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占领时期
占领时期(Besættelsen),亦称德国占领丹麦时期(Dänemark unter deutscher Besatzung),为纳粹德国占领丹麦的时期,延续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部份时段。德国的占领从1940年4月9日威瑟演习作战[1] 开始,至纳粹德国于1945年5月5日向盟军投降为止。与其他被占领国相比,1943年前丹麦绝大多数机构依然保持正常运作。丹麦政府和丹麦国王依旧能在民主和独裁系统中周旋,这一状态于1943年后丹麦政府反对将反德组织判处死刑开始迅速恶化。
仅3000丹麦人的死亡与占领直接相关。总而言之,仅0.08%的丹麦总人口死于这次战争。与其他交战国相比,丹麦死亡率很低。
在丹麦在二战时期的抵抗运动的支持下,绝大多数的犹太裔丹麦人都得以幸存。
目录
侵略
对德国而言,军事占领丹麦一开始不是一个重要目标。在1939年,德国才与丹麦签定互不侵犯条约。德国对丹麦的侵略,主要是为了服务于战略侵略挪威的大计划。德军指挥官们认为在丹麦的日德兰半岛北部建立军事基地,尤其是在阿尔堡机场建立基地将有利于对挪威作战,因此他们开始了对丹麦侵略的计划。然而,直到1940年2月德国依旧没有占领丹麦的具体决策。这一情况在希特勒的催促下得以改变。
1940年4月9日早晨4点15分,德军部队越过丹麦边境,德国海军同时进驻哥本哈根港口。尽管实力悬殊,丹麦军队依然进行了顽强抵抗,哥本哈根的皇家卫队以及南日德兰半岛的军队尤其英勇。
由于闪电战非常迅速,丹麦政府甚至连正式宣战的时间都没有。丹麦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亦稀少,因此与德国根本不可能展开持久战,加上丹麦南部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直接毗邻德国。它平坦的土地使它易攻难守,德国的装甲车非常容易攻入。与挪威不同,丹麦没有山脉,因此丹麦不能像挪威一样躲入山中继续战斗。
总计有16名丹麦士兵在入侵中丧生。两小时后,丹麦政府投降。
法罗群岛
丹麦本土被占领后,英军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战略,控制丹麦在北海的属地法罗群岛,以防落入德国之手。
冰岛
从1918年到1944年,冰岛的性质属于自治领,但是丹麦国王依旧是冰岛的元首。和法罗群岛一样,冰岛在二战时期也被英军控制,但在美国正式宣战后将其让与美国托管。冰岛共和国于1944年正式独立至今。
格陵兰
1941年4月9日,丹麦驻美国大使亨利克﹒考夫曼与美国签署了协议,考夫曼授权美国保卫丹麦属地格陵兰,并允许美国在该地建立军事站。考夫曼的决策得到了丹麦外交官们和格陵兰当地政府的支持。协议中关于“以丹麦国王的名义”僭越了外交权,但是考夫曼辩解他不可能从被占领的哥本哈根那里收到任何指令。
“保护国政府” 1940–43
历史上看,丹麦和德国交往频繁。1920年,丹麦重新获得了石勒苏益格的北部(该地在1864年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后割让给德国)。丹麦人对如何处理与德国的关系上存在分歧。几乎没有多少人支持激进的纳粹党; 一些人以提供德国补给能源和货物的方式寻求与德国的经济合作;另一些人在战争的中晚期后最终倾向于组织抵抗组织。大多数的丹麦人都不愿意向纳粹妥协。
在丹麦官方决定与德国采取合作态度后,纳粹政府宣称他们会“尊重丹麦主权和土地完整,并保证其中立地位。 德国政府之所以对丹麦采取温和的政策,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 纳粹对丹麦并没有特别的战略或意识形态上的利益:他们想把管理丹麦的负担和成本留给一个德国的“兄弟”国家自己承担。
- 丹麦的“农产品”采取的是价格管控,而不是通过纳粹的强行控制。
- 用希特勒的话来说,他们希望使丹麦成为一个“模范保护国”以起到宣传目的。纳粹想向世人展示一个纳粹控制的欧洲是怎么样的。
- 纳粹的种族政策认为丹麦人是“北欧雅利安人”,作为“兄弟”民族,纳粹认为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政府是可以信赖的。
这些因素综合导致丹麦与纳粹德国的关系相对稳定。政府机构依旧完整,国会在绝大多数事务上能与先前运行一致。国内政策的大多数控制权仍掌握在丹麦政府自己手中。警察系统和司法系统仍属丹麦管辖,克里斯蒂安十世国王仍然是丹麦的最高元首。德国派遣全权大使,这一职位在1942年11月后由律师和纳粹官员沃纳贝斯特担任。
外交
丹麦保护国政府于1941年8月初承认由日本在中国扶植的汪精卫政权。
反共协定
1942 电报危机
1942年10月,希特勒向丹麦国王发去一封近乎谄媚的生日贺电。丹麦国王仅简短地回复Spreche Meinen besten Dank aus. Chr. Rex (中文: 非常感谢,克里斯蒂安国王) ,这封回电使希特勒勃然大怒,并严重损害了丹麦与德国的关系。希特勒立即召回德国驻丹大使并将丹麦驻德大使使驱逐。正是在那时,希特勒任命沃纳贝斯特为新一任全权大使,并要求采取合作态度的埃里克埃文尼乌斯为新一任丹麦首相,所有的丹麦军队必须退出日德兰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