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
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所属电影制片单位。中国农业科学电影制片厂是中国生产农业科教片的专业电影制片厂。它提供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推广农业技术、传递经济和科技信息。1949年6月29日成立于北京,10月1日以后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业电影社[1],1981年5月改用现名。
目录
基本情况
厂内设有编导室、摄影科、生产科、技术科以及美术、录音、特技、照明和洗印等车间(洗印车间于1985年转产,改为录像车间、幻灯车间)。
其宗旨是通过电影、录像等形象化手段,《草蛤》、《蓝色的血液》、《防治沙漠化》、《移核鱼》、《植物雄性不育》等科教片在国际上11次获奖。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和提高中国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服务。主要摄制农业科教影片和农业录像片。现有职工300余人,编导、摄影、照明、美术、剪辑、音乐、解说、录音、录像制作等创作、技术力量较为齐全。拥有专门拍摄科教片用的显微摄影机、高速摄影机、延时摄影机、动画摄影机、卧式透镜合成台、大型水箱等设备,又有《草蛤》等13部科教片获得了文化部和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以及现代化的录像设备和录音棚等。
公司名称 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 外文名称 China Agricultural Film studio 成立时间 1949年6月29日 代表作品 《温室黄瓜》。
荣誉
该厂建厂以来,摄制的各种题材的科教片、教学片、纪录片[2]等计 500余部。1964年摄制的《温室黄瓜》等12部科教片获得文化部和国家科委联合颁发的科学教育片为农业服务奖。该厂建厂以来,1979年以后,又有《草蛤》等13部科教片获得了文化部和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还有《徐永山包车组》等21部影片分别获得了一些部、委、学会、协会颁发的各种奖励。每年都有一部分科教片译成外语在国外发行。不少影片还多次参加国际电影节。1980年以来,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和提高中国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服务。从建厂到1985年底,共生产农业科教影片494部、农林科技简报51本。在国内各类评选活动中,有32部影片获奖,其中4部还获国际奖:《草蛤》1980年在西柏林第11届国际农业电影节上获银穗奖、1981年在西班牙萨拉戈萨国际农业电影节上获银塔奖;《蓝色的血液》1982年在西柏林第12届农业电影节上、1984年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第13届国际科技电影节上 获奖;《防治沙漠化》1985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第2届尼特拉国际农业电影节上、1986年在西柏林第14届国际农业电影节上获奖;《移核鱼》在1986年 西柏林第14届国际农业电影节上获奖。
视频
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电影目录,豆瓣
- ↑ 纪录片的拍摄意义,能够体现什么价值 ,搜狐,2019-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