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議
內容簡介
本書寫於唐代「乾元元年(758),突出地反映了「盛唐」時期追求陽剛之美的審美思潮。認為書法是審美的,書法美是「風神骨氣」和「妍美」的結合,但二者在書美中的地位是不同的,「風神骨氣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如評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草書時說它「雖圓豐妍美,乃乏神氣」,甚至說:「逸少草有女郎才,無丈夫氣,不足貴也。」這不僅反映了「盛唐」時期追求勁健之美的書法審美思想,還反映了這個時期在文學、繪畫、雕塑領域普遍追求的審美理想。還對草書的意象問題提出了新的看法,認為草書意象「同自然之功」, 「得造化之理」,「囊括萬殊,裁成一相」;同時還要寄託主體的情志,「或寄以騁縱橫之志,或托以散鬱結之懷,雖至貴不能抑其高,雖妙算不能量其力」,所以,「草與真有異,真則字終意亦終,草則行盡勢未盡」。還探討了草書的美感特點,說:「觀之者如入廟見神,如窺谷無底,俯猛獸之牙爪,逼利劍之鋒芒,肅然危然,方知草之微妙也。」它認為草書給人的感受是敬是畏。本書強調草書意象的情感特徵及其豐富的內涵,這在中國古代書法美學思想中是首創,對後來的草書理論有直接的影響。
作者介紹
張懷瓘(生卒年不詳),海陵(今江蘇泰州)人,唐代開元時官至翰林院供奉,工書,書法著述除《書議》外,還有《書斷》、《書估》、《文字論》、《六體書論》等。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1]、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2]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
視頻
書議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高考知識積累: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區別,新東方高考網,2020-06-01
- ↑ 文學流派及其主要作品,道客巴巴,201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