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瑞士关系
中国-瑞士关系,是指历史上的中国和瑞士、以至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瑞士联邦之间的双边关系。瑞士联邦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之一,亦是中国在欧洲第五大的贸易伙伴(2013年)[1]。
目录
历史
瑞士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可以追溯到17至18世纪;当时,瑞士出产的手表和音箱在华南地区的上流社会中颇为流行。
晚清时期,列强在中国设立租界,瑞士商人因此从不平等条约、治外法权、领事保护中受益。19世纪,成立于瑞士的崇真会派遣两名传教士来华传教,其中瑞士神父西奥多·若瑟于1848年在香港设立孤儿院;香港筲箕湾的巴色道便是取名自又称“巴色会”的崇真会。
辛亥革命后,瑞士和中国的经贸关系又受制于日本在中国的霸权、以及瑞士对欧洲列强的附庸;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瑞士和其它欧洲国家放弃了殖民贸易、并将注意力从食品和纺织品贸易转向手表和机械贸易时。1913年10月,瑞士正式承认中华民国政府 ,随后相继在上海、广州、香港、天津等地设立领事馆或名誉领事馆。1922年至1956年,瑞士在广州设立外交代表机构。
其后,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两名瑞士传教士遭到日军飞机轰炸而丧生;当时的瑞士驻广州名誉领事受英、美、荷兰等国家所托,负责保障这些国家在广州的侨民的利益。当时,瑞士记者瓦尔特·博斯哈德曾分别在1938年和1947赴华采访、拍摄,并与毛泽东进行访谈。
1945年,瑞士在南京建立公使馆[2]。
1949年5月,美国国务院指示其驻外使领馆:“美国不主动承认共产党政府,也不对中共寻求承认的活动表示欢迎;西方在承认问题上应建立联合阵线”。6月29日,美国驻瑞士公使、著名的中国通范宣德把美国国务院上述两点通报瑞士当局,并补充说:如果小国要承认,出于某种政治理由,要等到其他大国承认之后才能进行。1949年10月7日,瑞士联邦委员会决定,一旦有二三十个国家承认新中国,瑞士亦将予以承认。瑞士不愿是最早的,也不愿成为最晚的。瑞士联邦委员会授权负责外交事务的政治部研究关于承认的具体建议。根据这一指示,政治部起草了两种承认方案:一是“机会主义式”方案,即在社会主义国家承认后、其他西方国家承认前予以承认;二是“并入式”方案,即把瑞士的承认包含在一系列非社会主义国家的承认当中,瑞士只是作为“滚雪球”似的承认中的一员。政治部建议采取第二种方案,因为这样可以避免让瑞士显得过于突出。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士同纳粹国家关系暧昧,战后一度在国际政治中受大国冷落。同中国建交有助于打破瑞士的孤立状态,提高瑞士的国际声望,进而成为东西方的协调者。瑞士长期以来奉行的中立主义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中立主义引申的“普建邦交”原则成为瑞士抵制外在压力推进承认与建交的动力之一。与中国建交有巨大的潜在经济利益。事实上,1949年双边贸易额仅为156万美元,1950年为617.1万美元,1952年突破1000万美元,1953年突破3000万美元。
1949年12月15日,英国决定承认中国,并把这一决定告知瑞士。瑞士告诉英国,瑞士决定在英国宣布承认后一周或十天左右也在法律上承认中国,在一系列“滚雪球”似的承认之后,瑞士的承认将不会引起太多的关注。但瑞士期待的“滚雪球”效应并未发生。除英联邦国家外,只有挪威和丹麦分别在1月7日和9日承认新中国。瑞士与英国沟通,表示虽然瑞士仍打算尽早承认,但由于其在华利益相对有限,所以不想过于突出自己。瑞士打算等一两周或者更长一点时间看看局势的发展。芬兰和瑞典分别在1月13日和14日承认了新中国。1月17日召开的瑞士联邦会议还是授权瑞士联邦主席兼政治部部长马克斯·珀蒂皮埃尔在1950年1月17日专电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称“瑞士决定在法律上承认新中国并准备与贵国建交”。当天,瑞士告知中华民国驻瑞士公使吴南如,称瑞士已决定承认新中国,因此正式断绝与中华民国的外交关系,限3天内关闭公使馆。
视频
中国-瑞士关系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瑞士是中国在欧洲第5大贸易伙伴,中国行业研究网,2014-8-29
- ↑ 从公使到大使:中瑞外交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国史网, 2017-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