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作者:陈平原 著,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1998-02-01,ISBN:9787301035924。

北京大学出版社年出版新书约1000种,重印书2700余种次,出版物已覆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1]和工程技术各领域。现有产品中,大中专教材占35%,学术图书占45%,一般图书占20%。在文史哲、法学、经济管理、学术普及、汉语教学等出版领域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和特色[2]

目录

内容简介

该书除导言“西潮东渐与旧学新知”外,计分9章,各章的标题依次是:“求是与致用”;“官学与私学”;“学术与政治”;“专家与通人”;“作为新范式的文学史研究”;“关于经学、子学方法之争”;“晚清志士的游

侠心态”;“现代中国的‘魏晋风度’与‘六朝散文’”;“现代中国学者的自我陈述”。著者在“导言”中写道:“本书希望涉及的问题很大——‘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可论述的着眼点却很小:极而言之,不过讨论了章太炎、胡适之的文化理想、学术思路、治学方法以及晚清、五四两代学人的文化心态。”“入手处为个案分析,着眼点却是学术转型—

—这一‘以小见大’的论述策略,使本书的体例,既不同于‘通史’,也不同于‘学案’,乃是以问题为中心的专题研究。”这一点也显示出该书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体例框架方面不同于其他学术著作的独特之处。需要指出的是,陈平原是当代较早开始学术史研究的学者,他的这本书动笔于1991年春,完稿于1997年夏,前后6年半时间,其间他以“现代学术史”为题,在北京大学讲了三轮专题课。陈平原在《后记》中自言:“将学术史作为一项研究课题,更作为一种自我训练。”

本书由章太炎、胡适的个案出发,对于二十世纪的学术转型进行论述,从而展开专题研究。为了展现中国学术转型的复杂性,尤其是发掘各种被压抑、被埋没的声音,挑战已经相当严密的以西学东渐为代表的“现代化叙事”,作者提出了一个基本设想:晚清及五四两代学人的共同努力促成了中国学术的转型,并以大量的论据、严密的论证证明了这一点。

作者介绍

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9月至1994年7月作为日本学术振兴会访问学人在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从事研究。1997年3月至7月应美中学术交流基金会之邀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研究。主要著作有《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1987)、《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1988)、《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989)、《千古文人侠客梦》(1992)、《小说史:理论与实践》(1993)、《学者的人间情怀》(1995)、《陈平原小说史论集》(1997)、《陈平原自选集》(1997)、《中华文化通志·散文小说志》(1998)等。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结集有《阅读日本》等六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年起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研究集刊《学人》。

参考文献

  1. 第十讲科学学派_图文,豆丁网,2016-10-18
  2. 规模现状,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