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樂平大旗頭古村

樂平大旗頭古村位於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境內,始建於明嘉靖五年(1526年),占地5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0多平方米,以五座祠堂和家廟為前列,前後相連、左右貫通,200多座一式的硬山頂鑊耳屋坐西向東呈梳式布局,是嶺南規模最大的鑊耳屋古建築群。2002年,被廣東省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其與江蘇省周莊、安徽省西遞等12個古村落一起,被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聯合公布為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2004年,大旗頭村被廣東省文化廳評為「廣東第一村」。

大旗頭古村旗頭是一個祠堂,家廟兼備,聚族而居的建築群,內部布局採用廣東民居典型的「三間二廊」式。前臨半廟方擴,擴基砌以石坎,突出部份狀如壺嘴;擴邊有一筆形古塔——文塔;塔下有兩方石;大者高三尺許,如硯,小者方塊狀如印,組成一個明顯的「文房四寶」齊全的人文景觀[1],寄希望後代「讀書做官」之意。村中還有五座家廟,分別為:裕禮鄭公祠、鄭氏公祠、振威將軍廟、尚書第、建威第,寺廟中均有文物歷史介紹和神像供參拜。該村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比較有名的有:廣東水師提督鄭紹忠、粵軍將領鄭潤琦、抗美援越烈士鄭紹杭、二級戰鬥英雄鄭志安等人。

目錄

村落特色

排水系統

未到三水大旗頭村,已看到古村容顏,村子離公路咫尺之遙,成片的屋舍倒影在村前池塘。古村前的池塘據說代表洗筆墨池。相傳鄭紹忠隻字不識,便在村舍前修建了洗筆墨池,還修建了一座筆形的古塔——文塔,代表筆,與塔下的兩方石、村前草坪和廣場,組成筆墨紙硯文房四寶。池塘不僅僅有象徵意義,在建築群中,還擔任重要的角色——集納村中雨水。村中的房屋座西向東,地基也是微斜,屋檐雨水落在天井小巷,自滲井由高向低泄入暗渠,再由暗渠排到天井小巷,最後排進村前池塘。大旗頭古村在修建之初便使用暗渠泄流,小巷全部以條石鋪砌,方便清理下水道,有設計如此科學美觀的排水系統,所以大旗頭村修建百餘年來,即便在暴雨時節,也從未發生過積水浸村事件。

金錢眼

當我隨意走進一戶人家,迎面而來的,是一股陰冷的潮氣,它們帶給了我陌生人獨有的闖入感。主人不在,我步入一戶小院落。和頭頂那些張揚肅穆的官帽屋頂不同,每一間屋舍,都顯得通俗而實用。所有的屋子結構布局都大抵相同,院落坐東向西,東面三間屋,中間用木板屏風分割成前堂和臥室,西面中間有一小天井,南北兩側各有一廚房和門廊。每間屋子的面積都不大,有的大屋還被分隔成了兩個小間,單間的門半開半掩,小小的鐵窗透出一些光線,並未把屋子照亮,只隱隱約約看到一些廢棄家具,一種塵封已久的泥土味夾雜其中,刺激而又安寧。從靠近巷道的一側門房退出,腳邊不遠處有一個形狀酷似錢幣的眼洞,這就是「金錢眼」了——這眼洞在彰顯富貴的背後,卻也非常實用。雨季,水可沿巷道滑下,進入眼洞,再通過暗渠匯入村前池塘。而頭頂的官帽樣屋牆,又叫硬山頂鍋耳式封火山牆,人稱「鰲魚牆」,官帽兩耳是厚厚的麻條石牆,可起到隔火的作用。這種具有珠三角地區特色的造型象徵官帽兩耳,後引申為「獨占鰲頭」的意思,只有擁有功名的人才能採用,後來在珠三角民居中被廣泛採納,遠看牆體高聳嚴整,頓覺肅穆。

保存方式

古村百年前的防盜、防火、防風和防漏之設計非常精巧,曾經入村詳細考察的三位華南理工大學建築系教授說:「大旗頭的規劃建築放在今天來看也是先進的」。古村機關滿布、防盜設施十分完善,如高高的石腳、高達2米多的氣窗、房屋的較低的窗口則都鑲嵌鐵條、如同現代的防盜網。所有的屋宇都設有兩層屋檐,即使盜賊想破頂而入,都要花費一倍的力氣。整個村被分為四條直巷,每一條巷口都曾有鐵閘,必要時同時落下,整個村莊則如同一堡壘。而巷間卻四通八達,很多樓宇間有天橋相通,不熟悉者如踏入迷宮。更讓人叫絕的是,整個村落牆體厚達半米多,外層青磚,裡面竟然夾厚達30多厘米的麻石板,難怪在文革前期,曾經有人試圖毀村,但發現屋宇如此難拆後,也只能望而興嘆。村中人回憶說,小時候村內一間民宅突發大火,屋內火光沖天,卻絲毫未波及鄰舍,失火屋宇除房頂燒穿外,主結構也安然無恙。大旗頭古村建好以後,鄭紹忠曾立下規矩:住進大屋的人,不得隨意改建房子,10年內出售也得賣給本村鄭姓的人,這也是大旗頭古村能完好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古村得以保存除了祖上的一些規矩起作用外,區里、鎮裡和文化、旅遊部門對大旗頭古村的重視也是重要原因。該古村也是首批縣級保護文物。三水區旅遊局還出資將古村「破四舊」時期散落在各處的文物收購回來,以再現古村原有的風貌。四五條深巷將古村分為幾片,每條深巷一端堵死,另一端修有門樓,遇到外人入侵,門樓上鐵閘落下,村子便自成堅固的防守體系。占地52000平方米的古村最初並未有這麼大規模,只是隨着鄭家後人代代繁衍,一房一房地分脈,房子也一幢一幢地建起,建了房屋又建祠堂、家廟,久而久之,形成一片整齊密集的村落。

布局特點

清代光緒年間,清太后慈禧下旨為水師提督鄭紹忠興建了大旗頭村。大旗頭古村採用的是粵中地區典型的梳式布局,集民居、祠堂、家廟、府第、文塔、村前廣場以及池塘於一體,村落布局完整,每家每戶都採用硬山頂鑊耳式、封山牆以及「三間兩廊」式樣,整個古村相對完整地表現了廣東農村民居的特點。  大旗頭村的布局相當有趣,村落坐西向東,南北延伸,從村南門進,村落的中心是鄭氏宗祠,和其他村落一樣,宗祠對面是水塘,據說代表洗筆墨池,不遠處的一座三層六角的古塔就是中國鄉村中常見的文塔,被稱作是筆塔,再加上塔底下的兩塊形似墨硯的巨石,以及村前仿佛鋪開的白紙般的曬穀場,就組成了筆墨紙硯文房四寶。相傳建村的清代水師提督鄭紹忠不識字,因擅武才打拚到廣東水師提督的位置,因此他希望後代能通過讀書做官,當然這裡的文房四寶也有後人附會的成分,但也表達了廣東民間歷來有好學的民風,筆塔仍然供奉文昌君和魁星,村裡的孩子讀書或考試,總有家長來此「開筆」或祈求順利。村口有古榕樹,村里人稱這一處的風景為古榕掛月,文塔旁邊有木棉樹,又表示村里後人能夠讀書做官,出人頭地。大榕樹因為濃蔭蔽日,是村民休憩最好的場所。村裡的老人坐在榕樹下,有的下棋或者玩牌,有的就坐在文塔的塔基上看報紙[2]。一隻黑色的小狗睡在路的中央,池塘里有露出半隻頭的水牛,這一切也是今天大旗頭村最經典的場景。

視頻

樂平大旗頭古村 相關視頻

佛山三水區樂平鎮大旗頭古村
2017三水樂平大旗頭古村獅王爭霸賽榮獲銅獎

參考文獻

  1. 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搜狐,2017-12-08
  2. 中國報紙的起源,豆丁網,2016-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