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縣
亳縣
|
|
|
亳縣一般指亳州 亳(bó)州,簡稱亳,古稱「譙(qiao)城」,安徽省轄地級市。亳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活動,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炎黃時代,帝嚳(黃帝曾孫)代顓頊為帝,都於亳。商成湯滅夏建立商朝,在亳立都190年。 自秦時置譙縣以來,歷經朝代更迭,大都系州、郡或縣建制,其間魏黃初二年(221年)封譙郡為 「陪都」。元至正15年(1355),劉福通擁韓林兒在亳州稱帝,建"宋"政權,以亳州為國都,亳州正式成為"三朝"古都之地。
區域面積8522.58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11月1日,亳州市常住人口499.6844萬人。
亳州市轄渦陽、蒙城、利辛和譙城三縣一區,其中譙城區為市委、市政府機關所在地。中心城區規劃面積擴大到218平方公里, 城鎮化率年均增速居安徽省第1位。截至2020年,亳州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擴大到117.4平方公里。
亳州有現代中藥、白酒、食品製造及農產品加工、汽車及零部件、文化旅遊、煤化工及新能源、電子信息、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勞動密集型裝備製造等十大產業。
亳州是中原地區連接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橋頭堡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世界中醫藥之都、 百強藥企業半數落戶亳州, 是全球最大的中藥材集散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皖北旅遊中心城市 和省域交匯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發展區。
2020年8月,全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授予亳州「全國雙擁模範城市」稱號。
2020年1-12月地區生產總值累計1806.01億元。
目錄
歷史沿革
夏時,亳州境西北為有虞氏,東南為塗山氏。
商成湯滅夏建立商朝,在亳立都190年。
商時,亳州境內建有嵇方國。
西周,周武王封神農之後建立的姜姓焦國,由河南陝縣遷都於此,並修築焦城 。春秋初期,焦國被陳國所滅,焦城屬陳國。魯僖公二十三年(前637年),楚國伐陳國,奪取境內的焦城、夷邑(今城父鎮)。
秦時,置譙縣、城父縣,屬泗水郡。譙縣後隸屬碭郡。
西漢時,屬沛郡。東漢建武十八年,(42年)在譙縣治豫州刺史部。東漢時期州成為一級行政區,其中豫州刺史部治所為譙郡(今安徽省亳州) 。轄區在今河南南部、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東的河南東部、安徽北部、江蘇西北角及山東西南角。下轄潁川郡、汝南郡2郡,梁國、沛國、陳國、魯國4國,縣九十七個。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正月,分沛國治譙郡譙縣治所 。註解:東漢時期行政名稱,比如幽州是薊縣(今北京),豫州是譙縣(今亳州)等等,並非指的是縣城。《潁川郡,汝南郡,梁國,沛國,陳國,魯國,這些只是地界名稱並沒有實權。類似今天華北地區,華南地區,北京雖然屬於華北,但是北京管轄華北 ,同樣的道理譙縣雖然是沛國地界,但是譙縣管轄沛國。譙縣代表是豫州。豫州刺史部相當於現在中央一級政府,直接管轄兩郡,四國,九十七個縣》。
三國時期,魏黃初二年(221年),封譙郡為 「陪都」,與許昌、長安、洛陽、鄴並稱 「五都」。譙郡轄相縣、蕭縣、酇縣、費亭、苦縣、宋縣、城父縣、山桑縣、銍縣、竹邑縣、符離縣、蘄縣、洨縣、龍亢縣、虹縣。西晉時,在此置譙國,後又為譙郡,治譙縣。北魏正始四年(507年),為南兗州治所。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北周滅北齊,南兗州屬於北周。鑑於譙城為軍政重鎮,北周在譙縣設置總管府,統轄數州。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周靜帝將南兗州改稱亳州。
隋大業三年(607年),改亳州為譙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譙郡更名為亳州,下轄譙縣(今譙城區)、山桑縣(今蒙城縣)、城父縣(今譙城區城父鎮)、臨渙縣(今安徽濉溪臨渙鎮)、酇縣(今河南永城酇城鎮)、鹿邑縣(今河南鹿邑縣西南)、永城縣(今河南永城)、真源縣(今鹿邑縣)8縣。武德五年(622年),在亳州置總管府,轄亳、宋、潁、沈、譙等州。武德七年(624年)改亳州總管府為都督府。
宋時,亳州屬淮南路,宋真宗升亳州為集慶軍,置節度使,統縣七。
金時,屬南京路,下轄6縣5鎮。
元時,亳州屬汴梁路,下轄6縣。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劉福通起兵反元,擁韓林兒於亳州稱帝,建 「韓宋」政權,以亳州為都城三年。
明朝初年,亳州為縣,屬南直隸鳳陽府。弘治九年(1496年),又升縣為州,境內設義門巡檢司。
清初,亳州屬安徽布政使司直轄。雍正二年,亳州轄譙縣、太和縣、蒙城縣(今蒙城、渦陽和利辛部分地區)1864年,清廷鎮壓捻軍後,析譙縣、蒙城縣、阜陽縣各一部設渦陽縣。
民國元年(1912年),國民政府降亳州為亳縣,由省直轄。
民國37年(1948)2月,中原野戰軍第十一縱隊解放亳縣縣城。
民國37年(1948年)8月成立亳州市。 [50] 1950年10月,更名為亳縣人民政府。1956年6月,改稱亳縣人民委員會。
1964年,國務院決定從阜陽、渦陽、蒙城、鳳台各劃出一部成立利辛縣。
1986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改亳縣為亳州市(縣級),隸安徽省阜陽地區,以原亳縣行政區域為亳州市行政區域。同年6月4日召開亳州市成立大會 。
1998年1月14日省委、省政府決定,亳州市改由省直轄 (副地級) 。
2000年5月11日,國務院批覆設立地級亳州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譙城區。亳州市設立譙城區,以原縣級亳州市的行政區域為譙城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文化巷。將阜陽市管轄的渦陽縣、蒙城縣、利辛縣劃歸新設立的地級亳州市管轄。亳州市轄渦陽縣、蒙城縣、利辛縣和新設立的譙城區。
2021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實施方案》,上海市奉賢區幫扶安徽省亳州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底,亳州市轄渦陽縣、蒙城縣、利辛縣和譙城區3縣1區,其中譙城區為市委、市政府機關所在地,全市共有鄉鎮、街道89個,其中鄉鎮79個,街道10個。政府駐譙城區希夷大道588號。
地理環境
亳州市位於安徽省西北部,地處華北平原南端,距省城合肥330公里,位於東經115°53′~116°49′、北緯32°51′~35°05′,北依河南省商丘市,西與周口市鹿邑縣接壤,西南部與阜陽市毗連,東部與淮北市、蚌埠市相倚,東南部與淮南市為鄰,區域面積8522.58平方千米 。
亳州市全境呈東南西北向斜長形,整個亳州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以1/9000地面自然坡降向東南微傾。西北部譙城區詹樓地勢最高,海拔42.5米;東南以利辛縣展溝南部最低,海拔22米,相對落差20.5米。由於受河流蜿蜒切割變遷和黃河歷次南泛的影響,形成平原中崗、坡、碟形窪地相間分布,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徵。
亳州市轄境與黃河決口扇形地相連,屬平原地帶,地勢平坦,僅東部有龍山、石弓山、齊山、狼山、雙鎖山等10餘處石灰岩殘丘分布,除蒙城和渦陽零星分布的剝蝕殘丘以外總體為典型的黃淮堆積型地貌,為近代黃河泛濫沉積區域,微地貌分為河漫灘、泛濫微高地、泛濫坡平地、決口扇形地、河間窪地、河間平地、低丘7種類型。
亳州市土壤類型主要有砂礓黑土、潮土、棕壤土和石灰土。其中砂礓黑土(又叫青黑土)是一種具有腐泥狀黑土層和淺育性砂礓層的暗色土壤,是古老的農業區耕作土壤之一,分布面積最大,約占全區總面積的71.6%;潮土系黃泛沉積物發育而成,約占總面積的23.2%;棕壤土系老的黃土性衝擊母質所形成,分布於河流中游沿岸,呈帶狀分布,占土地總面積的1.5%。石灰土系以石灰岩為主的風化積物發育而成,均集中在小山丘周圍,約占土地面積的3.7%。
亳州市氣候處在暖溫帶南緣,屬於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有明顯的過渡性特徵,主要表現為季風明顯,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適中,無霜期長,四季分明,春溫多變,夏雨集中,秋高氣爽,冬長且干。因氣候的過渡性,造成冷暖氣團交鋒頻繁,天氣多變,年際降水變化大,全市歷年平均氣溫14.9℃,平均日照2184小時,平均無霜期213天,平均年降水量831毫米。
亳州市轄區內流域面積1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367條,5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72條,100 平方公里以上河道42條,分屬淮河水系和洪澤湖水系。主要幹流河道有渦河、西淝河、茨淮新河、北淝河、芡河等。
渦河左岸自譙城區牛集鎮靈子門行政村代橋自然村首先入境,東南流經渦陽縣至蒙城縣移村集出境入懷遠縣,境內長173公里,流域面積4039平方公里;西淝河自譙城區淝河鎮入境,東南流經渦陽縣,至利辛縣展溝鎮出境 入鳳台、潁上縣界,境內長123.4公里,流域面積1871平方公里;茨淮新河自利辛縣大李集鎮入境,向東流經利辛縣境南部,至蒙城縣鄒樓出境入懷遠縣,境內長66公里,流域面積1401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亳州市土地總面積為852258公頃,其中農用地面積707929公頃,建設用地面積124790公頃,未利用地面積19539公頃。
2005年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資料顯示:亳州市有農用地707929.4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83.07%,其中耕地598701.97公頃,在三縣一區土地利用中均占主體地位,在各縣區空間上的分布較為均勻;園地6725.02公頃,主要分布於譙城區;林地23189.03公頃,在各縣區均有分布,以譙城區為最;牧草地108.11公頃,約80%的牧草地分布於渦陽縣;其他農用地79205.31公頃,各縣區其他農用地在其農用地中所占比例以蒙城縣為最高,其次是利辛縣。
亳州市有建設用地124789.60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4.64%,其中城鄉建設用地105135.62公頃,各縣區城鄉建設用地占其建設用地總規模比例介於76.49%-90.37%之間,高低順序依次為譙城區、渦陽縣、蒙城縣、利辛縣;交通運輸用地8987.81公頃,均勻分布於各縣區;水利設施用地9484.50公頃,過半分布於利辛縣;其他建設用地1181.67公頃,主要分布於渦陽縣、蒙城縣。
亳州市有其他土地19538.9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29%,在各縣區分布比例譙城最高,利辛最低,渦陽、蒙城兩縣居於兩者之間。
截至2015年底,亳州市活立木總蓄積量1227.51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18.26%,林木綠化率22.14%。亳州市中藥材種植400多個品種,種植面積52.28千公頃,在中國《藥典》上冠以「亳」字的就有亳芍、亳菊、亳桑皮、亳花粉。
人口
2020年,亳州市常住人口499.7萬人 。譙城區常住人口為1537231人,與2010年亳州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409436人相比,增加127795人,占全市人口比重為30.76%。渦陽縣常住人口為1170719人,與2010年亳州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212054人相比,減少41335人,占全市人口比重為23.43%。蒙城縣常住人口為1101640人,與2010年亳州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62080人相比,增加39560人,占全市人口比重為22.05%。利辛縣常住人口為1187254人,與2010年亳州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167087人相比,增加20167人,占全市人口比重為23.76%。
政治
市委書記
杜延安
市委副書記、市長候選人
鄧真曉
市委副書記
張志強
常務副市長
劉輝
副市長
李軍、鄒桂武、侯化、曹振萍、應國君
參考資料(截止2021年7月)
經濟
2019年,亳州市全年生產總值(GDP)1749.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38.2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621.8億元,增長10.5%;第三產業增加值889.0億元,增長10.2%。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3.6 :35.7:50.7調整為13.6:35.6:50.8,其中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25.7%。人均GDP33314元,比上年增加3498元。
2019年,亳州市全年財政收入214.3億元,比上年增長7.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6.1億元,增長12.6%。全部財政收入中,增值稅增長9.8%,企業所得稅增長4.4%。財政支出373.4億元,增長8.7%,科學技術、教育、衛生健康、社會保障和就業分別增長10.9%、19.5%、8.7%、11.4%。全市民生支出307.2億元,占總支出的82.3%。深入實施33項民生工程,累計投入195.5億元,比上年增長15.2%。
第一產業
亳州市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是全國糧食主產區之一;經濟作物以玉米、棉花、煙葉、蔬菜為主;畜禽養殖業發達,渦陽、蒙城、利辛曾被譽為「黃牛金三角」。
2018年,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875.5千公頃,比上年擴大5.5千公頃,建設優質專用糧食生產基地138.7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7.4千公頃,擴大1.3千公頃。棉花種植面積1.6千公頃,擴大0.1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68.3千公頃,擴大3.6千公頃。中藥材種植面積56.6千公頃,擴大6.8千公頃。
2018年,全年糧食產量487.8萬噸,下降2.6%。其中,夏糧302.3萬噸,下降3.6%;秋糧185.5萬噸,下降0.9%。油料產量3.9萬噸,增長5.1%。棉花產量0.2萬噸,增長11.8%。蔬菜產量269.9萬噸,增長6.8%。
2018年末,全市生豬存欄123.3萬頭,比上年下降0.7%;全年生豬出欄260.7萬頭,增長2.9%。肉類總產量30萬噸,增長4.8%,其中豬牛羊肉產量21萬噸,增長2%。禽蛋產量7萬噸,增長2.5%。牛奶產量0.8萬噸,增長16.7%。水產品產量5.1萬噸,增長1.8%。
2018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780.5萬千瓦,比上年增長3%。成為全國唯一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區全覆蓋的省轄市。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新建農產品安全民生工程快速檢測體系77套。新認證「三品一標」企業38家、產品73個,新增鞏店香椿等3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2018年末,全市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549家,較上年新增6家,其中國家級4家,省級50家。全市新建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範點(社)11個,年末擁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19905個,合作組織成員111.2萬人。獲批省級以上休閒農業示範點1個、省五星級農家樂1個,建成扶貧農家小院40家。
2020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872.8千公頃,比上年擴大0.9千公頃,小麥種植面積436.7千公頃,擴大0.1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8.1千公頃,擴大0.4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75.5千公頃,擴大2.2千公頃。中藥材種植面積58.1千公頃,擴大0.8千公頃。
2020全年糧食產量505.2萬噸,比上年增長1.1%。其中,夏糧316萬噸,增長0.1%;秋糧189.2萬噸,增長2.9%。油料產量4.4萬噸,增長6.4%。棉花產量0.8萬噸,下降24.2%。蔬菜產量296.3萬噸,增長4.7%。
2020年末全市生豬存欄172萬頭,比上年增長19.8%;全年生豬出欄256萬頭,增長2.5%。豬牛羊肉產量25.2萬噸,下降7.2%。禽蛋產量9.2萬噸,增長21.1%。牛奶產量0.8萬噸,增長20.0%。水產品產量5.3萬噸,與上年持平。皖北黑豬、皖北鬥雞(亳州鬥雞)、黃淮山羊等3個品種列入省級畜禽品種遺傳資源目錄。
2020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813.1萬千瓦,比上年增長2.2%。農田有效灌溉面積456.5千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6.5千公頃。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商標)達12件,新認定「三品一標」農產品146個,小麥新品種「國禾麥19」榮獲全國強筋小麥評比冠軍。渦陽高爐家酒入選中歐地理標誌協定首批保護名錄。新建改建農村綜合服務社(中心)57家、農家店162家。蒙城縣獲評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2020年末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570家,較上年新增10家,其中國家級5家,省級60家。全市新建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範點(社)20個,較上年新增6家,年末擁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22882個,合作組織成員86.2萬人。獲批省級農產品加工強園2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總數390家,省級農業產業化示範聯合體43個。
第二產業
亳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有七大領域,分別是:新能源汽車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業、生物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節能環保產業。
2018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905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8%。國有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生產增長較快,增幅分別比規模工業高了1.9個和0.4個百分點。
2018年,全市32個工業行業中,23個保持增長,增長面達71.9%。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增長51.4%,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9.8%,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增長12.6%,醫藥製造業增長7.8%,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61.5%,五大主導行業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65.9%。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6.1%。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4.8%;農產品加工產值增長10.1%;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7.5%。
2018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統計的主要產品產量中,精製食用植物油增長26.5%、鮮、冷藏肉增長20.4%、白酒增長2.7%、服裝增長55.7%、塑料製品增長38%、商品混凝土增長125.6%。
2018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67.7%。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2.9%;利稅增長5.2%,其中利潤增長4%。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酒、飲料和精茶製造業,醫藥製造業,金屬製品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製品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等10個行業利潤均超億元。
2018年,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97.2億元,比上年增長11.3%。房屋建築施工面積661.5萬平方米,比上年減少106.1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405.4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67.6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2018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0億元,比上年增長11.6%。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40.2億元,增長11.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49.8億元,增長11.7%。按消費形態統計,商品零售額518.6億元,增長11.1%;餐飲收入71.4億元,增長15.7%。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195.8億元,增長12.3%。
2018年,全市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吃、穿、用類商品零售額分別比上年增長20.8%、11.5%和9.9%。其中,糧油類增長24.8%,肉禽蛋類增長16.3%,服裝類增長11.7%,化妝品類增長9.4%,日用品類增長2.4%,中西藥品類增長8%,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5.4%,石油及製品類增長11.2%,汽車類增長7.1%。
2018年,全年進出口總額8.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5.4%。其中,出口7.2億美元,增長19.1%;進口1.2億美元,增長87.4%。從出口經營主體看,生產型企業出口增長7%,貿易型企業出口增長99%。從出口商品看,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分別增長86.3%和6.9%。大力實施外貿主體培育壯大工程,孵化進出口實績企業63家。先後組織44家企業參加境內外展會,達成出口成交額近億美元;組織112家企業參加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2018年,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7家;實際到位省外資金722.3億元,增長36.1%;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9億美元,增長15.4%。組織參加2018世界製造業大會和中國國際徽商大會,全市集中簽約和招商活動簽約項目73個,總簽約金額795億元,同比增長10.7 %。積極推動企業「走出去」開展對外合作,培育3家外經主體。
2018年,全年入境旅遊人數10.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2.2%;國內遊客2697.9萬人次,增長18.4%。旅遊總收入205.8億元,增長19.9%。其中,旅遊外匯收入2254.7萬美元,增長27.9%;國內旅遊收入204.4億元,增長19.9%。年末全市共有4A級旅遊景點(區)7處,星級酒店16家,旅行社30家。建成北部遊客集散服務中心、林擁城景區旅遊服務綜合體,新建旅遊停車場36個、旅遊標識標牌160塊,新建改建旅遊廁所200座。推出「道源問道」中華傳統文化之旅精品示範線路,獲批國家級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1個、省級2個。大力實施旅遊富民工程,推出鄉村旅遊精品線路7條,成功創建省優秀旅遊鄉鎮6個、旅遊示範村12個,獲批省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3個。
2018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人民幣口徑,下同)2112.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69.4億元,增長14.6%。其中,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440.1億元,增長13.8%;住戶存款餘額1277.7億元,增長13.9%。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662.8億元,比上年末增加325.6億元,增長24.4%。其中,短期貸款705.4億元,增長7.6%;中長期貸款935.7億元,增長39%,中長期貸款中個人消費貸款414.2億元,增長39.8%。
社會事業
2018年,全年共投入城市建設維護資金15. 6億元。市區新修主幹路網26.8公里,配套設施正在完善。市主城區新增道路補盲攝像機3100台;新增醫院、學校、景區、龍頭企業重點部位補盲攝像機1500台;市視頻數據平台攝像機接入達6.3萬台。城市日供水綜合能力16.1萬噸,自來水普及率達99.5%。液化氣年家庭用量0.2萬噸,用氣人口35.4萬人,城市氣化率達97 %。年末園林綠地面積3708.2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為37.3%,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5.9平方米。中心城區發展邊界增加到218平方公里,城市藍線、綠地布局、建設用地性質得到科學優化調整。三縣一區新城區路網、電網、水網、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加快推進,老城區老舊小區、雨污分流管網、小街巷改造和斷頭路打通等工程有序實施,新城建設、老城改造齊頭並進、持續提速,群眾居住環境進一步改善。
2018年,全年全市新農村建設規劃48處,規劃面積934.7萬平方米,竣工面積565.3萬平方米,搬遷農戶7223戶。全年市級美麗鄉村財政專項投入42959.8萬元,省級中心村編制建設項目645個。深入推進農村環境「三大革命」,建成鄉鎮污水處理設施80個,改造農村廁所10.2萬戶,回收有毒有害垃圾3583噸。拆除農村破舊房屋248.3萬平方米。完成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項目3.1萬畝,整改違法用地3484畝,補充耕地3萬畝,建成高標準基本農田91萬畝。建設「四好農村路」2060公里,改造農村公路危橋152座,新增通客車建制村40個。完成農村電網升級改造投資2.7億元。鋪設天然氣鎮鎮通管道84.9公里。村級紅白理事會實現全覆蓋。
2018年末,全市普通高校2所,在校學生1.3萬人。各類中等職業學校(不含技工學校)24所,在校生6.2萬人。普通高中27所,在校生8.5萬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3.5%,比上年上升0.2個百分點。普通初中267所,在校生23萬人,初中階段適齡人口入學率100%。小學1115所,在校生53.1萬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各級各類成人學校畢業生1.1萬人。全面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受益學生76.3萬人。「教育扶貧聯絡員架起農村娃扶智連心橋」的工作經驗被國家扶貧領導小組推薦為「2018年全國扶貧優秀案例」。高考實現歷史性突破,考入北大、清華的學生總數突破8人。
安徽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亳州市第一中學
亳州市第二中學
渦陽縣第一中學
蒙城縣第一中學
渦陽縣第二中學
渦陽縣第四中學
利辛縣第一中學
利辛高級中學
普通高等學校
亳州學院
亳州職業技術學院
2018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1890個,其中醫院78個,衛生院9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15個,婦幼保健院(所、站) 5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5個。衛生技術人員19991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197人,註冊護士8904人。醫院、衛生院實有床位數21454張。全年診療2252.6萬人次。村衛生室1288個,鄉村醫生和衛生員5228人,農村有醫療點的村占總村數的100%。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業人口562.4萬人,參合率達105.7%。
數據更新於2020年
亳州市人民醫院
亳州市中醫院
亳州市華佗中醫院
亳州市第五人民醫院
亳州城市展覽館
2018年末,全市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5.3萬人,比上年增長2.1%。全市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49家,全社會研發經費增長26.7%。獲評國家知識產權示範企業、國家和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13家,獲批建設省技術創新中心、省重點實驗室各1個,獲批省重大新興產業專項和省重大科技專項11項,新增省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4家,青年創客空間獲評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市中醫藥產業技術研究院正式成立。聚力招才引智,新建高水平創新平台5個,新增院士、博士後科研工作站6家,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45人。全年受理專利申請6154件,授權專利2007件。
2018年末,全市共有體育場地1440個,其中體育場17個,體育館2座。全年在國際和國內的重大比賽中,我市運動健兒獲30枚金牌、26枚銀牌和43枚銅牌。「全民健身」系列主題活動蓬勃開展,全年共舉辦百人以上群眾體育活動170次,其中現代體育項目群眾活動131次,民間傳統體育群眾活動39次。初步建成「十五分鐘健身圈」,市體育館正式投用,國際全程馬拉松賽、全國航模公開賽等20餘項知名賽事在我市舉辦。
2018年末,全市共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286個,文化館5個,公共圖書館5個,博物館6個,鄉鎮綜合文化站85個,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1個,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基地3個。全市農村公益電影放映17543場,送戲下鄉2635場,為全市1424個農家書屋配送圖書10.6萬冊。全市組織群眾文化活動800多場次、開展城市廣場公益演出300場、組織扶貧文藝宣傳演出79場、送戲進敬老院300場,完成627個數字農家書屋建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8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6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項,省級名錄38項,市級名錄112項。廣播電台4 座,中波發射台和轉播台1座,廣播人口覆蓋率100%。電視台4座,有線電視用戶7.2萬戶,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100%。全年出版報紙 2種,總印數1007萬份。市文化館正式建成,市廣電中心主體封頂,市數字檔案館基本建成,市博物館成為全省首家夜間開放的博物館。
2018年末,全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27.3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25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16.1萬人。全市參加工傷、生育保險人數分別為25.7萬人和20.6萬人。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全面推進,年末被征地農民參保人數15.8萬人。全市城鄉低保水平進一步提升,全年發放低保金4.7億元,城鎮低保年末保障1萬人,農村低保年末保障16.7萬人。
2018年末,全市有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3.2萬張,收養各類人員1.1萬人。城鎮建立各種社區服務設施648個,鄉鎮、街道及縣(市、區)級社區服務中心88個,綜合性社區服務站101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3.1億元,籌集公益金3226.8萬元。
自2021年12月3日起,依據《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亳州市區的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430(元/月)。
交通運輸
2018年,全年公路旅客運輸量3496萬人,下降13.3%,公路和水運貨物運輸量35027萬噸,增長3%;公路旅客運輸周轉量30億人公里,下降9.4%,公路和水運貨物運輸周轉量983.4億噸公里,增長5.5%。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255萬噸,下降76.1%。
2018年末,全市民用汽車擁有量57.8萬輛,比上年增長14.5%,其中私人汽車49.9萬輛,增長14.7%。轎車擁有量24.4萬輛,增長16%,其中私人轎車23.6萬輛,增長16.1%。全市城區年末公交營運車輛1240輛,出租車營運車輛3005輛。
「十三五」期間,亳州機場至高鐵南站軌道交通將開始建設,投資30億元。
亳州市內有311國道、105國道和202、203、224、305、307、308省道在此交匯,濟廣高速公路(濟南-廣州),寧洛高速公路(南京-洛陽),許亳高速公路(許昌-亳州),宿登高速公路(宿州-登封)、濟祁高速公路(濟寧-祁門)構成亳州市「井」字型高速公路網。S307一級公路完成改造,濟祁高速永利段等建成投入使用。
亳州市內有京九鐵路、青阜鐵路縱貫全境,商合高速鐵路、三洋鐵路將貫穿亳州 。
亳州境內有客運站亳州站、渦陽站、亳州南站、蘆廟站、古城東站。
2016年中國民航局正式批覆亳州機場場址,場址位於亳州市譙城區和渦陽縣交界處,機場跑道位於劉竹村,機場航站樓位於立德北側標里鎮崔樓村。機場總投資40億元,其中機場軌道交通30億元。
亳州市內建有亳州大寺港、渦陽港、蒙城港、利辛港等,有渦河、茨淮新河、西淝河、阜蒙新河、利闞新河、惠濟河等6條航道,航道總里程362公里,通航里程286公里。
地方文化
2016年,亳州市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項,省級名錄20項,市級名錄77項。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夾弦
五禽戲
老子傳說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棒鼓舞
捻軍歌謠
亳州剪紙
莊子傳說
蒙城歌謠
盧家笙製作技藝
陳摶老祖心意六合八法拳
高爐家傳統釀造技藝
淮北梆子戲
淮北大鼓
清音戲
九曲黃河燈陣
亳州二夾弦
華佗五禽戲
泗州戲(拉魂腔)
大班會
晰揚掌
千年古井貢酒釀造工藝
武術:亳州地處中原,武風昌盛。鄉民多習武,特別是回民練武成風。亳州歷史上武人輩出,晰揚掌、陳摶老祖心意六合八法拳均產生於亳州。
剪紙:亳州的舊時大戶人家閨女出嫁,每件嫁妝都貼有色彩鮮艷、構圖新穎的剪紙,亳州一些人家的室內和許多單位的會議室,都飾以民間特色的剪紙。
高蹺:亳州高蹺是人踩在木棍上表演,通常是訓練有素的團體。
大班會:是由亳州班房衙役創造的一種舞劇。「亳州大班會」又稱「拉秦檜」、「鬼會」,大班會中的主要人物是通過典型的、性格化的舞蹈動作,刻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
三斗:亳州社會有很多消遣娛樂活動,如鬥雞、鬥蟋蟀、鬥鵪鶉、踢毽子、聽書、聽戲、養鳥、養花、下棋、搓麻將等,最有特色的是前三種,被稱為「民間三樂」。
肘擱:是亳州民間舞蹈的一種,已有數百年歷史。肘擱分「座子」和「架子」兩部分。「座子」由體格強壯者擔任,回族尚武,故多由回民擔任。
二夾弦:又名兩夾弦,也稱"大五音"。國家非物質文化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山東西部以及河南東部及北部,江蘇北部,安徽省北部一帶的地方戲。亳州二夾弦特色鮮明,清音唱腔優美、婉轉悅耳。曲牌除正牌《滿江紅》等外,還有雜曲10多個。曲目有《西廂記》、《白蛇傳》、《紅樓夢》、《西遊記》等。
亳州梆劇:又稱「淮北梆子戲」、「安徽梆子」、「土梆子」,是流行於淮北地區的藝術個性化比較強的地方戲曲劇種,也是安徽省具有較大影響的劇種之一,是亳州最受歡迎的一戲劇劇種。
華佗五禽戲:是漢族民間廣為流傳的、也是流傳時間最長的健身方法之一,由五種模仿動物的動作組成。五禽戲又稱「五禽操」、「五禽氣功」、「百步汗戲」等。據說由東漢醫學家華佗創製。1982年6月28日,中國衛生部、教育部和國家體委把五禽戲等中國傳統健身法作為在醫學類大學中推廣的「保健體育課」的內容之一。
特色飲食
亳州牛肉饃做法有三道工序:第一道是做餡兒,用上好黃牛肉剁成肉泥,佐以粉絲、蔥、姜及多味材料,拌勻後,其形狀以能成形不塌架為準;第二道是和面,面和好之後要"醒"好,然後用手按成薄皮,層層捲入肉餡,直到皮薄如紙;第三道是炕,先把炭火生旺,再於旺火上蓋一層炭灰,厚度以不露明火為準。然後放上平底鍋,兌上清香油,把牛肉饃放鍋里文火細炕,並不斷轉動,使其受熱均勻。
亳州鍋盔又叫壯饃,是一種獨特的食品。做法是,取大塊麵團反覆揉"熟",做成臉盆大一個圓餅,厚約寸許,直徑一尺到二尺,表層粘上一層芝麻,放在平鍋上文火干炕。
油炸饃又稱油槓,為亳州獨有。其形似油條,卻比油條短而粗,其味道也似油條,但比油條鬆軟可口。
蒙城撒湯源於亳州市蒙城縣。撒為肉湯、肉雜之意,因其字生僻,人誤寫為"撒湯"、"殺湯"等。雁湯是用老母雞、豬排等為原料,燉好後,打雞蛋在碗裡,攪拌勻後,用肉湯澆沏,製成肉湯蛋花茶。
太太魚是亳州的一道特色菜。其名源於亳縣縣太爺(清末武將)之妻。
蒙城油酥燒餅以小麥麵粉為原料,用木炭、煤炭或烤箱烤制。質量要求是底面一樣,層多邊不硬,出爐後點火即燃。面以鹽水和,並按季節調整用鹽量,反覆揉制,再拽成一二尺長的面帶,均勻抹上預先制好的豬油、元茴、花椒、蔥等混合佐料,卷好製成餅狀。入爐前塗以醬色油和芝麻,入爐烘烤時要掌握火候和爐溫。烤熟後餅呈黃色。
亳州市近現代工業源於傳統手工業。在春秋戰國時期,當地已能製造陶等器皿。三國時期的釀酒,唐代的絹織,宋代的縐紗以及明清時期的減酒、醬胡芹、萬壽綢、毛氈等亳產手工產品,在全國享有盛譽。清宣統元年(1909年),同茂順蛋廠建立,成為亳州現代工業的發端。
魏武小磨香油
亳芍
亳桑皮
亳紫菀
亳州牡丹
古井貢酒
高爐酒
煙草
亳桐
黃牛
豪門貢菊冰茶
中渦1號楊樹
觀堂大蒜
秦大園蘿蔔
蘇趙梨
洺流子酒
紅堂鼓
紡織
苔干
三官核桃
亳菊
亳花粉
古城王魁知麻花
風景名勝
2016年,亳州市共有4A級旅遊景點(區)6處。境內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26餘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7處,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8家,占全省的三分之一。著名的人文景觀有:新石器時代尉遲寺遺址、花戲樓、太清宮、曹操運兵道、華祖庵、曹氏宗族墓群等,在安徽三大旅遊版塊中,以亳州為重點的文化旅遊區是其中之一。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花戲樓
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花戲樓,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亳州市花戲樓路,渦水南岸,原名大關帝廟,又稱山陝會館,是一座建於清康熙年間的專供演戲的建築。
曹操地下運兵道,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亳州市人民路老城區地下,以大隅首為中心,向四面延伸,分別通達城外。
曹操宗族墓群,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曹操宗族墓群覆蓋着亳州近12公里的地方,已開出來的有董園二號墓和章園一號墓。據考證董園二號墓是曹操的祖父曹藤之墓,章園一號墓為曹操父親曹嵩之墓。
曹騰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市區魏武大道路西的曹氏家族墓群北側,是曹操祖父曹騰的墓葬。
曹嵩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曹騰墓西北處,是魏武帝曹操父親的墓葬。
尉遲寺,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蒙城縣許疃鎮畢集村東,它是父系氏族晚期部落聯盟首領所居住的村寨或城堡,被史學界稱為"中國原始第一村",被評為1994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華祖庵是後人祭祀東漢神醫華佗的廟祠,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市區曹魏遺蹟鬥武營和先醫廟、神農氏衣冠冢之間。
萬佛塔,位於亳州市蒙城縣城東南,原名插花塔,俗稱蒙城磚塔,是皖北地區著名的佛教建築,1981年9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塔體內外鑲嵌佛像八千餘尊,故名萬佛塔。此塔在宋代屬興化寺,明代屬慈氏寺。故又名興化寺塔、慈氏寺塔。
文廟,又名孔廟、黌學、學宮、聖宮,俗稱聖人殿.1998年5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亳州市蒙城縣新城路中段路北。
莊子祠,位於亳州市蒙城縣東郊。據《蒙城縣誌》記載,北宋元豐元年(1078年)蒙城縣令秘書丞王競為紀念戰國時期着名思想家、文學家、蒙城鄉賢莊子,在渦河北岸漆園故址首建莊子祠堂。主要建築有"逍遙堂"、"夢蝶樓"、"觀魚台"等。
天靜宮,又名老君殿、太清宮,在亳州市渦陽縣渦河北岸的老子出生地鄭店村。1985年5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明一統志》、《欽定四庫全書》、《中都志》等書均記載說天靜宮為老子所生之地.在亳州東120里福寧鎮。
江寧會館,1989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市區古泉路中段,清代南京藥材商人集資興建,具有祭祀神靈、祈福求財,交流信息、商務活動,方便起居、娛樂休閒三大功能。[1]
參考文獻
- ↑ 中共亳縣工委紀念館建成開館,搜狗, 2020-10-29 07: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