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山橋,舊名第一橋,又稱蘭州黃河鐵橋,橋樑類型屬於公路橋。

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的一座鋼桁架橋,坐落在白塔山下,橫跨黃河兩岸,是蘭州市著名的旅遊景點和地標之一。於清朝宣統元年七月初四(1909年8月19日)建成通行,成為蘭州歷史上第一座跨越黃河的永久性橋樑。

目錄

橋樑簡介

中山鐵橋長234米,寬7.5米,有6墩5孔,橋上飛架5座弧形鋼架拱梁。

建設過程

前身

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宋國公馮勝奉命征伐河西一帶的元朝殘餘勢力,為了「濟師」,派守御指揮僉事趙祥在蘭州城西七里處的黃河上架設了一座浮橋,「師還遂撤弗用」[1]

洪武九年(1376年)衛國公鄧愈帥師定地,置西涼、西寧、莊浪諸衛,出於「通往來,給饋饢」的需要,又在城西十里處建造了一座浮橋,稱「鎮遠橋」。但是,由於河流湍急,堤壩不固,不能長久。所以,到了洪武十八年(1385年),蘭州衛指揮僉事楊廉經「詢問父老」,又將浮橋移至「河水少緩」、「近且易守」的城北白塔山下,即今日中山橋的位置。

據明朝洪武年間謫戍蘭州衛的浙江開化進士徐蘭所撰《河橋記》記載,楊廉改置浮橋的工程於當年六月開始,翌年二月告竣。

大橋工程由清朝甘肅洋務總局與德商天津實業泰來洋行(Telge & Schroeter)於光緒三十二年九月十一(1906年10月28日)簽訂了包建合同,

光緒三十四年四月初十(1908年5月9日)正式開工。

儘管鎮遠浮橋並不是黃河上最早架設的橋樑,但自明初至清末,它一直是黃河上游「控扼衝要,道通西域」的唯一一座橋樑,仍然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地位。1909年黃河鐵橋建成後,鎮遠浮橋結束了其長達524年的通行歷史。

建造

背景

鎮遠浮橋雖然解決了蘭州黃河兩岸的通行問題,但還是不夠堅固和安全。浮橋不時被黃河汛期的洪水沖毀,「惟當盛夏水漲,浮橋時或中斷,冬冰衝激,則橋折斷。斷必溺人。而冬冰開結之時,車馬行人陷河者尤甚」。

據史料記載,從雍正八年(1730年)至乾隆元年(1736年)的六年間,鎮遠浮橋曾「兩遭決壞」。加之每年冬天一到就要將浮橋拆除,來年春天又要重新架設,不但花費巨大,而且不能滿足民眾生活及「輔軒傳符、商賈征旅」的需要。

同治五年(1866年),左宗棠出任陝甘總督,為軍運需要,擬修建蘭州黃河鐵橋,並同德國商人福克接觸,協商修橋事宜。德商預算工程費用需六十三萬兩白銀,左宗棠認為造價過高而無力承擔,修橋事宜遂暫時擱淺。

光緒三十年(1904年),鎮遠浮橋又一次被洪水沖斷,這加劇了清政府在黃河上修建永固橋樑的迫切需要。此後,隨着老龍頭橋於1904年在天津建成、京漢鐵路黃河大橋1905年在鄭州竣工,修建一座永固鐵橋也成為了大勢所趨。

大橋工程由清朝甘肅洋務總局與德商天津實業泰來洋行(Telge & Schroeter)於光緒三十二年九月十一(1906年10月28日)簽訂了包建合同,

光緒三十四年四月初十(1908年5月9日)正式開工。

設計

合同簽定後,建設黃河鐵橋的各項前期工作隨即全面展開。泰來洋行委託美國橋樑公司完成了橋樑設計,其結構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結構為穿式鋼桁架,高5.1米,共計五孔,每孔跨徑45.9米,全長233.5米,總寬8.46米,其中車行道寬6米,兩側人行道各寬約1米;下部結構,南北兩岸橋台為水泥沙漿砌條石,中間四個橋墩為高強度快凝水泥砌料石重力式結構,沉井基礎開挖至岩層。設計荷載為8噸,僅供馬車通行。

橋料轉運

甘肅洋務總局最先在天津、新鄉、西安設立了三個「橋料轉運點」,陸續遴選要員,前往各點主辦運務。派駐天津的材料接運委員為候補知縣張鍾駿、縣丞趙毓岳、巡檢傅晸;駐河南新鄉的材料接運委員是縣丞麥方堃、典史臧炳文;駐西安的材料接運委員是候補知縣沈朝雲劉啟烈、府經歷高鏡寰。


光緒三十三年五月(1907年6月),由泰來洋行從德國購置的黃河鐵橋所用鋼桁架構件、水泥及各種器材、機具、設備等,全部海運到天津。各種物料由天津港下船後,經京奉鐵路運至豐臺火車站,轉經京漢鐵路運至新鄉火車站,由新鄉至西安、西安至蘭州均用馬車運輸。除在外省設點,甘肅洋務總局又於光緒三十三年十月廿一(1907年11月26日)起,先後在蘭州成立「點收橋料處」(分別在甘肅貢院和下溝等地)和「鐵橋監工所」。

宣統元年閏二月十六(1909年4月6日),泰來洋行駐蘭州經理開列一張收條:「所運橋料均已收齊,第一批至第三十六批。」至此,歷時21個月的橋料運輸終告結束。據洋務總局轉運橋料運費等項的清冊記載,所轉運的橋料建材總重達228.15萬斤[2]

施工

據現存的歷史照片和相關史料記載,承建商在黃河南岸設立了鍋爐房,以便於機具作業。而鎮遠浮橋則作為工程運料和工匠勞作的通道,浮橋兩側的黃河中,立有兩座高出水面的三角形工程架,架子頂端系有一條橫空穿越南北兩岸的鋼絲繩,牽引着河面上的工程船來往運作。

澆築橋墩時,先將開口式沉箱下沉到水面以下6米深的河底砂質基岩上,再豎立鐵管、鋼筋,由起重機吊運水泥砂漿進行澆築;四個橋墩的施工順序是:先建最南側一墩,然後建最北側一墩,最後建河中心的兩墩。上部結構的五孔穿式鋼桁架,依次由南向北吊裝並固定於橋墩之上。橋面鋪設木板,木板上再鋪水泥、石子,並劃分車道與人行道,兩側邊圍鋼管護欄。據《蘭州古今注》記載:「橋下設四墩,下用水泥鐵柱,上用石塊,河南第一墩最深,墩底至水面一丈七八尺有奇」;《甘肅勸業道報告書·鐵橋圖說》記載:「計橋長七十丈,寬二丈二尺四寸,架橋四墩,中豎鐵柱,外以塞門德土參合石子石條成之。

橋面兩邊翼以扶欄,旁便徒步,中馳輿馬,安穩異常,行旅稱便」。

修建橋墩、橋台的材料不同,南橋台是由條石砌成,北橋台則用水泥砌成。南面第一墩上部是漿砌條石,下部是水泥。其餘三個橋墩上部是混凝土,下部是漿砌疙瘩石。

鐵橋以進口魚油和紅色膏兌松香水油飾,色澤光明且耐風雨剝蝕;橋面上下的螺絲釘均塗白粉油打上記號[3]

竣工

宣統元年六月初十(1909年7月26日),甘肅洋務總局在甘肅審判研究所設宴慶賀蘭州黃河鐵橋竣工,犒賞包修工程的外方人員。外方人員有:滿寶本、德羅等人,中方出席作東的有:洋務總局總辦兼蘭州道彭英甲,洋務總局總辦、補用道孫廷壽;作陪的有補用知縣樊鼎樞,通判榮勛,知縣江連慶,候選巡檢林慶椿等數十人。所開支銀兩均由皋蘭知縣賴恩培造具清單上報並存檔,宴請、賞錢各項總計花費白銀一百八十兩九錢七分九厘,由洋務總局與織呢局各承擔一半。

改換名稱

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蘭州黃河鐵橋改名為「中山橋」。抗日戰爭時期為躲避侵華日軍的轟炸,將原先橘紅色的橋體改塗成了鉛灰色,並保持至今[4]

1954年4月1日,中國政府撥款60萬元人民幣開始全面維修加固中山橋,並在原有平行弦杆上部加蓋拱型鋼樑,以增加橋樑的強度和荷載能力。2004年5月8日,中山橋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全封閉維修加固,共投資500萬元,維修工程結束後,這座黃河上最早的永久性公路橋成為一座步行橋。

1984年10月20日,中山橋被列入「蘭州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中國國務院公布了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並將中山橋列入其中。

1989年鐵橋保固期滿後德國有關方面曾致函蘭州市政府,在詢問鐵橋狀況的同時,申明合同到期。

1992年,在首屆絲綢之路藝術節期間,蘭州市政府在橋頭豎碑,第一次將鐵橋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象徵」。

2004年,蘭州市政府投資500萬元,對黃河鐵橋開始進行建國以來最徹底最大規模的維修加固。中山橋將結束其近百年的通車歷史,變成永久性步行橋。

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蘭州市按照「修舊如舊」原則,對中山橋再次維修加固,並將橋體抬升了1.2米,不但進一步增強了抗震泄洪能力,而且恢復通車,緩解了蘭州交通的壓力。

為了保障行人、遊客通行的安全,保護國家重點文物,該橋從2013年3月30日起禁止機動車輛通行。

重要意義

作為黃河上修建最早和唯一保存至今的近現代鋼架梁橋,中山橋已集使用、歷史和文物價值於一身。為了彰顯百年老橋的滄桑和突出中山橋在蘭州市城市建築中的重要影響,2004年再次對中山橋進行了維修,對中山橋進行了新的燈光亮化,並在橋的兩頭修建了南、北兩個廣場。中山橋終於結束了近百年的通車歷史,光榮地退出了其承擔的交通樞紐使命,正式變為步行橋

隨着時間的流逝,蘭州市區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觀、結構新穎、工藝先進、氣勢不凡的鐵路公路橋,這座古老的黃河鐵橋已不是溝通黃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敬仰它、觀賞它,因為它就像一部史詩,飧刻着蘭州古往今來歷史的變遷,展示了蘭州人民燦爛藝術的畫卷。

「黃啟炎傳,鐵漢秦章光隴坂;河清海晏,橋虹耀彩衛金城。」這座古老的橋樑依然橫跨黃河之上,與白塔山相呼應。「舉頭迎白塔,緩步過黃河。對岸兩山峙,中流意興多。」趙朴初的詩句頗能勾出人的遊興。和諸多橋樑相比,中山橋的觀賞和紀念價值似乎比交通作用更有意義。

百年慶典

2009年8月26日,中山橋迎來百年慶典,橫臥於黃河之上的她,在綠樹、鮮花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喜慶而迷人。雖然慶典活動上午已經結束,但中山橋上熱鬧、歡快的氣氛直到下午依然非常濃烈。中山橋100周年慶典圖片展前人頭攢動,搶購蘭州黃河鐵橋百年紀念郵折的市民激情高漲,而且,百年慶典紀念碑前留影的市民、遊客排起長隊,遊人流連忘返於中山橋,在喜慶中細細品味着中山橋那滄桑的百年歷史。

相關文化

中山橋原名蘭州黃河鐵橋,是黃河上修建最早的鐵橋,素有「天下黃河第一橋」的美稱。位於蘭州市區中心白塔山下,南接中山路、南濱河路,北連靖遠路、金城路,是蘭州市區重要交通樞紐工程。中山橋建成後,時為黃河上游和蘭州黃河兩岸唯一的橋樑,方便了兩岸經濟生活,加強了蘭州與西北地區各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在舊中國,與濟南道口鐵橋鄭州鐵橋同列為黃河上三大橋樑。

蘭州歷來是東西交通要衝,中原與西域往來的必經之途,穿城而過的黃河則是橫亘在蘭州這一交通樞紐之上的難以逾越的障礙,民間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門關」的歌謠。中山橋自建成後,一直承擔着蘭州以至西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任務,歷經近一個世紀的風雨後,中山橋仍然沒有從繁忙的交通中解脫出來,每天仍有成千上萬的車輛和行人穿梭其上。從明洪武五年(1372年)起,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都曾因軍事需要在蘭州黃河段修建過浮橋,但都很快被拆或被毀了。直到洪武十八年,蘭州衛指揮僉事楊廉才在如今的中山橋的位置上興建了著名的鎮遠浮橋。此後500多年間,用以構築浮橋的船數和用以固定的鐵柱與木柱數雖有變化,但鎮遠浮橋卻以其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橋」。仍矗立在鐵橋南岸的將軍鐵柱正是鎮遠浮橋500年興衰史的唯一見證。

但是鎮遠浮橋並非堅固安全,遇到大洪水和冰棱,常常會發生橋毀人亡的慘劇。而且,冬季黃河封凍,浮橋必須拆除,車馬均由冰上通行。冬春之交冰將消未消之時,經常有人畜因冰裂落水而亡。春天冰融之後,又需重建浮橋,所費甚巨。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早在光緒初年,左宗棠任陝甘總督時,就有過修建鐵橋之議,但因為洋人出價太高而作罷。

進入20世紀,走向末路的清廷開始實行新政,鼓勵洋務。升允到任後不久,即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設立了甘肅洋務總局,由蘭州道彭英甲兼洋務總局總辦。正是洋務的興起,為建設黃河鐵橋提供了歷史契機。升允敏銳地意識到「外人奇技巧思」正可以「宜民利用」,於是他決定藉助外國的先進技術與設備來實施他的建橋計劃。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五月,德商天津泰來洋行經理喀佑斯正好遊歷至甘肅,雙方一經接觸,立即達成了合作的意向,橋價十六萬五千兩,不足左宗棠時的三分之一。天時地利人和,一切冥冥中如有天助,僻居西部的蘭州註定要在20世紀初葉、在積貧積弱的中國完成一件驚世偉業。

相關訊息

黃河鐵橋又名中山橋,是蘭州最重要的地標建築之一,也是遊客到蘭州遊玩一定要去的地方。

《金城蘭州》記錄片的熱播,引發了觀眾對蘭州的關注。中山橋是甘肅省蘭州市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到蘭州的遊客,都會在蘭州中山橋前留影[5]

視頻


蘭州--中山橋

蘭州中山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