嘉庆版《金堂县志》记载,这条巷子在清中期时就称之为槐树巷。再翻阅民国十五年版的《四川通志金堂采访录》记载:“金堂县城自康熙五年设官建治,即辟县治四门,四大街:曰东大街、曰南大街、曰西大街、曰北大街。乾隆,东街、西街通建石路。嘉庆十七年,县知事谢惟杰复修南街及上北街石路。同治初,知县事徐璞玉续修下北街石路。光绪,各街复行补修,并增修西街旁道,曰槐树街。民国十四年,在籍绅、前仁寿县知事陈时江复商请驻防上校黄礼成、知事叶菁年购石建修东街旁道,曰黄叶街。从此六街整洁,市政得资振理矣。”由此可见,清代乾隆、嘉庆、同治时期都对老县城的街头巷尾进行了修缮改造,光绪时期增修西街旁道(槐树巷),改名为“槐树街”。与此同时,本街士绅在槐树街的西街入口处立一道石匾:“槐树街。”足以证明槐树巷改称槐树街是在清代光绪年间。   解放后,槐树街上的大多数院落作为公产,廉价租给当地居民。槐树街北连糠市巷,南接老西街,在清代晚期,南北两端入口都设有进出的木门,守护整条巷子的安全。从西街入口进入槐树街,青砖牌坊门上方有一道石匾,隐约可见上刻有“槐树街”三字,落款为:光绪某某年、士绅立。受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影响,石匾倾斜,怕误伤过往行人,为安全起见,房管所将石匾拆下。如今,人们想起这块百年石匾时,已不知去向,无影无踪也。

跨过青砖牌坊,进入槐树街的第一个院子,是现在门牌号为槐树街6号院,它在解放前是许姓人家的老宅子,占地面积仅136平方米,大门对面是解放前小有名气的王家花轿铺后门。现在许家院子还完整保留着龙门两侧的青砖空斗山墙,许家院子虽然龙门不大,但两侧的青砖空斗山墙,在槐树街上保留下来是最高大的。山墙使用青砖,采用空斗式砌砖垒墙方法,墙面用近二尺长的菱形铁铆件,里外护墙铆合连接梁柱,防止墙体过高导致倾倒,使墙体更加牢固,稳若泰山。左右空斗山墙屋脊上,两侧的悬鱼已经不见,山墙顶峰处,堆塑有精美的如意纹饰加以点缀,寓意福寿绵长、吉祥平安、祛邪镇宅,是成都平原典型的民居建筑装饰风格。槐树街6号院,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列为第十九批历史保护建筑。 与此相邻的是槐树街12号大院,他就是过去槐树街上的有名大院之一:余家大院以及流沙河故居,原为三进六天井宅第四合院落,占地面积1260平方米。现在大院除龙门改建外,整座院落建筑基本保存完好。原大院龙门山墙呈八字形向外展开,左右两侧摆放石缸,常年保持装满清水,具有风水和消防的意义。大门两边,各有一座石鼓,石鼓象征非富即贵,也有辟邪除秽的作用。院内有八个天井,房屋数十间。院中铺设石板,两边砌石条,便于雨天行走无忧。院内有槐树参天、石缸鱼池、花园绿地。两庑环廊、大厅中堂、高悬金匾,满满的一厢书香门第之家。

著名诗人、作家流沙河先生的故居就在余家大院的左侧“延英”这道圆门内。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城厢人(今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四川大学毕业。1950年参加工作,曾任《川西农民报》编辑,《星星》诗刊编辑,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第七届全委会名誉委员。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独唱》《故园别》《游踪》《农村夜曲》《告别火星》《流沙河诗集》《流沙河诗存》等,诗论《台湾诗人十二家》《隔海说诗》《写诗十二课》《十二象》《余光中100首》《流沙河诗话》等,散文《锯齿啮痕录》《南窗笑笑录》《流沙河随笔》《流沙河短文》《书鱼知小》《流沙河近作》等,短篇小说《窗》等。诗作《理想》《就是那一只蟋蟀》选入中学课本,惠及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现在槐树街12号已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定名为“流沙河故居”,列为第十七批成都市历史保护建筑。 

余家大院的对面就是米家花园,始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原为五进四合院木结构宅第院落,系典型的川西大户豪宅园林式建筑,占地2665平方米,建筑面积2412平方米,现存有门厅、北厢房和过厅等建筑。龙门两侧的白灰墙上至今还保留有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宣传壁画。整个建筑规模宏大,对研究清代园林式建筑风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座米家花园的前主人姓陈,名介东,是他继承的父辈祖业。其父陈授昌,清代康熙时期在省外做官,相传官至知府,回故乡后修建的,有土地上百亩。陈介东娶妻生有一子,小名少少,不知是何缘故,少少从早到晚莫名其妙哭哭啼啼、嘤嘤咽咽,用尽很多办法都不奏效。一次少少哭闹时,母亲生气地将瓷碗摔在地上,伴随着“啪”的一声响,瓷碗当即粉碎,少少的哭声戛然而止,竟然破涕为笑。陈介东知道此事后对夫人说:“只要他哭,哄不住,你就摔碗。”大户人家说话就不一样,他家用的碗都是价格昂贵的细瓷碗,普通百姓是用不起的。不久之后,陈介东就病逝,留下孤儿寡母,夫人为把儿子抚养成人,开始慢慢变卖土地,少少长大成人后,又染上吸食鸦片的陋习,土地都卖光了,又将花园房产全部卖给了米家,仅留下一间栖身的偏房,从此这座花园院落豪宅改名换姓称之为米家花园,名称沿用至今。

母子俩将家业败光后,连唯一的一间栖身偏房也卖了,无家可归,住进城门洞,沦落讨口为生。但这母子俩还不失彬彬有礼,少少见到娘来了,总是弯腰拱手道:“老太太请。”母亲则回礼道:“少少请。”这就是当地人说他们母子俩是:鹦鹉飞了架子在,不失范。自以为过去是官宦人家,落到这种一无所有的地步,也不能失去礼仪。最终母子俩饿死于城门洞。

大约在1943年,米家花园再次易主,转卖给了叫王启万的大户人家,买了米家花园的当天晚上,为庆祝又置办了一桩家产,王启万在槐树街上燃放焰火架子,引来众多邻里围观,甚是热闹。

从米家花园来到槐树街33号,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晚清二品大员何元普何道台老宅。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是槐树街上有名的大院子,这座大院为四进四合院园林式建筑,青瓦木质结构,墙裙使用木板拼接。可见庭院深深而十弯九倒拐,院内前后打有两口水井,一口在何道台书房院后门过廊,至今尚存。何道台老宅与其它传统院落迥然不同,进入龙门后,走左侧一条曲折过廊,迂回依次通向每个天井院落。最后一座院落与他的何道台书房大院滴水为界,后门与后门互通。书房大院大门开在城墙边的西城边街上,现在是糠市巷91号。门厅青砖山墙高大,气势恢宏,两侧设有一对精美雕工的石鼓,现仅存两边的石鼓基座。为两进四合院落,一进左右厢房,第二进中堂客厅,左右木结构厢楼,又称绣楼,至今整体建筑尚存。何道台老宅与他的何道台书房院连成一片,在一个中轴线上,是何道台回乡在槐树街建造的“篁溪别墅”。传说何道台生有四子,每人都有各自的院落,何家大院是解放后的称呼,民国以前叫何家公馆。已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列为历史保护建筑。   何元普(1829—1902年)字芝亭,号麓生,又号金台山樵、翡兰旧侣,清代四川省成都府金堂县城厢镇人(今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晚清一代能士,著名学者,佛学大师。少负才气,文韬武略。1860年英法联军攻北京,焚圆明园,他以户部郎中从戎,屡立军功,官至湖北荆宜施道台和甘肃安肃道道台。后因得罪上司被弹劾,于强壮之年愤然还乡,著述终老。他擅长诗文、楹联、书法,著有《藏豹山房诗文集》《静斋手书楹帖存稿》等书传世。他喜好禅理,广交高僧大德,与成都大慈寺座元隐山长老、方丈真印和尚、圆光和尚、道行和尚交谊深厚。他除在新都宝光寺大雄殿留有“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 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的天下名联外,在大慈寺山门、大雄殿、藏经楼均留有他撰书的石刻楹联。

槐树街北端与糠市巷对接形成丁字路口,左边的土墙里面,也叫何家花园,里面有花园亭子、戏台楼榭、池塘曲桥。瓦房庭院连成一片,誉为“水阁凉亭”。这是原成都大学副校长何寿先生的私家老院,何寿先生是何道台的侄孙辈,生于1931年,从小在这条街这座院里生活长大成人的地方。

槐树街,仅仅三百米左右的老街巷上,先后出现了三位进士,一位举人,这是人杰地灵、人文蓬勃兴起之街。迄今为止,许家院子、余家大院、流沙河故居、米家花园、何家公馆、何道台书房、水阁凉亭等,仍基本保持百年前的整体建筑风貌,而槐树街上的崇文风物同样随处可寻。城厢镇西街片区,是城厢古镇上老院落建筑群最多的地方,虽然经历了百年沧桑,但至今原有格局尚存,仍历历在目。据悉,城厢古镇有重建四座城门的计划,这无疑是一件重要决策,是一件大好事,是天府文化古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西街片区修旧如故改造完成后,整体上将成为城厢千年古镇的一张靓丽的名片。[1]

作者简介

李瑞奎,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