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中华鲟园

中华鲟园又称中华鲟鱼馆位于宜昌市夷陵区黄柏河江心岛,以展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而得名。该园为国家首批AAA级景点。景区占地2万平方米,包括鲟鱼馆、标本馆、鳄鱼馆、热带鱼馆、水族长廊、展览厅和对外开放的生产养殖车间。在该园游客可欣赏到享有“水中大熊猫”美誉的各种规格中华鲟,以及多达上十个品种的世界各国鲟鱼,而且还可以看到湾鳄、扬子鳄、胭脂鱼和种类繁多的热带鱼及长江名特鱼类。

目录

景点简介

中华鲟鱼被誉为黑色黄金。为中国一级保护的水生动物[1],属世界27种鲟鱼之冠,它个体硕大,形态威武,长可达4米多体重逾千斤。鲟鱼类的祖先在地球上已有1.4亿年的历史。鲟鱼和骨髓(俗称龙筋)有抗癌因子,素有“鲨鱼翅,鲟鱼骨,食之延年益寿、滋阴补阳”之说。中国皇室均视其为珍品。毛泽东主席在批建葛洲坝之前,曾多次指示,建坝首先要考虑“三救”,即救鱼、救船、救木。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后,阴隔了中华鲟的回游通道,为了救护中华鲟,国家成立了专门救鱼机构--中华鲟研究所。中华鲟园为湖北省旅游定点单位。中华鲟园几经改造现已建成为集环保、科普、教育、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观赏园。

1982年,党中央国务院采纳鱼类专家的建议,指定国家有关部门审批成立了救护中华鲟的专业机构--葛洲坝中华鲟研究所。研究所每年向长江投放中华鲟规格幼鲟30万尾以上。自1984年第一次人工繁殖以来,已累计向长江投入各种规格的中华鲟幼鲟444万尾,放流大规格的胭脂鱼种6500尾。

葛洲坝中华鲟研究所在以保护中华鲟为首要宗旨的同时,在国家法律政策充许的范围内开展多种经营,1993年正式建立并对外开放了中华鲟园。中华鲟园地处湖北省宜昌县小溪塔集锦路河心岛上,占地面积189亩。鲟园地理位置优越,机场、火车站、港口等近在咫尺。

主要景点

园内设鲟鱼馆、标本馆、鳄鱼馆、水族长廊等。鲟鱼馆展示有古生物长江鱼王——中华鲟,及美国匙吻鲟、俄罗斯鲟、黑龙江史氏鲟和最具生长优势的杂交鲟。鳄鱼馆有国家一级保护的爬行动物扬子鳄[2]、大型野生动物湾鳄;园内还有国家二级保护水动物娃娃鱼、胭脂鱼。“三峡渔村”可供游人品尝长江水产品。

陈列标本

园中展馆陈列着中华鲟及其相关标本。从标本上看,中华鲟与白鲟的外型非常容易区分,而与长江鲟却很相似,从外观上看只是个体较小些。中华鲟个体硕长,成鱼体长可达五米,体重超过千斤,可以说是长江里的“鱼王”。

中华鲟体形仿锤状,长着扫帚式的尾巴,身披五行骨板--背部一行,体侧和腹部各有二行,象不象武士的盔甲?而白鲟的“鼻子”很长,身上没有骨板,很好区分。1982年,中华鲟同大熊猫一样,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誉称“水中熊猫”。

展馆发展

中华鲟鱼馆原为“长江葛洲坝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所”。

中华鲟研究所位于宜昌市夷陵区黄柏河江心岛上,占地12公顷。是国内唯一一家保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的专业科研机构,自1982年建所以来的20年时间里,累计人工繁殖并向长江中放流多种规格的中华鲟近500万尾,有效地补充了中华鲟的种群数量,使中华鲟这一珍稀物种不因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工程的建设阻断其洄游通道而灭绝。在中华鲟人工繁殖保护过程中,中华鲟研究所共取得了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30项;形成了一整套关于中华鲟人工繁殖保护方面的操作技术规程,培养成了一批在中华鲟保护方面的中青年专业人才。此外,中华鲟研究所还积极探寻对长江中其它珍稀鱼类的保护,开展了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的人工繁殖,累计繁殖放流胭脂鱼1万多尾,成熟地掌握了胭脂鱼的人工繁殖技术。与此同时,中华鲟研究所始终坚持科研繁殖保护和宣传保护相结合,努力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与关注生态平衡的危机意识,积极地开展科普教育工作,在此基础上,1993年中华鲟研究所成立了以中华鲟为主要参观内容的旅游公司,近十年的时间里接等中外游客近200万人,创收近千万元,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中央有关部委的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到中华鲟研究所参观视察,充分肯定中华鲟研究所在中华鲟等长江珍稀鱼类保护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中华鲟研究所有在岗员工56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6人)。下设科研中心、办公室、党群部、财务部、后勤保障部、质量安全保证部和宜昌中华鲟旅游开发公司。

展馆贡献

农业部、三峡开发总公司和葛洲坝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在长江宜昌段举行中华鲟放流活动,纪念中国人工繁殖放流中华鲟20周年。在此次放流的1万多尾中华鲟中,有两条身长240厘米的鱼王———“盼盼”和“圆圆”。

它们是开展中华鲟产后亲鱼康复培育研究以来,在淡水环境下存活时间最长的野生亲鱼。

视频

中华鲟园 相关视频

中华鲟-科普
北京海洋馆中华鲟鱼

参考文献