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有名詞。

關於中國文字的起源[1]主要有兩種觀點:起源於刻畫符號和「圖畫文字」起源說[2]。我們現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目錄

名詞解釋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生產的按市場價格計算的商品和勞務總值的按人口平均值。國民生產總值是西方國家使用的概念,它不僅包括物質生產部門生產的商品和勞務的價值,也包括非物質生產部門(金融、保險、社會服務和文化娛樂事業等等)和居民服務行業(理髮、浴室等)提供的非生產性服務的「價值」,連資產階級國家機關人員和家庭僕役領到的再分配收入也包括在內。

國民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

計算國民生產總值的通用方法是「支出法」,即按社會最終使用的產品和勞務來計算,它包括四部分:

1、售予消費者作為最後消費的商品和勞務;

2、作為將來生產用的固定資本的投資儲備;

3、售予政府的商品和勞務;

4、售予外國人或輸出商品和勞務的純額。

國民生產總值計算方法是以資產階級的庸俗經濟學中生產三要素的理論以及凡是經過市場的服務都是生產收入的理論為基礎的。按照這種理論,勞動取得的工資、資本取得的利潤和土地得到的地租都是生產收入。這種理論和計算方法完全掩蓋了利潤、利息、地租的剝削性質,把剝削階級的收入看作是永恆的和合理的。馬克思對這種理論早已作了透徹的批判。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作用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資本主義國家反映生產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最綜合指標,在國際經濟核算和國際經濟水平對比中廣泛應用,因為它把生產和人口兩個因素都包括在內。例如聯合國確定可以接受國際援助的最不發達國家的標準是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水平確定的,聯合國會員國繳納會費的高低也是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水平決定的。世界銀行給各國貸款往往也參考接受貸款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水平來決定。

資本主義國家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與社會主義國家人均國民收入的差別

資本主義國家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與社會主義國家人均國民收入的差別在於:社會主義國家人均國民收入不包括非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務或服務的收入和固定資本折舊、間接稅,而資本主義國家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則包括。

其中,人均國民收入是一國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按人口平均的國民收入占有量,反映國民收入總量與人口數量的對比關係。人均國民收入水平是衡量一國的經濟實力和人民富裕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較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不同的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將一個國家核算期內(通常是一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與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或戶籍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準,為了更加客觀的衡量,經常與購買力平價結合。

術語解釋

國民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地區)所有常住機構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成果。國民生產總值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水平。按可比價格計算的國民生產總值,可以計算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經濟增長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