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臨淄齊國故城

臨淄齊國故城

中文名稱 :臨淄齊國故城

地理位置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

占地面積 :16平方千米

保護級別 :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所處時代 :周

臨淄齊國故城(site of Capital of Kingdom Qi)位於山東省臨淄區齊都鎮。從西周后期起,至戰國終了為止(公元前859年~前221年),臨淄為齊國都城。

東臨淄河,故名臨淄,故城分大城與小城兩部分。小城位於大城的西南隅,是國君和主要大臣居住的宮城,南北2千米,東西約1.5千米,周長約7.2千米;大城是官吏、平民及商人居住的郭城,南北4.5千米,東西3千米,周長14.1千米。大城和小城總周長約21.3千米。小城牆基一般在20-30米寬,最寬處達55米。大城牆基寬分20、25、30、34、43米不等。大城西牆被壓在小城北牆之下,表明大城建造年代早於小城。城牆都是用土夯築而成,夯層分3至7公分不等。如今,城牆遺址還保留着小城北牆西段,大城北牆東段、南牆東段、西牆南段。有的高達5~6米。

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目錄

歷史沿革

自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齊立國到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臨淄作為「春秋五霸之首、戰國七雄之一」的齊國都城長達800餘年。《戰國策·齊策》這樣描述臨淄的富裕、繁華景象:「臨淄之途,車轂(gu)擊,人肩摩,連衽(ren)成帷,舉袂(mei)成幕,揮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氣揚。」臨淄被譽為「海內名都」、「東方羅馬」。

二十世紀70年代末,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會和山東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臨淄齊國故城大城西牆北部的3號排水道口進行了發掘清理[2]

2012年,為配合臨淄區齊國故城遺址的保護與展示規劃,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當地文物部門的協助下,對10號宮殿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面積2000平米,對遺址中心戰國夯土台基進行了局部重點的揭露,同時發現和清理了戰國到漢代修補夯土1處、漢代水井3處、漢代墓葬2座以及宋代墓葬7座。

遺址特點

城址布局

 
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原圖鏈接來自 馬蜂窩 的圖片

臨淄齊國故城分大城與小城2部分,總周長約21.3千米,總面積達16平方千米。小城位於大城的西南隅,是國君和主要大臣居住的宮城,南北2千米,東西約1.5千米,周長約7.2千米,小城牆基一般在20米-30米寬,最寬處達55米;大城是官吏、平民及商人居住的外城,南北4.5千米,東西3千米,周長14.1千米,大城牆基寬分20、25、30、34、43米不等,大城西牆被壓在小城北牆之下,表明大城建造年代早於小城,城牆都是用土夯築而成,夯層分3厘米-7厘米不等[3]

桓公台宮殿建築遺址區,位於小城的西北部,是一座高大的夯土台基,名叫桓公台,俗稱梳洗樓、梳妝檯,北距小城北牆約200餘米,高14米,南北86米,東西77米。此台,秦漢時稱環台,魏晉時稱營丘,唐長慶年間建齊桓公和管子廟於其上,故名桓公台。台為齊國宮殿高台建築遺址。

10號宮殿遺址,位於小城的東北部,東距小城東牆約300米,在桓公台以東約1000米處,中央為戰國時期修築的夯土台基建築,平面上總體南北長達87.5米,東西寬113米,台基雖僅1層,但高度在3米以上,且周圍壁面立柱鑲板,裝飾完善,台上建築有彩繪木門以及銅構件,面積在10000平方米以上,依據工作順序命名為齊故城10號遺址。遺址整體地勢明顯高出周邊,為戰國時期齊國的一處重要宮殿遺存,俗稱「金鑾殿」 。

城址城門

因東、西城牆沿河岸彎曲而建,故出現城牆拐角24處,僅沿淄河東牆就有14處。史書記載,齊城有門13座,已探明11座,其中小城城門5座:南門2座,東、西、北門各1座;大城城門6座:南、北門各2座,東、西門各1座。按交通幹道的走向和城門的布局,還有西門1座,約在齊都鎮永順村北,排水道口以南,俗稱「三聖門」。另一座是東門,在河崖頭村南,或葛家莊以北,俗稱「雪門」。

城址幹道

臨淄齊國故城大、小城內發現10條幹道,其中小城內有3條,大城內有7條。小城內幹道:東側門大道,保存約1200米,寬8米;西門大道,長約650米、寬17米;北門大道,南伸尚存1430米,寬6至8米。大城內幹道:東部南北幹道,自南牆東門通向東北,全長3300餘米,寬20米;中部南北幹道,全長4400米,寬20米;北部東西幹道,自東門西行偏西北,直至西牆,長約3600米,寬15米左右;北牆西門大道,南伸,與北部東西幹道相接,存650米,寬6米多;中部東西幹道,長2500多米,寬17米左右;西門大道,東伸約1000米,寬10米至20米。此外,在離南牆200至300米處有一條與南牆平行的道路,長約1900米,寬4至6米;西牆附近與西牆平行的南北道路,南通小城北門,寬4至6米。除後2條和小城北門幹道可能是晚期的道路外,其餘均為故城早期的主要交通幹道。大城的2條南北大道與兩條東西大道在東北部相交叉,形成一「井」字形,這一帶應是都城中最繁華的市井中心。

宮殿建築遺址

小城的西北部有一座高大的夯土台基,名叫桓公台,俗稱梳洗樓、梳妝檯,現高14米,南北86米,東西77米[4]。此台,秦漢時稱環台,魏晉時稱營丘,唐長慶年間建齊桓公管子廟於其上,故名桓公台。台為齊國宮殿高台建築遺址。在桓公台以東約1000米處,是約有6000平方米的「金鑾殿」建築基址。這裡多次出土鋪地花紋磚、脊磚、各種紋飾的全、半瓦當。可見當年齊王宮室的宏偉、華麗、輝煌。

排水系統

齊故城利用淄河和系水作東西兩面的自然護城河。築城之時,又在大城南北城牆外挖築了人工護城壕溝6140米;小城的東、北、南和西牆南段(接系水),挖築了人工護城壕溝5780米,與淄河、系水相連通,使城四面環水,城池俱備,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護城、排水網。築城時在城牆下設置了精巧而科學的排水道口。齊故城大、小城設有三大排水系統,四個排水道口。1號排水系統,位於小城西北宮殿區,南起桓公台的東南,通過桓公台的東部和北部,向西穿過西牆下的①號排水道口注入系水,全長700米,寬20米。2號排水系統,位於大城西北部,由一條南北向水溝和一條東南西北向排水道組成,南起小城東北角,順南高北低的地勢直通大城北牆西部的②號排水口注入北牆外護城壕,全長2800米,寬30米,深3米左右。東西向排水溝是在這條南北排水溝的北段向西北分出一支流,流向西北通過大城西牆北部的③號排水道口流入系水,長1000米,寬20米左右。這一排水系統承擔着大城內絕大部分的廢水和積水的排泄。3號排水系統,位於大城東北部,長約800米,起點不明,止於大城東牆北段的④號排水道口,流入淄河。

1979年,文物考古部門對③號排水道口進行了發掘清理。發現此段城牆牆基寬40米,排水道口建在城牆下,排水道口呈東西向,用自然青石壘砌構築,總長42米,寬7至10.5米左右。由進水道、過水道、出水道三部分構成。過水道用石塊構築出15個方形小過水孔,水孔分上、中、下三層,每層5孔,水經石隙而過,人卻不能通過,既能排水又能禦敵,建造十分科學。

文物遺存

臨淄齊國故城內發現了冶鐵、煉銅、鑄錢、鑄鏡和制骨等多種手工作坊遺址多處[5],其中,冶鐵遺址6處,煉銅遺址2處,鑄錢遺址2處,鑄鏡遺址2處,制骨作坊遺址4處。另外,大城還有多處陶窯遺址,出土銘文劍、「齊法化」刀幣、鑄范、半兩錢範、刀石砥礪,以及殘骨余料等。

夯土台基周圍的墊土層及人工溝中出土了大量遺物,以陶質建築材料為主,包括板瓦、筒瓦、瓦當等。出土板瓦中,最大的長度達80厘米,寬36厘米。筒瓦一般長約44、寬約16厘米。筒瓦、板瓦瓦背皆飾以豎向繩紋。台基周圍出土瓦當幾乎全部為半圓形素麵瓦當,當面寬15.6-17.2厘米。

臨淄齊國故城內的10號宮殿遺址夯土台基周圍的墊土層及人工溝中出土了大量遺物,以陶質建築材料為主,包括板瓦、筒瓦、瓦當等。出土板瓦中,最大的長度達80厘米,寬36厘米,筒瓦一般長約44厘米、寬約16厘米,筒瓦、板瓦瓦背皆飾以豎向繩紋,台基周圍出土瓦當幾乎全部為半圓形素麵瓦當,當面寬15.6厘米-17.2厘米;出土銅器包括鋪首銜環和節約,鋪首銜環發現數量較多,形制可辨者共40件,另有部分單獨出土的銅環及銅環殘件;發現漢代水井3個,其中2個有陶製井圈,井圈直徑分別為100和112厘米,2號井清理至底,深5.8米,水井中出土大量磚、瓦及陶質井圈殘塊,出土磚包括鋪地磚、空心磚、拐角形磚等,大多數有紋飾,2號井下部保存7節完整的井圈,上蓋大型空心磚3塊,水井填土中出土圓形瓦當數量較多,紋飾主要為雲紋和葵紋。另外,發掘清理漢代土坑墓1座,瓮棺墓1座,宋代磚槨墓4座,土坑墓3座。這些墓葬規模均較小,有的無隨葬品,有的僅隨葬1件陶罐及數枚銅錢

研究價值

臨淄齊國故城的勘探及試掘的資料與文獻記載是相符的,在大城東北部發現的西周晚期的地層和銅器群為大城的建造年代提供了重要線索。 而在大城東北部、南部、西部和小城南部等處的試掘中,普遍保存着豐富的東周時期的遺蹟與遺物,表明臨淄齊國故城主要屬於東周 時期。而秦漢時的臨淄城似沿用了齊故城,這從故城內特別是大城內遺留的豐富的漢代遺蹟和遺物可以得到證明。魏晉以後主要沿用着小城,大城已廢棄不用。因為大城內基本上是漢以前的文化堆積,而小城尤其在小城南北部存在着較厚的唐、宋以後的文化層。元代新建的臨淄城,其範圍基本上在齊故城 以外,它的西牆築在故城小城的東牆上。北部僅壓住故城不足100米。因此儘管齊臨淄故城的延續時間很長,但總的來說,仍是保存較的中國東周時期的一座大城市,地下保存着大量的遺蹟遺物,這對研究中國古代史有着重要價值。

保護措施

齊國故城保存完整,地上地下文物古蹟十分豐富、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據着重要地位。1961年3月4日,臨淄齊國故城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4年1月4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2005年,臨淄齊國故城列入「十一五」中央政府引導的大遺址保護項目;

2006年12月15日,臨淄齊國故都與齊王陵進入國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列第17位,是山東省唯一入選的單列項目。

2013年7月10日,《臨淄齊國故城遺址總體保護規劃》由山東省政府公布實施;同年12月,國家文物局批覆立項齊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項目,根據臨淄齊國故城組成和特點,結合現有考古資料,規劃選取10處不同類型的遺址,作為近期重點開放的展示點。這10處分別是桓公台遺址、小城城牆遺址、晏嬰冢、排水道口、殉馬坑、冶鑄遺址、大城東牆及淄河歷史環境、孔子聞韶處三士冢、遊客管理服務展示中心等。

2015年,《臨淄齊國故城遺址總體保護規劃》列入淄博市人民政府《關於着力建設文化名城的意見》重點工程;同年4月,臨淄區人民政府成立齊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指揮部。 2018年12月,齊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完工。

歷史文化

周昭王八年(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齊立國,到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臨淄城(臨淄齊國故城)作為「春秋五霸之首、戰國七雄之一」的齊國都城長達800餘年。《戰國策·齊策》記載:「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氣揚。」臨淄城居民7萬戶,為海岱之間一大都會。至漢代,有劉氏齊王封此。西漢時,環繞營丘而築齊王宮,在城居民編戶10萬,盛況空前;東漢時,於營丘之上修建 「環台」猶存大國之都風貌。

齊記》云:齊城有十三門。見於史書記載的有雍門、申門、揚門、稷門、鹿門、章華門、東閭門、廣門等。未記確切方位,後人說法不一,比較肯定的有西門曰:申門、雍門。廣門為大城的東門。已探明11座城門遺址,其中小城5座,大城6座。門道寬度都在8.2米以上,最寬者達20.5米。

活動建設

1994年1月4日,臨淄齊國故城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2005年,臨淄齊國故城列入「十一五」中央政府引導的大遺址保護項目。
2006年12月15日,臨淄齊國故都與齊王陵進入國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列第17位,是山東省唯一入選的單列項目。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臨淄齊國故城位於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地處臨淄區的西面和北面,北至古城村北,南至西關村南,西依系水(即泥河),東臨淄河。

開放時間 臨淄齊國故城開放時間:夏季08:00-17:30;冬季08:00-17:00。 門票 臨淄齊國故城門票:35元/人。 交通 途經臨淄齊國故城的公交線路有淄博公交52路、淄博公交旅遊5路、淄博公交116路等。

視頻

臨淄齊國故城 相關視頻

臨淄古城《齊國游》
臨淄齊國歷史博物館
齊國古城奠基
齊國故都八百年

參考文獻

  1.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淄齊國故城,臨淄區人民政府
  2. 齊獻公復都營丘與臨淄故城勘探,臨淄區人民政府,2018-9-16
  3. 古城遺址 臨淄城,臨淄區人民政府,2013-11-22 14:35:38
  4. 齊都之最齊都之最||巨於長安,非天子親弟愛子不得王此——齊國故城,搜狐網 2019-1-17
  5. 淄博發現漢代銅鏡鑄造作坊遺址 系世界首次發現,新聞中心-中國網  時間: 201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