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鄉村購物記(秦莉萍)

鄉村購物記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鄉村購物記》中國當代作家秦莉萍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鄉村購物記

大廳。玻璃櫃檯。長長一排。兩側還分別拐個彎兒,直到連接至一面牆。靠牆站立的木製櫃檯,一層層隔板,高矮均等。玻璃櫃檯和木製櫃檯里,各類貨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有劉姥姥進大觀園態勢,滿眼新奇,應接不暇。

這是我最早對供銷社的印象。

供銷社於我而言,是親切的。不知為什麼,每提及「供銷社」三字時,仿若有一種腳踏土地的親近感,一種久違的溫馨襲上心頭,慢慢暈染開去,或許,是在懷念曾經的年少?

而對供銷社的記憶,最初緣於父親。父親是供銷社職工,從十八歲開始到供銷社上班,一生在供銷社摸爬滾打,臨近退休時,遇上供銷社體制改革,提前內退在家。那時交通極為不便,父親上班的地方不是在倉屋榜就是在官莊,每周只能休假時回家一次,全靠步行。為了節約時間,父親抄近路走,趟過一條河後,還得翻山越嶺,長途跋涉近兩小時才能回家。父親成家後,先後生了我們兄妹幾個。我童年的記憶里,父親很少在家。在我的印象中,父親是外面的人,外面的人即為上班之人。

父親是村里屈指可數的上班族。在六七十年代,一個農村娃能在供銷社上班,每月有固定收入,可想而知,該讓多少人羨慕。可是,卻苦了母親,母親嫁給父親後,不僅要照顧我們兄妹仨,還有忙不完的農活。別人家都有男人幫襯干農活、重活,有爺爺奶奶搭把手照顧孫子,而唯獨母親一人,要承受比任何人多得多的辛苦與勞累,種紅薯、種土豆、插秧苗,每到了秋收季節,最讓母親着急。季節不等人,天氣不等人,有時遇上惡劣天氣,母親只得一人硬着頭皮,挖出來的紅薯和土豆,只能自己一擔一擔往屋裡挑。以至於後來母親年老時引起腿疾,母親總說,是年輕時挑擔子埋下的隱患。但母親從不埋怨,她依舊默默無聞承受着一切。

其實,父親也沒閒着。只要休假回家,父親總是搶着乾重活累活,包括灶屋裡那口直徑一米的大水缸,父親每次回家都把水挑滿,以減輕母親的勞累。這個時候的母親應該是最幸福的。

讓母親感到幸福的應該不止於此。自從父親在供銷社上班後,鄉鄰時不時總拜託父親捎帶一些生活用品,於是,父親每次回家,總提一個篾簍子,裡面裝着鄉鄰所需要的物資,後來,篾簍子換成了扁擔,物資越裝越多,父親回到家時,衣服都濕透了。我從沒見過父親空手回來。在七十年代,物資極其匱乏不說,出行極不方便。而在供銷社上班的父親,成了與外界聯絡的中心點。多年後讀余秋雨的一篇文章《信客》,老信客挑擔子送物資回到鄉下時的場景,與父親帶物資回家竟如出一轍。

每當父親回家後,周邊鄉鄰聞訊,趕到家裡領取物資,客氣地寒暄,感激不盡。母親自然受到鄉鄰尊敬。

父親常給鄉鄰帶物資回家,卻從沒見父親給我們兄妹帶啥,啥也沒有。唯有每年春節時,我們兄妹仨每人都有一套新衣穿,這讓我們在同齡人中感到非常自豪。我們最引以為傲的是有一個在供銷社上班的父親,而同齡人中,他們的父親,全部都在家務農。

我們兄妹仨就在每年穿新衣的期盼中逐漸長大,只是沒想到,上初中後,父親調到鄢家河供銷社上班,而我就讀的鄢家河中學竟然離父親的上班地只需要十分鐘的路程。於是,向學校申請後,我開始走讀,住到父親單位。現在回想起來,與父親在一起的日子,這一生,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與父親接觸時間最長。每天放學後,回到父親單位,父親一邊忙碌做飯,一邊照看供銷社生意。有時,父親在裡間忙碌,我就幫忙照看櫃檯。當時父親所在的供銷社是綜合門市部,針織百貨、煙酒副食、洗滌日化、小家電等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每一類商品陳列整整齊齊,層層碼放,而商品最前方的那張標價簽上的價格才是最引人注目的,標價簽上「零售價」一欄里,是父親用鋼筆字寫的阿拉伯數字,遒勁有力,然後蓋上紅色數字章,那種數字章是從數字零到十雕刻的一個個數字,需要哪個數字,就取出來沾上紅色印泥,把數字蓋在寫好的標價簽上,仿佛這樣才有模有樣了。綜合門市部廳很大,長長一排玻璃櫃檯圍成半個「回」字,櫃檯外,水泥地一塵不染。父親說,每天下班後,玻璃櫃檯上要抹灰,里里外外都要打掃一遍,清掃地面、拖地,商品重新補貨、商品陳列等等,有時一人忙碌得一個多小時。綜合門市部除了櫃檯占據一半面積,大部分空着,可容納上百位顧客選購商品,不過若上百位顧客同時走進綜合門市部買物資,供銷社營業員肯定忙不過來。現在想想,廳內大面積空着,實在是浪費。每到逢年過節,門市部要從其他部門增補人員協助售賣,而每到這個時候,也是供銷社一年中生意最火爆的。

看見有人走到櫃檯前買東西,我喊父親,有時乾脆直接打開櫃門,從玻璃櫃檯上拿出顧客需要的商品,喊父親收錢找零。那時售賣商品不像現在,支付寶、微信,拿出手機掃一掃,既安全,又衛生,關鍵是不用找零。靠牆的一張辦公桌是父親所在供銷社收錢找零存放零鈔的地方,兩個抽屜,左邊抽屜放票據,右邊帶鎖的收現金,面額一百元、五十元、二十元,一紮一紮,用一個個黑色夾子夾住,只有零散的一元、貳元、伍元、拾元紙幣和一些鋼鏰兒散落在抽屜里。我只是在父親收錢找零時看見過抽屜里的模樣,我從不去拉開抽屜,也不敢去拉開抽屜。但有時幫父親打開櫃門拿出商品遞給顧客時,我感到從未有過的開心。我一個中學生,開心什麼呢。或許,那個時期,我骨子裡認為,在供銷社當一名營業員,是一份光榮的事業。

誰說不是呢?

雖然我沒有經歷需要糧票、肉票、煤油票等票證的年代,聽父親說,新中國成立初期,市場商品供應不足,為保證群眾基本生活的需要,國家決定實行「計劃經濟」,發放各種商品票證來分配商品,糧票、肉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等,小小一張票證,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那時候穿衣買布要布票,買肉要用肉票,就連一分錢買一盒火柴,也得用火柴票,幾乎生活中每一樣不能缺的東西都與票證緊密相連,而且完全由國家按計劃發票供應,那個時候的生活,票證就是「通行證」,沒有票證,有錢也寸步難行。隨着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商品越來越豐富,到了八十年代後期,很多票證才漸漸地失去了它的作用。

票證失去了它的作用後,各個鄉村的供銷社應運而生。九十年代初期,正是供銷社經濟的繁榮時代,所有家家戶戶需要的煙酒副食、針織百貨、五金日雜、農資生產等物資,只能到供銷社去購買。特別每到了逢年過節,供銷社門店裡人頭攢動,絡繹不絕,現在的超市有多火爆,供銷社裡的生意就有多忙碌,物資總是供不應求,不斷給顧客拿出選中的物資,還要更加仔細認真收錢找零,提防假幣,若收錢找零出現差錯,每月底商品盤存時,出現短款現象,所在供銷社職員是要賠款的,人均分攤。那時月工資不足百元,誰願意承擔這個風險呢?唯有仔細認真。現在想想,隨着時代的進步,購買任何東西,支付方式也從現金交易發展到刷銀行卡、網絡手機支付,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社會在不斷進步,我亦在慢慢成長,更沒想到的是,中專畢業後,我參加工作的第一站竟是在供銷社。

一條老街,一排房。一組櫃檯,兩扇門,三個人。便開啟我人生工作生涯的現狀。老街很老,街道兩旁沒有高樓大廈,幾棟兩層小樓夾雜其中,稀稀落落分散在街道兩側,倒是供銷社紅磚黑瓦的房子引人注目,長長一排,紅磚,紅木門,木門上方端正掛着一塊牌匾,分別上書:煙酒副食店、針織百貨店、五金日雜店、農資生產門市部等,各立門戶,各就各位。

多年前,供銷社臨街的每一間屋都被個體經營者分別買斷。紅色木門換成了不鏽鋼工藝門,或玻璃門,屋內煥然一新,有的售賣着日用物資,有的改裝成理髮店,或水果店,或小超市。街道還是那個街道,水泥路變成了柏油路,街道兩側的矮小樓房變成了一棟棟高樓。現在,那一排紅磚黑瓦的房子依舊矗立着,與周邊高樓形成鮮明對比。那是歷史現在的對比。那耀眼的紅色磚塊建築,仿佛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痕跡。偶爾路過,總忍不住偏頭看了又看,我企圖尋找多年前的蛛絲馬跡,甚至希望看到某個熟悉的面孔。但除了房子外牆紅色的磚塊,以及樓層還是那個樓層,什麼都變了。

歲月交迭,歷經滄桑。樓前的白楊已經長成參天大樹,當年的少女已經成了一名中年婦女,二十多年的光陰,怎可能不變?

青澀的歲月,懵懂的青春,以及年少無知的滋味,怎可能不追憶?

當時,我所在的門店是針織百貨店,是所有門店中面積最大的一間屋。商品陳列有日用品、辦公用品、洗滌用品、勞保用品、床上用品等等。踏進紅木門,櫃檯呈半個「回」字型呈現在眼前,商品小到各類衣服扣子,大到被子棉絮、布匹、家用電器等,整間屋商品琳琅滿目,五花八門,分類清楚,顧客按照商品類別,徑直走到自己需要的那節櫃檯,等待營業員走上前,打開櫃門,拿出商品,按照商品標價售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我剛到針織百貨店時,因為商品多,品種雜,對商品陳列的地方不熟悉,有時顧客需要某種商品,我東找西尋,自己尷尬不說,還讓顧客着急。於是,沒有顧客購物時,我站在櫃檯里,走過來,走過去,看看這,看看那,心底恨不得立刻把每一種商品都刻在腦海里。

其實,這些都還不是難事,熟悉了商品,照價售賣不會錯。剛到針織百貨店時,我最怕在針織櫃賣布匹,的確良布、棉布、綿綢、滌綸布、白布、紅布等等,光布匹就陳列了一節櫃檯,只不過,布匹都是整段的,擺放在櫃檯上面。逢年過節時,扯上幾米布,縫一套新衣,在那個年代,是十分幸福的一件事情。所以布匹生意每到臘月,生意特別好。趁着臘月到裁縫店製作新衣,而新衣必須要等到春節一家人團年飯後才可以穿出來。偏偏這賣布是要有技術的。剛開始,我偷眼瞄店長蔡阿姨裁剪布。只見她拿着米尺,量好布匹尺寸,用手指捏住,或用畫粉劃下印記,然後用剪刀輕輕剪下一個口子,大拇指捏住剪開口子的一角,兩隻手各使勁,只聽「嘶——」地一聲,布匹完整撕開,齊整整的。但也有些布不能剪口了直接撕開,比如紗布。蔡阿姨告訴我,剪紗布要麼量好尺寸後抽掉一根紗,再用剪刀裁剪,要不讓同事幫忙,分別拉開拉直,沿着一根紗裁剪,不過那樣看花眼,容易裁偏。

怕什麼,就來什麼。我一個人當班時,最怕有顧客買布。記得第一次給顧客裁剪一段花綿綢,我學着蔡阿姨的樣子,剪開口子後,使勁撕開時,還有少部分沒有撕開,我炯得臉發紅,硬着頭皮,只得拿起剪刀把剩下那半裁剪下來。疊布時,發現竟然少了尺寸。顧客是一個熟人,又見我一個小丫頭,也沒多說什麼,只說下次一定要注意。

在針織百貨店,除了賣布要量尺寸剪裁,其實其他商品售賣要容易得多。照價售賣,給顧客收錢找零時不出差錯就行。現在想想,如今在超市選購商品,根據需要自取,根本不需要收錢找零,掏出手機,掃一掃,交易成功

改革開放後,市場經濟逐漸放開,個體戶如雨後春筍,仿若突然從地面冒出來,以前在鄉村的代銷點、供銷社,漸漸被許多小賣部、批發部代替,人們就近到小賣部選購商品,方便很多。供銷社獨一無二的「尊貴」地位悄然發生了變化,逐漸隱退。

如今,人們除了在大型超市選購商品,更多人選擇網上購物,只要手機上有足夠的費用,網上各種購物渠道,兩三天內即可送貨上門。有的甚至是即買即送,今天下單,次日就能送到家,不管商品有多重,體積有多大,快遞小哥都能準時送到家門口,足不出戶就能收到心儀的商品,真正做到快捷便捷。

是的,改革開放帶來的不僅僅是消費方式的變化,更多的是讓人們感到祖國的日益富強而帶來滿滿的幸福感和安全感。[1]

作者簡介

秦莉萍,宜昌夷陵人,宜昌市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