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史稿
《中國科學技術史稿》,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ISBN:9787301200018。
北京大學出版社年出版新書約1000種,重印書2700餘種次,出版物已覆蓋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1]和工程技術各領域。現有產品中,大中專教材占35%,學術圖書占45%,一般圖書占20%。在文史哲、法學、經濟管理、學術普及、漢語教學等出版領域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和特色[2]。
目錄
內容簡介
杜石然和范楚玉等編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稿》是國內外部以時代先後順序綜合論述中國科學技術通史的專著。結合歷史上各個時期的社會背景,《中國科學技術史稿》給出了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初始、體系形成、高潮的起落等合乎科技發展自身內在規律的分期闡述。對我國傳統科學技術(農、醫藥、天文曆法、數學、地理、地圖、建築、機械、制瓷、造紙、橋樑……)各個方面的傑出成就,從文獻學、考古學、歷史學、比較文化史學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充分論說。對我國近代科技發展遲緩、滯後的原因也進行了相關的探討。
作者介紹
陳美東,1942年2月生,福建省連江縣人。1964年畢業於武漢測繪學院天文大地測量系,1967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生畢業,後歷任該所副研究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該所副所長、所長、所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東亞科學技術與醫學史學會副主席,科學史與科學哲學聯合會理事等職。
金秋鵬(1943.8.20-2002.4.13),福建泉州人,回族。1964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物理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副會長。從事中國科學技術通史、中國造船與航海史的研究工作。在中國科學技術的發生和發展、中國科學和中國社會、中國古代科學家。中國古代的科學思想、中國歷史上的造船和航海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並致力於開拓中國科學技術史的綜合研究新領域。發表論文近百篇、論著(含合著)近二十部,多次獲國家圖書獎,一項獲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杜石然吉林市人,1929年生,1951年東北師範大學數學系畢業後,先後供職于吉林、長春兩地圖書館,業餘時間開展中國數學史學習和研究,1954年開始有成果發表。1957年考人中國科學院科學史研究所攻讀中國數學史碩士研究生,師從李儼、錢寶琮。畢業後留所工作,歷任副研究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通史研究室主任。還曾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中國數學會理事。1990年赴日,曾任日本東北大學客座教授(1990)、佛教大學教授(1991—2001),並任該校碩士、博士生指導教官。授業科目:中國古代科技史、中國古代思想史,等等。
范楚玉江蘇靖江人,1932年10月15日生,195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1963年—1967年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生,導師夏緯瑛先生,畢業後留所工作。歷任助理研究員(1978年)、副研究員(1987年)、研究員(1990年)。還曾擔任研究所科研處長,中國農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科學史學會秘書長等職,為科學史研究工作的規劃、運營、提高、幹部培養等工作作出貢獻。個人領域為中國農學史、中國生物學史、中國科學技術通史。主要論著有參加杜石然負責主編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稿》(獲國家科技圖書二等獎)、《中國古代科學家傳記》。在多卷本《中國科學技術史》(盧嘉錫主編)工作中,是整個叢書的編委會成員並擔任了《農學卷》副主編。還曾參加河北教育出版社組織編寫的《中華文明史》、任繼愈主編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典籍通匯》(任農學卷主編)的編寫工作。還與苟翠華、汪子春合作編寫了《悠久的中國農業》、《農學與生物學志》(《中華文化通志》「科學技術典」)等。此外,發表的論文共有四十餘篇。較重要的有《夏小正及其在農業史上的意義》、《西周農事詩中反映的糧食作物選種及其發展》、《我國古代農業生產中人們對地的認識》、《我國古代農業生產中的天時、地宜、人力觀》、《春秋戰國時期農業生產中的天時、地宜、人力觀》、《陳旉的農學思想》等等。其他在科技文獻整理、校釋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如與陳美東等四人合作編寫的《簡明中國科學技術史話》曾多次印刷,社會影響較廣。
周世德江蘇揚州人,1921年生,1946年畢業於重慶大學。中國科學院古代工藝史四年制研究生畢業。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長期從事中國古代造船史和兵器史研究,在這兩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在造船方面,開創我國古代三大船型之一——沙船的全面之研究,其《中國沙船考略》被日本學者松浦章譽為具劃時代意義。對我國古代船舶設計、船舶屬具的研究等也都有開創意義,還提出研究造船史的新方法。對我國宋元時期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也有深人的開拓性研究。曾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造船工程學會造船史研究會顧問、兵工學會兵器史研究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大百科全書·機械工程卷》編委會委員兼《機械工程卷》主編。主要著作包括《雕蟲集》等。
參考文獻
- ↑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
- ↑ 規模現狀,北京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