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议
内容简介
本书写于唐代“乾元元年(758),突出地反映了“盛唐”时期追求阳刚之美的审美思潮。认为书法是审美的,书法美是“风神骨气”和“妍美”的结合,但二者在书美中的地位是不同的,“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如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草书时说它“虽圆丰妍美,乃乏神气”,甚至说:“逸少草有女郎才,无丈夫气,不足贵也。”这不仅反映了“盛唐”时期追求劲健之美的书法审美思想,还反映了这个时期在文学、绘画、雕塑领域普遍追求的审美理想。还对草书的意象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草书意象“同自然之功”, “得造化之理”,“囊括万殊,裁成一相”;同时还要寄托主体的情志,“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所以,“草与真有异,真则字终意亦终,草则行尽势未尽”。还探讨了草书的美感特点,说:“观之者如入庙见神,如窥谷无底,俯猛兽之牙爪,逼利剑之锋芒,肃然危然,方知草之微妙也。”它认为草书给人的感受是敬是畏。本书强调草书意象的情感特征及其丰富的内涵,这在中国古代书法美学思想中是首创,对后来的草书理论有直接的影响。
作者介绍
张怀瓘(生卒年不详),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唐代开元时官至翰林院供奉,工书,书法著述除《书议》外,还有《书断》、《书估》、《文字论》、《六体书论》等。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以“齐全、新颖、系统、科学、稳定”为编纂原则,选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1]、文学艺术等方面500多个学科(包括主要学科及其分支学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学上各主要学派的代表作,文学艺术上各主要流派[2]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著作。
视频
书议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高考知识积累: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新东方高考网,2020-06-01
- ↑ 文学流派及其主要作品,道客巴巴,201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