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阿福德
亨利·阿福德(Henry Alford,1810年10月7日 - 1871年1月12日)是一位英國神職人員、神學家、學者、詩人、聖詩作者和多產的作家,基督教徒。
佛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1],此三種宗教之所以能成為前三大,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三個各自被一部分國家列為國教的宗教,如基督教在歐美的一些國家、伊斯蘭教在中東一些國家、佛教在不丹和柬埔寨分別被列為國教[2]。
目錄
簡介
阿福德出生於英國倫敦。他的家庭已經有5代人擔任英國聖公會的神職人員。他的早年與鰥居的父親一同度過。他是一個早熟的男孩,在10歲以前已經寫了幾首拉丁文頌詩、猶太人歷史和一系列的布道綱要。在接受過各種私立學校的教育之後,他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
1853年9月,阿福德擔任倫敦魁北克小教堂牧師。1857年3月,他被提升為坎特伯雷的教長(Dean of Canterbury),直到1871年去世,他是因過度勞累而損害了健康。
發表作品
阿福德的著作共有約50冊。他是一位天才的畫家,著有圖畫書《里維埃拉》(1870年),同時還富於音樂和機械天賦。除了編輯出版約翰·唐尼的詩集外,他也出版了幾卷自己的詩集,如The School of the Heart(1835年)、The Abbot of Muchelnaye(1841年),以及許多著名的聖詩,其中包括《前進是我口號》("Forward! be our watchword,")。此外他還翻譯了《奧德賽》。
不過,阿福德最主要的名望還是來自於他的紀念碑式的作品《希臘文新約聖經》 (4冊),花費20年時間才得以完成(1841-1861年),第一冊出版於1849年,第四冊則出版於1861年。在這本著作中,他對主要的聖經抄本進行了仔細的校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當時德國的聖經高等批評學的影響,不過只是保持了適度的自由主義立場。這種工作更傾向於語言學方面而非神學方面,它標誌着對舊的說教式的注釋的劃時代的改變,大大改變了新約聖經注釋的方法。阿福德的著作在很長時間內都是該領域的權威著作,仍然是學生們可以從中挖掘出大量有益資料的來源。
視頻
亨利·阿福德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時事熱點世界三大宗教的形成與傳播],搜狐,2006-08-10
- ↑ 全球第一個基督教國家,多災多難至今仍飽受戰火,30%人口吃不飽,搜狐,20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