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京漢鐵路

中文名: 京漢鐵路

原 名: 盧漢鐵路

創建時間: 1897年

創建者: 湖廣總督張之洞

隸屬單位: 漢口鐵路局

京漢鐵路,原稱盧漢鐵路(京廣鐵路的組成部分),是盧溝橋鄭州漢口鐵路,是甲午中日戰爭後中國清政府準備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由天津關道盛宣懷為督辦大臣,統籌盧漢鐵路的修建。1898年底,從南北兩端同時開工,1905年11月15日鄭州黃河大橋建成。1906年4月1日全線竣工通車,全長1214公里,改稱京漢鐵路。


2019年4月12日京漢鐵路入選由中國科協調宣部主辦,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共同承辦的「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 (第二批)」。[1]


目錄

鐵路歷史

京漢鐵路原稱盧漢鐵路,在國民政府時期,北京稱北平,所以又叫平漢鐵路。俄、法兩國在取得東三省和滇越鐵路的直接經營權益之後,又串通、拉攏比利時合股公司出面套取盧漢鐵路(盧溝橋至漢口)的貸款權。盧漢鐵路的盧溝橋至保定段,原已於1897由清政府按合同規定,將以上兩段於1897年10月統交比利時公司接辦。


比利時公司接辦後,南端終點改為漢口玉帶門;北端起點改為經北京西便門至正陽門(前門)西車站。盧漢鐵路是甲午中日戰爭後,清政府準備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1888年冬,李鴻章奏請修建天津至通州的鐵路。慈禧太后下令軍機大臣與各地方官員各抒己見。


先修幹線

兩廣總督張之洞1889年向清政府提出了先修幹線的建議,提出了自己的盧漢鐵路計劃。張之洞奏請每年撥款200萬兩銀子備修路之用,得 到了允諾。隨後,為生產盧漢鐵路所需要的鋼軌,張之洞開始籌辦漢陽鐵廠等一系列重型工廠。


每年200萬兩銀子對龐大的工程無疑是杯水車薪,並且僅僅撥款一年,就因東北局勢緊張,清政府下令「移盧漢路款先辦關東鐵路」。1895年年底,清政府決議興建盧漢線,原來打算鐵路實行「官督商辦」,由各省富商集股修建。但當時清政府信譽掃地,華商「各懷觀望」 ,無人問津,不得已只好舉借外債。


借款築路

1896年10月,直隸總督王文韶、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設立鐵路總公司,以大官僚買辦、天津關道盛宣懷為督辦大臣,統籌盧漢鐵路的修建。借款築路的消息一經傳出,美、英、法、比等國的公司派代表蜂擁來華,競相兜攬。張之洞認為其他國家胃口太大,而比利時是個小國,鋼鐵資源豐富,鐵路技術成熟,最主要是他們「於中國無大志」,比較讓人放心。


1897年3月17日,比利時駐漢口領事法蘭吉見張之洞面商築造盧漢鐵路事宜。經過談判,清政府最終與比利時人達成了協議。1898年6月,《盧漢鐵路比國借款續訂詳細合同》和《盧漢鐵路行車合同》正式簽訂,清政府向比利時公司借款450萬英鎊(年息5厘,9折付 款,期限30年)。 該合同規定,築路工程由比利時公司派人監造;所需材料除漢陽鐵工廠可以供應外,都歸比利時公司承辦,並享受免 稅待遇。


在借款期限30年間,一切行車管理權均歸比利時公司掌握。這不僅使中國完全喪失了鐵路主權,還在財政上受到巨大損失,為以後帝國主義者利用債款關係掠奪中國鐵路權開了一個極為惡劣的先例。


大舉興建

合同簽訂後,此前僅斷斷續續修築了100多公里的盧漢線,終於可以大舉興建了。光緒二十四年,清政府又以同樣的條件,向比借款1250 萬法郎。盧漢鐵路的盧溝橋至保定段,清政府按合同規定,於1897年10月統交比利時公司接辦。


比利時公司接辦後,南端起點改為漢口玉帶門,該鐵路從南北兩端同時開工。比利時公司為了加速工程進度,節省費用,偷工減料,結果建築的線路質量極低。像黃河大橋這樣的重要工程,該橋由比利時人設計,總長3010.2米,共102孔,是盧漢線上最長的橋樑。


施工期間

比利時公司為了減輕投資負擔加快施工進度,基樁深度不夠,施工期間就有8個橋墩被洪水沖毀。橋建成後,保固期只有15年,行車時速 僅為10公里~15公里,在歷年洪水期內均需要拋擲大量蠻石。全線通車時,全部工程投資4349.8787萬兩白銀,平均每公里造價為35813 兩白銀。該線路上包括漯河(郾城)在內共建有長度20米以上大中橋127座(包括黃河特大橋)。鋼軌大多是漢陽煉鐵廠製造的。橋樑大 都是鋼結構,但類型複雜,載重等級不一致。盧漢鐵路包括漯河(郾城)初設車站70個,後陸續增加至125個。


1906年4月1日(光緒三十二年),連接北京與漢口的全長1214.49公里的宏大鐵路幹線盧漢鐵路正式全線通車運行。因力主修建這條鐵路才被派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與直隸總督袁世凱一道驗收工程後,改盧漢鐵路為京漢鐵路。


正式通車

1906年4月1日,京漢鐵路全線正式通車。中日甲午戰爭以後,清廷頒布上諭,要「力行實政」,修鐵路被置於實政的首位。1895年12月,清廷政府諭令盧漢鐵路商辦。但張之洞在募集商股的過程中多方受阻,不得不把修築盧漢鐵路的任務交給盛宣懷。盛宣懷承辦盧漢鐵路的款源主要是借洋債。比利時一舉奪得了盧漢鐵路的貸款權,1898年6月,《盧漢鐵路比國借款續訂詳細合同》和《盧漢鐵路行車合同》在上海簽訂,借比利時款112.5萬法郎,息5厘,九扣,期限30年。


京漢鐵路於1898年開始修築。盧漢鐵路北端盧溝橋至保定一段,盛宣懷受命督辦鐵路總公司之初即請領官款承建,長132.7公里。南端漢 口通濟門至灄口一段,張之洞於議借比利時款期間建成,長23.5公里。1898年底,比公司從南北兩端進行勘測。以確定全路正式線路。


附近接軌

1905年9月,南北兩端線路建成,在詹店車站附近接軌,11月25日,黃河鐵橋全部完工。次年4月1日,全線正式通車,改名為京漢鐵路, 干支線共計1311.4公里。1907年 郵傳部尚書陳璧以京漢路大權歸比,動受牽制,乃籌商贖路,而時人亦多以京漢鐵路所借外款權利受損 ,應早清還。


1908年 郵傳部向大清銀行、英國滙豐匯理銀行、倫敦密德倫銀行等借款,贖回京漢鐵路。


民國時期的設站等級大致如下:一等站:北平前門—長辛店—保定府—正定府—石家莊—順德府—彰德府—新鄉縣—鄭州—許州—郾城縣—駐馬店—信陽州—漢口江岸—漢口大智門;二等站:西便門—豐臺—良鄉縣—坨里—琉璃河—周口店—涿州—高碑店—廣水—孝感縣—漢口循禮門—漢口玉帶門;三等站(包括二等站):西便門—豐臺—琉璃河—高碑店—高邑縣—臨城縣—內邱縣—邯鄲縣—馬頭鎮—磁州—豐樂鎮—淇縣—衛輝府—黃河北岸—黃河南岸—臨潁縣—西平縣—遂平縣—確山縣—明港—新店—廣水—花園—肖家港—孝感縣—祁家灣—漢口遁禮門—漢口玉帶門;四等站(包括二、三等站):跑馬場—盧溝橋—竇店—涿州—松林店—淶水縣—易州—梁格莊—北河店—固城—安肅—漕河—於家莊—方順橋—望都縣—清風店—寨西店—新樂縣—東長壽—新安—高遷村—竇嫗—元氏縣—鴨鴿營—臨城縣—鎮內—馮村—官莊—沙河縣—臨洺關—王化堡—馬頭鎮—磁州—湯陰縣—官渡鎮—鶴壁站—淇縣—塔岡—陸王墳—小冀鎮—亢村驛—詹店—黃河南岸—滎澤縣—謝莊—薛店—新鄭縣—和尚橋—臨潁縣—小商橋—西平縣—焦莊—遂平縣—新安店—確山縣—長台關—彭家灣—雙河—柳林—李家寨—東篁店—楊家寨—王家店—肖家港—三汊埠—祝家灣—祁家灣—灄口—諶家磯—漢口遁禮門—豐臺岔道—二十六法里道牌南岡窪—坨里岔道。


鐵路管理權

京漢鐵路通車以後,營業發達,在義和團運動的影響和全國人民紛紛要求收回鐵路主權的壓力下,清政府幾經周折,終於在1909年1月, 撥官款500萬兩白銀和借英國滙豐、法國匯理兩銀行款5萬英鎊,還清了京漢鐵路借款,把鐵路贖回,收回京漢鐵路管理權。京漢鐵路的全線貫通,打破了僅依賴於水道與驛道的傳統交通網絡格局,武漢從此邁入了火車、輪船客運齊發,東可至上海,西可達重慶,北可進京城的水陸連運時期。鬧市區不再局限於長江邊的租界一隅,沿鐵路線的迅速繁華對漢口城區的面貌的改觀頗有影響,就連「草廬茅店,三五零星」的礄口至諶家磯一帶,也變得「三十里幾比室直連矣」。


路線布局

京漢鐵路的全線貫通,改變了武漢在近代中國經濟布局中的格局,武漢不再是長江流域中僅充當橫向傳導的角色,縱向的鐵路線在縮短了時間和距離的前提下,還有成百上千的運載力,這更加有力地推動了漢口商業貿易的發展。當時,一位到過漢口的英國人曾感嘆,中國「內地商人很快地利用起這一改善了的交通條件」,通過漢口把湖南湖北河南等省的農產品迅速地散往全國各地。


「粵漢鐵路」股票收藏近百年,曾有媒體報道一名叫孫沂的村民現年50多歲,從祖父那代開始,家中便收藏了一張1913年簽發的股權證明,發行股票的公司是「商辦廣東粵漢鐵路有限總公司」,公司總理兼總工程師便是中國第一條自建鐵路的主持者詹天佑。受委託人、鄰居孫文卿證實,這份股權證明大約是1916年左右,由孫沂的曾祖父孫昭從南洋寄回來的,在孫家收藏了已經近百年。孫家家境一向算不上富裕,而且這近百年間,中國發生了許多重大的事件,孫家甚至將孫昭的大量信函都燒掉了,但是唯獨沒捨得毀掉這份股權證明。不過由於世代務農,孫家也沒人想到能從這些股票中獲得收益。直到這些年孫沂的幾個兒子都在外打工,對股票多多少少有了些認識,才意識到家中原來還有這樣一件「寶貝」。


詹天佑印章

股票每股為5塊銀元,從這張股權證明上可以看出,當時粵漢鐵路公司發行的股票每股為5塊銀元,總共發行了8817562股。孫昭花了60元 ,購了12股。股權證明後面有詹天佑印章,上面還印出粵漢鐵路從廣州(羊城)至今日韶關段的線路圖。


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館長簫茂盛表示,由於發行這些股票的「商辦廣東粵漢鐵路有限總公司」早已不存在,因此想兌現這些股票的希望只能是落空了。不過,作為上世紀初發行的金融憑證,還是具有收藏價值的。記錄「保路運動」重要細節,專家介紹,這份股權證明記錄了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一頁———「保路運動」的許多珍貴細節,歷史價值不小。1911年春,清王朝成立「責任內閣」,於5月9日頒發「上諭」實行「鐵路國有」政策,宣布各省的鐵路幹線一律「收歸國有」,準備以「國有」為名出賣全國鐵路主權。


鐵路國有

5月20日,皇族內閣的郵傳部大臣盛宣懷同英、美、德、法四國銀行團簽訂600萬英鎊的《湖北湖南兩省境內粵漢鐵路、湖北境內川漢鐵路借款合同》,把湖北、湖南、廣東3省人民從美國侵略者手中贖回的粵漢鐵路和川漢鐵路的修築權,又重新出賣,這激起了各階層人 民的憤慨,湖南、湖北、廣東、四川4省大舉展開了保路鬥爭。6月10日,廣東粵漢鐵路股東召開萬人大會,提出「萬眾一心,保持商辦之局」,並致電湖南、湖北、四川各省,謂「鐵路國有,失信天下。粵路於十日議決,一致反對」。


孫沂手持的這份股權證明上附的《本公司章程摘要》中便寫明,「本公司系華商集股自辦,不收外國人股份,並不得將股票轉售及抵押與外國人。如有私行轉售及抵押致牽引外國人干預者,本公司有權將原股東股票註銷作廢。」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從小小的股權證明中可見一斑。2019年4月12日,京漢鐵路入選由中國科協調宣部主辦,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共同承辦的「中國工 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二批)」。湖北:平漢鐵路南局;漢口大智門車站、循禮門車站、江岸車站,黃河南岸站;江岸京漢鐵路工會會員證章(藏於武漢二七紀念館);二七烈士紀念碑、京漢鐵路總工會舊址、施洋烈士陵園;詹天佑故居;河南:二七紀念塔;河北:石家莊車輛廠前街13 號,法式別墅3-4 棟,原石家莊車輛廠法式建築。北京:長辛店鐵路工人俱樂部、工人勞動補習學校、長辛店工人俱樂部、 工人夜班通俗學校、長辛店留法勤工儉學預備班、二七烈士墓、鐵路工人浴池;京漢鐵路告成鐵碑、平漢鐵路線路全圖、平漢鐵路逐段通車時間圖(藏於中國鐵道博物館)、京漢鐵路圖(藏於澳大利亞國立圖書館)。


債券入選理由:甲午戰爭後清政府準備自己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中國早期建成的第一條南北鐵路大動脈;由比利時負責修建,為外國利用債權掠奪中國鐵路主權首開先例;大智門車站被稱為當時亞洲最豪華的火車站;打破了中國傳統上依賴於水道與驛道的交通網絡格局,帶動了沿線城市的繁榮,鄭州、石家莊等被稱為「火車拉來的城市」並逐漸發展成為商業中心和政治中心;中國工人運動的搖籃,長辛店鐵路工人俱樂部是中國近代第一個工人俱樂部,「二七大罷工」是中國工人運動第一次高潮中規模最大、最有影響的一次罷工。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