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五指山市位於海南島中南部腹地,是海南島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也是海南省中部少數民族的聚居地。

五指山市是有名的「翡翠山城」,因海南島上最高山峰五指山而得名,有五指山市熱帶雨林、海南民族博物館、七指嶺 、熱帶植物園、中華民族文化村、臥龍山、太平山瀑布瓊州學院海瑞祖居、瓊崖公學紀念亭、鸚歌嶺甘什嶺、民族博物館和仿古黎村、白沙起義紀念館、仙龍洞 、黎苗民族歌舞長廊、木色旅遊度假風景區等風景名勝。

自治州時期,五指山是海南島南部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為自治州首府所在地轄通什、三亞2市和樂東、保亭、白沙、東方、瓊中、陵水、昌江7縣。

2017年3月,入圍「2017百佳深呼吸小城」名單。

2018年11月,被科技部確定為首批創新型縣(市)。 [1]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五指山市

外文名稱: Wuzhishan

別   名: 通什

行政區類別:縣級市

所屬地區:海南省

下轄地區: 4鎮3鄉

政府駐地: 通什鎮

電話區號: 0898

郵政區碼: 572200

地理位置: 海南省中南部

面   積: 1169平方公里

人   口: 常住人口10.60萬(2016年)

方   言:黎語、閩語(海南話)

氣候條件: 熱帶山區氣候

著名景點:海南民族博物館,五指山,熱帶植物園

機   場: 五指山客運總站

車牌代碼 :瓊D

原   名:通什市

行政代碼: 469001

地理環境

位置

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島中南部五指山腹地,東南鄰保亭縣,西接樂東縣,北連白沙縣和瓊中縣。地理坐標為東經109°19′-109°44′、北緯18°38′-19°02′,面積1128.98平方公里。

交通

經過20年的努力,海南『田』字型高速公路網中的海南環島高速公路已全部建成,為海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交通運輸條件;途徑五指山市的海南『田』字型高速公路網中的海南中線高速公路正在加緊建設中.

地貌

地質資料記載,山體基礎系距今1.4億至1.7億年的中酸性噴出岩所覆蓋。由於長期受自然因素的強烈侵蝕切割,山峰彼起此伏,形似五指,因此得名。境內群山起伏,河谷縱橫,地勢自東向西傾斜。

氣候

五指山地區冬暖夏涼,不受寒潮侵襲,也不受颱風影響。由於獨特的氣候條件,使五指山生物種類繁多,植被分布為熱帶自然景觀。土地組成以中酸性噴岩為主,加上歷年植被的枯枝落葉腐爛,土地較肥沃,適於熱帶和亞熱帶植物生長。

五指山由於海拔高,緯度低,森林密布,光、熱、水資源豐富。此地氣候溫和,屬熱帶山區氣候。年平均氣溫22.4度,1月平均氣溫17度,7月平均氣溫26度,極端最高氣溫35.9度。年平均降雨量為1690毫米,極端最大年降雨量為2810.4毫米,極端最少年降雨量為1055.5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4%,年平均日照為2000小時左右,有「天然別墅」和「翡翠城」之稱。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豐富。高嶺土,大理石,花崗岩,石墨礦,礦泉水等具有很高的開採價值。

生物資源

全市有森林面積860平方公里。森林中木本植物1400種,高級珍貴木材150多種,藥用植物1000多種,還有名貴的五指山蘭花100多種。五指山動物種類繁多,野生動物524種,占全國動物種類的22.2%許多生物種屬為五指山區所獨有。五指山熱帶雨林區有600多種蝴蝶,占中國蝶種的50%,它是唯一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的蝶種。

山地常綠闊葉林山地常綠闊葉林,是以熱帶和亞熱帶科屬植物為主。如山毛樺樟科金縷梅科等種類。還有少量的溫帶科屬,如榛木科的海南特區鵝耳櫪、槭樹科的十蕊槭;粗榧科的粗榧屬和杜鵑花科的杜鵑屬等。主要群落有:陸均松、黃背櫟群落;是海南的主要熱帶植被。

山頂矮林由於受山頂、山脊地形作用影響而成的。群落外貌特徵為喬木比較低矮,分枝多,彎曲而密集,枝幹上常有苔蘚植物附生。主要群落有:櫟子綢、厚皮香、海南杜鵑群落和廣東松、五裂木、微毛山礬群落。它與山地常綠闊葉林是海南主要的水資源。

水資源

五指山市有豐富的水資源,境內大小河流32條,平均流量6.5億立方米,水電蘊藏量7萬多千瓦。已建成的毛陽河梯級電站是海南省「4321」重點水利工程,總裝機容量為25000千瓦,年發電量為8000萬度。

生態資源

五指山地區生態系統保持完好,空氣自淨能力強,經科學監測,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值、氮氧化物檢驗值,均低於國家下限標準0.05mg/和15mg/X ,空氣純淨無粉塵,是避暑避寒、觀光、療養、康復、度假的勝地。

歷史文化

黎族文身黎族文身,黎語叫「打登」,亦叫「模歐」。海南漢語叫「繡面」或「書面」。西文則叫「打都」,是黎家人的一種傳統習俗。黎族人把文身看成民族的標誌。文身時不僅圖有定形、譜有法制,連施術年齡亦有所規定。各族按祖傳之圖案進行文身,絕不能假借紊亂。例如,美孚黎婦女,以幾何方形紋、泉源紋或穀粒文組成的圖案,而潤黎則以樹葉紋或方塊形成圖案。青蛙是黎族最崇拜的動物之一。黎族文身常以青蛙作為主要圖案。

不同支系的黎族有不同的紋法。現黎族年輕女子已經不再文身,留文身的只有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有專家呼籲儘快對黎族文身這一人類文化遺產進行搶救保護。據了解,黎族文身2006年被列為「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保護名錄」。

飲食文化

五指山市只有十多萬人口,其中大部分為少數民族,以黎族居多,五指山市居民的飲食習慣深受黎族飲食習慣的影響。五指山市的居民一日三餐喜吃米飯或雜糧,喜食野味、野菜。

竹筒飯:竹筒飯又名香竹飯,用新鮮竹筒裝着大米及味料烤熟的飯食,米飯被竹膜所包,香軟可口,有香竹之清香和米飯之芬芳。

水滿茶:水滿茶是五指山野茶,長年生於雲霧之中,得天地之精華,醇郁甘甜,且有防感冒,止腹瀉,健胃醒神之效。

山蘭酒:山蘭酒是黎族採用所居山區一種旱糯稻 ---山蘭稻釀製而得名。並採用了當地山中特有的植物,運用傳統自然發酵的辦法製成。可以說山蘭酒是真正的綠色酒類。

椰子船:椰肉和糯米飯緊密結合,色澤白淨,鐵飯晶瑩半透明,狀如珍珠。硬軟相間,脆糕結合,慢品細嚼,椰香濃郁,清甜爽口。看起來色澤晶瑩,吃在嘴裡軟硬相間,椰香濃郁、清甜爽口。

清補涼:在夏季的五指山大街上,通常會看到一家連一家的清補涼攤,小攤前坐滿了喝清補涼的人。清補涼原料少則十幾種,多則二十幾種,其中綠豆有清涼解暑的功效,西瓜有美白的功效,菠蘿和椰肉是五指山的特色水果。

跳竹竿

跳竹竿」是黎族最富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民間舞蹈之一,也叫「打竹舞」。每逢過年過節 ,黎族同胞便身着艷麗的民族服裝,歡聚在廣場上,跳起「打竹舞」來。跳竹竿時,8根長竹竿平行排放成四行,竹竿一開一合,隨着音樂鼓點的節奏,不斷地變換着圖案,4-8名男女青年隨着或快或慢的節奏,在交叉的竹竿中,靈巧、機智、自由地跳躍,當竹竿分開時,雙腿或單腳巧妙地落地,不等竹竿合攏又急速躍起,並不時地變換舞步做出各種優美的舞蹈動作。

苗族鬥牛

海南苗族的鬥牛活動是在鑼鼓喧天的氣氛中進行的。開始鬥牛時,把兩頭牛的牛眼用樹葉掩蓋,牽到場地中後再揭開,兩牛照面後怒目相視。主持鬥牛的人一聲令下,牛離開了主人,開始互相進攻,對撞牛角,進行決鬥。周圍的人熱烈吶喊助威,調皮鑼打鼓。經過激烈的角逐,斗上幾個回合就可見分曉,敗者或許敗下陣來,或許當場死去,也有兩敗俱傷的。最後剩下優勝者。人們這時將三尺六寸的紅綢布掛在牛犄角上,以示獎勵。緊接着繞場一周,在鞭炮聲中回寨。還擺慶功酒,喜慶鬥牛勝利,獎勵養牛有功的人。海南苗族鬥牛不僅是一種娛樂活動,還是養牛技術的比賽,從而可促進妞洋養牛活動。

三月三

「三月三」是海南省黎族的民間傳統節日,又稱愛情節,黎語稱「孚念孚」。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舉行。黎族地區過三月三,目的是祭拜黎族的祖先,並祈祝農作、狩獵豐收。節日當天,黎族村寨的男女老少帶着粽子和糕點,從四面八方來到五指山一帶。白天,小伙子們打魚,姑娘們煮飯烤魚,然後將祭品放到有天妃和觀音化石的岩洞口,祭拜祖先。同時青年男子背槍荷箭到深山密林去找獵物,把獵物獻給心愛的姑娘。

當夜晚來臨,河岸邊燃起熊熊篝火,姑娘們和小伙子們開始歡慶活動。人們對歌、摔跤、拔河、射擊、有的還盪鞦韆。在節奏明快的樂曲聲中,黎族青年們翩翩起舞,跳起了打柴舞,打獵舞。男女青年各坐一邊,互相傾訴愛慕之情,如果雙方感情融洽,就相互贈送信物。姑娘們將親手編織的七彩腰帶系在小伙子腰間,小伙子則把耳鈴穿在姑娘的耳朵上,或把鹿骨做的髮釵插在阿妹的髮髻上,相約來年的三月三再相會。

原始村落

五指山初保村是保留最完整、最美麗、最獨特的黎族民居群。地處五指山西麓的毛陽鎮牙合村委會,是中國唯一保存古老原貌特色的黎族村落,也成為黎族生活、文化變遷的一個縮影。初保村依山而建,村前有潺潺流水和層層梯田,全村58戶320人全部住在極富黎族特色的杆欄式樓房(俗稱「吊腳樓」)里,是區別于海南其他黎族船形屋的一個特例。初保村的黎族老人們大部分依舊保留着黎族人的生活傳統,而年輕的一代大多受到了教育,有些還走到了外面去尋求生存和發展。

獲得榮譽

2019年5月18日,五指山市入選「2019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